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靖,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人,自幼以品评人物闻名,与堂弟许邵齐名。许靖因其独特的眼光和见识,成为当时的“评论家”。

早年,他被刘翊推举为孝廉,出任尚书郎一职。然而,他的仕途充满波折,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但均未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在孙策攻打王朗之前,许靖带着家属逃难到交州,得到了交趾太守士燮的礼遇。再后来,许靖受刘璋之邀,去了益州,从此一直扎根在益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214年,刘备大军围攻成都,蜀郡太守许靖决定出城投降,但计划被发现。刘璋认为处在危急关头,不宜诛杀自己人,便放过了许靖。刘璋投降后,许靖也自然归刘备发落。

虽然是为了投降刘备,但刘备十分看不起背主之人。所以,刘备并未打算重用许靖,这让许靖的前途一度黯淡。

诸葛亮看到了许靖的价值。他向刘备进言:“许靖是众人所仰望的人,不可失之,应当借助他的名望使天下对您恭敬。”

法正也从另一个角度劝说刘备:“许靖虽然有名无实,但主公刚刚开创大业,许靖的声望四海皆知,若连他都不用,天下贤人恐怕会认为您薄待贤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法正的共同劝说下,刘备终于重新审视了许靖的价值。许靖虽然缺乏实际治理才能,但他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却不可忽视。正如战国时燕昭王重用郭隗一样,刘备也需要这样一位名士来提升自己的威望,吸引更多贤才。

于是,刘备开始重视许靖,并逐渐委以重任。许靖在新的环境中没有辜负这份信任,用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为刘备的政权赢得了更多的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靖在刘备政权中的地位逐渐稳固。最终许靖官至司徒,位列蜀汉三公。

刘备对许靖的重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刘备与士族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位名士,许靖在士族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他的存在帮助刘备拉拢了更多士族力量,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