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俄军的战略也正发生变化。

从5月初开始,俄军便动用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在内的远超导弹和无人机,对乌克兰能源、军工和铁路等设施发起了大规模空袭,在削弱乌克兰有生力量的同时,也加重了乌军武器装备不足的压力。

5月中旬,俄军在对哈尔科夫发动猛烈攻势的同时,又在乌东部与南部战线之外,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线,令乌克兰方面的压力再度升级。

然而,俄军不断发起攻势,乌克兰的进攻节奏也并未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日,俄国防部表示,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在夜间遭到了大批乌军导弹、多次袭击,俄防空系统拦截了一部分导弹,让仍有包括一栋居民楼在内的多个目标被击中。

据悉,该居民楼已全部坍塌,

目前已造成20人身亡,其中3人死于夜间空袭,另有38人受伤。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导弹袭击分多次进行,由于受导弹警报和大楼坍塌等因素影响,搜救行动一度被迫暂停,这导致大量被掩埋在废墟之下的人无法得到第一时间救援,从而失去生命。

袭击发生后,克里姆林宫表示,

普京第一时间听取了相关事件的汇报,并随即作出“必要指示”。

俄国防部则进一步表示,来袭的导弹是从哈尔科夫州的卡扎奇亚洛潘地区发射的,俄军将采取强硬措施作为回应。

也就是说,俄军在哈尔科夫开辟新战线后,

迅速遭到了乌军反击和报复,若俄军接下来再次展开报复,哈尔科夫地区的战斗将进一步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对于这场袭击,联合国与美西方也展现出了不同的反应。

联合国表示,任何针对民用设施的袭击都是不可接受的,联合国强烈谴责此类袭击。

很显然,联合国虽然没有点名,但这次俄罗斯别尔哥罗德遇袭事件中,的确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而类似的情况,也多次发生在俄乌境内,究竟谁对谁错,已经无法分清了,唯一能阻止类似悲剧再度发生的方式,就是俄乌双方停火,恢复和谈。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和谈的难度依旧很大。

对于别尔哥罗德袭击事件,五角大楼则表示,拒绝对此事作出回应,并将该问题留给乌克兰官员来回应。

言下之意,这场袭击波及平民,

美国也不会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更不愿因此承受俄罗斯的怒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问题在于,乌克兰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武器装备,尤其是用来袭击俄本土的远程导弹,大多都是由美西方国家提供的,

即便美国“不愿对此事发声”,也很难从中摆脱干系。

此外,在美国“拒绝发声”的同时,英法德等国和北约也选择了“保持沉默”,并未对此事作出任何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5月初,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访问基辅才表示,乌

克兰有权使用英国提供的武器装备打击俄本土,决定权在基辅手中。

如今,距离卡梅伦发声没过多久,俄本土便遭到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这或许不是单纯的巧合。

对此,且谈2点粗浅看法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俄乌冲突持续升级,战斗正变得愈发激烈,甚至袭击也正在突破底线。

眼下,俄乌僵持不下,双方都不愿意妥协,并且都在寻求其他方式打破僵持局面,并让局势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这势必会引发俄乌双方做出更多出格的举动。而这,或将令更多的俄乌军民遭受战火波及,并付出巨大代价。

还是那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冲突除了带来苦难与动荡之外,不会有任何好处,俄乌冲突若持续进行,俄乌双方都将成为输家,和谈仍是当务之急,也是平息战火的首选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局势不断升温,俄与西方发生冲突的风险也正持续上升。

毕竟,俄乌冲突持续至今,早已不再单纯是俄乌之间的对抗,更多的,或许是俄与西方之间的较量。

例如,美西方向乌提供了远程导弹和其他先进武器装备后,这些武器便可能被乌军用于打击俄本土设施,美英法德等国显然是能预见这一可能性的。

因此,美西方若继续向乌提供军援,干预俄乌局势,不仅意味着冲突将进一步被延长,战况也将日益激烈,俄与西方之间距离爆发直接冲突也会越来越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作为拥核大国,俄罗斯手里的数千枚核弹头并非摆设,前不久,普京还下令俄导弹部队举行关于“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演习,此举无异于向西方发出“最后通牒”,若美西方继续无动于衷,执意向俄施压,那局势或将走向失控。

接下来该何去何从,美英法德等国确实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