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西北工业大学没有互联网的宣传,录取分数并不算太高,和北京交通大学/南航等强势211差不多。

毕竟地理位置摆在这,西北地区对于考生们的吸引力很低。

2023年,西北工业大学录取分数大涨,反超了天津大学、厦门大学等老牌985,直逼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600分,选择西北工业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1 .整个本科阶段,学校给予我们的东西很少。

之前我问别人985院校毕业的对于美国申请有帮助么?

他们给我的答案是:“985、211院校之所以比普通院有优势是在于学校本身能给予学生帮助提高的资源很多,有各种能增加学生软实力的活动,同时这类院校也有能力经常开一些高质量的讲座让学生认识的更多,这些都是普通院校做不到的···”

但是至少我本人没有觉得西工大帮助我什么。

首先,学校的活动少得可怜,而且感觉社团之类的大多质量也一般(在此举几个我高中同学大学的例子:上外A同学所在的社团经常有去周边省市的活动,还参与上海市的一些大型活动;

首师大B同学所在的社团让她有机会和北京各高校的精英认识,而且通过社团,她已经去了非洲、欧洲很多国家;

浙工大C同学参加了他们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去拍调查宗教文化的纪录片,然后就组织一群人去尼泊尔探访很多寺庙)。

我觉得西工大这种完全没有人文气息的院校也不会有类似的社团活动吧。

我不否认模联数模之类的竞赛性质活动,我只是觉得大学应该有一些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找到并提升自己兴趣的社团。

讲座就算了,大一的时候还经常屁颠屁颠去听各种讲座,大二就完全失望了。

而且导员还经常强制拉我们去听什么讲座,估计也就给别人面子。

但是这么做也太本末倒置了吧,学校开讲座的意义是什么?

就连那些翱翔讲堂开的,也大都挺无趣的,我说那些讲座人能不能学学ted···

出国就更加难了,你考GRE基本就是孤军奋战了,我觉得作为985的出国率有这么低也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

不过可能西北这边出国氛围不浓厚吧。

还有,学校的选课制度,现在要求貌似修8个学分的选修课吧,但是这些真是水的可以,大多数不是本校老师,老师也就睁眼闭眼的,能学到什么?

专业的选修课就几乎没有,反正我们专业的专业课全部订死了,你不喜欢不想学也得硬着头皮学,这种制度,我就只能说学校不每况愈下才怪呢。

人家吉大“连数学都可以选修,只要修到一定的学分就OK。

哎,不说了,越说越觉得这几年最后悔的事就是选择了西工大。

总之我想说,即使是毕业了,即使是母校,我也不会推荐别人来西工大,我感觉我一点不爱母校,可是没办法爱啊,大学作为人生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西工大真的没给我带来什么。

希望西工大多改改吧,向沿海学校看看。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苏南某市来的。

大一第一次来西安坐火车,被西安火车站吓坏了,大家都懂从此一直都是飞机,咸阳机场不错,但是真远,新校区在南郊,机场在北郊,相距50km,每一趟都是修仙之旅。

老校区没住过,新校区宿舍勉强可以。

2016年夏天装了空调,以后可以接受了,教学楼啥的建的也都不错,我一个男生也不高兴管那些建筑风格了,不过隔壁西建的确漂亮。

硬件说完了,说软件,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年轻教师真不敢恭维,某些年纪大的教授咱能少讲点故事吗?

但是也有负责的好老师,比如鄙人的导师。

学风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浓,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学生组织可以说形同虚设,院学生会基本就是帮导员跑腿的。

奉劝大家别掺和,我就是大一还天真的参加,大二看透一切全部拒绝,但是之前结交的学长和朋友有啥忙我一定会帮。

学校交流项目少的可怜,考托基本是孤军奋战,考雅的人近几年多了,基本都是保研或者考研了。

最后竞赛方面,ACM真的强,数模有点水分,acm队内大佬好,老师也好。

数模渐渐沦为一种老师提职称,学生找加分的工具,但也有真正在努力做的人。

其他基地没有参与,不做评论。

最后,给想来西工大的人说,如果你愿意足不出户投身国防,西工大欢迎你,如果你想拓展眼界,请去北京/上海。

对于已经来的,既来之则安之,努力学习,这四年苦你能熬过,接下来再苦的,就算你不一定能熬过,但你至少有心理准备了啊!

你们觉得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