“何阿姨节日快乐!”“何妈妈节日快乐!”……

5月12日母亲节,北碚区公安分局蔡家派出所社区民警何裕接到了不少祝福信息,它们大都来自10多岁的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裕在与一名女孩交流

这些孩子为何都叫她“何妈妈”?这还得从一个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说起。

“我也是一位妈妈,看着这么小的孩子被打,我难受”

今年39岁的何裕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一直在基层一线与群众打交道。

“我经常接到家庭暴力的警情,警情中孩子们的遭遇逐渐触动了我。”刚开始,何裕遇到家庭暴力的警情,并未过多的关注,而是正常处置完就结束了。

不过有一次,一个女孩的遭遇让何裕很是触动。那次,何裕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在自家屋外的走廊里,看到一个小女孩躺在地上睡觉,何裕立即赶到了现场了解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裕牵着孩子在散步

在一栋居民楼的走廊里,何裕见到了女孩小高(化名),只见她怯生生的站在阴影里,外露的皮肤,依稀可见被打的淤青。

报警的市民告诉何裕,小女孩11岁,就住在自己隔壁,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父亲生活。可父亲脾气暴躁,动不动就会打她,这次不知什么原因,竟将她撵出家门,女孩不得已在走廊里睡觉。

“小时候我自己也被父亲打过,深有感触。现在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看着小高被打成这样子,我很难受,眼睛被水都包起来了。”何裕赶紧将女孩带回了派出所,为女孩买来药膏涂抹身上的淤青,并询问起女孩的情况。

原来,由于小高当天晚上没做完作业就出去玩耍了一会,回家就被父亲用鞭子抽打并撵出了家门。何裕深入了解得知,这样的鞭打并非偶然,小高的父亲隔三岔五就会因为各种理由殴打她。

事后,何裕将小高父亲喊来了派出所进行了一番教育。但随后小高躲在办公室里,怎么都不愿意见父亲。这件事让何裕深切的感受到,她必须再为小高做点什么,而不仅仅是解决了一起警情。

何裕知道,对这种暴力倾向特别严重的父亲,单单教育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说不定因为这事,小高回去就要被打一顿。”

果然如何裕所想,哪怕事后派出所向小高的父亲开具了家暴告诫书,她父亲依然再次将她撵出了家门。

“我当时就想,必须为她做点什么。”于是,何裕找到了自离异就未与女儿见过的刘女士,帮助刘女士争夺小高的抚养权。最终,经过法院调解,刘女士拿到了小高的抚养权。

“家庭暴力事后的关怀,比处置一起警情更重要。”此后,何裕总是抽空去学校看望小高,并在休息时带着小高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去摘草莓,去游乐园玩耍……

“孩子们其实内心里都很善良,他们需要大人的关注”

在何裕处置过的涉及未成年人的警情里,除了家庭暴力,还有不少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裕在与两名孩子玩耍

5月5日,市民刘先生带着13岁的儿子来到蔡家派出所找到了何裕。原来,孩子的老师告诉刘先生,孩子在学校偷同学的东西。刘先生询问儿子,儿子却一语不发,气头上的刘先生就将儿子扭送到了派出所。

何裕将刘先生安顿到一边休息,随后单独带着小刘来到了一个房间询问,没想到小刘却主动开了口。

“何阿姨我认识你。”小刘一句话,让何裕很是高兴,于是与小刘聊了起来。原来,何裕经常去小刘所在的学校上法治课,学校里的孩子们都认识这个总是挂着笑脸的警察阿姨。

“那你能告诉阿姨,是什么情况吗?”何裕循循善诱,总算问清了情况。

原来,小刘家里比较贫困,小刘许多正常的生活需求也难以满足,这一次,小刘告诉父亲想买一双几十元的新鞋,被父亲拒绝了,于是小刘才想到了偷同学的东西。“我的所有鞋子都破洞了,所以才想买一双新的……”

“以后如果有需要,可以告诉阿姨,但是一定不能偷人家的东西,偷东西是不对的,知道吗?”看着眼前很是难过的小刘,何裕轻轻教导着他。教导完,何裕拉起他来到街边的鞋店,自己掏钱为他买了一双几十元的球鞋。看着何裕送给自己的新球鞋,小刘很是感动,向何裕保证自己再也不偷东西了。5月10日,何裕再次致电刘先生,得知小刘没有再偷东西,也很是欣慰。

“没有无缘无故的坏孩子,像这样的孩子,有时候只需要有人帮他们一把,他们就能改正过来。”何裕说,类似的案例她遇到了不少。她发现,有的孩子仅仅是缺乏大人的关爱和陪伴。

在派出所辖区,曾经有一个未成年人盗窃团伙,他们多次盗窃摩托车、电瓶车,派出所打击过几次,却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何裕得知后,找到了团伙中的老大——15岁的少年小李。

“我跟他约定,每周他必须来派出所向我报道,否则我就上门去找他。”何裕为了与小李熟络感情,隔三岔五就会发微信、打电话询问他的情况,问他在干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还介绍他去理发店学理发。

“来来来,我请你们喝水。”何裕还经常找到小李与他的朋友们玩耍的地方,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并自掏腰包给他们买水喝,还总是给小李找些事情做,例如有一次辖区内一名小孩走失了,何裕就联系小李与他的朋友们,让他们帮忙找人。“一方面,让他感受到了关心,另一方面也让他在朋友那里很有面子,觉得自己被需要。”

就这样,慢慢的,小李越来越愿意与何裕交流,也听从何裕的劝说,找了一个正经工作。于是,那个让派出所头疼不已的盗窃团伙,也从内部逐渐瓦解了。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何裕已经帮助了100多名未成年人重回正轨。

组建起工作室,汇聚更多力量关爱妇女儿童权益

何裕的辖区蔡家岗街道位于北碚东南端,总人口约23万人,是北碚区首位人口聚居地,也是全市唯一同时拥有两江名居、碚都佳园两个公租房的镇街,辖区流动人口多,社会情况复杂,尤其是涉及妇女儿童婚恋家庭类矛盾纠纷特别突出。

2022年3月,为了更好地保障妇女儿童的权益,蔡家派出所成立了以何裕为主导的“何妈妈工作室”。同年10月,北碚区妇联为“何妈妈工作室”授牌“北碚区妇女儿童维权站”,围绕妇女儿童权益、家庭教育、救助帮扶等开展工作。

“我们工作室除了我,还有专门的调解员和律师、心理学专家等专业力量。”成立工作室,让何裕很开心,因为许多专业力量的加入,让她在日常开展妇女儿童维权时,更加以法为据、以理服人。

今年1月23日,居民郑女士到“何妈妈工作室”求助,称与丈夫蒋先生、婆婆因家庭琐事发生纠纷,在拉扯中丈夫蒋先生踹了自己9岁的侄女。

何裕随即与工作室的调解员一起,来到了郑女士家中,对其丈夫蒋先生进行法治宣传和劝导,让蒋先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不会再动手打对方。最终,三人相互达成谅解,蒋先生对郑女士的侄女进行了赔付和道歉,取得了未成年人及其父母的谅解,夫妻矛盾、婆媳矛盾、亲属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我们现在还在完善四诊工作制,即‘预诊’‘门诊’‘急诊’‘会诊’。”何裕告诉记者,预诊就是以预防为主,定期对辖区情况开展线索梳理、民意收集和案件回访,畅通信息来源渠道,确保矛盾纠纷准确掌握。

“门诊”是对矛盾纠纷分类登记,及时化解,并在一个月内定期回访,确保矛盾纠纷能够真正得到解决。

“急诊”则是针对突发情况,由公安民警组成调解联盟,邀请社区干部、驻所律师、志愿者、调解员等社会力量共同介入,及时对突发情况进行精准处置、快速化解。

而“会诊”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矛盾纠纷中的“疑难杂症”,通过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何妈妈工作室”跟踪回访婚恋家庭矛盾类纠纷1500余起,深入化解家庭婚恋类矛盾118起,开具家暴告诫书87份,引导当事人到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5份,调解成功率达98%,何裕本人也荣获了2023年“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