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又一颗星星陨落。

近些年来,已经有三名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接连死亡,分别是何直、汤晓鸥和冯旸赫。而他们的死因,也正好反映出了我国科研环境的严苛……

悲痛离世

清华本硕、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专家、公司创始人。这些优秀的词汇,是何直用努力为自己打上的标签。

在中国教育中,天赋与勤奋共举,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他就是这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考大学专业时,何直选择了自己的热爱:电子通信与工程。随后在清华大内完成本硕连读。

如今的网络环境,需要大量人才,而他的优秀履历,无论求职哪家公司都会得到重视。可他却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创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7月,何直创立了一家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的软件产品与服务公司,名为“杭州数云科技有限公司”。

他摩拳擦掌,希望能干出事业,但现实给了他一拳重击,仅两年后,公司破产,第一次创业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直摁下心中不甘,进入阿里巴巴。

当时的马云队伍,是国内程序员的天花板,而他也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很快担任天猫平台和应用组的产品总监,在两年时间内独当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何直愿意,完全能借助阿里这个平台,发挥自己的长处。

可他根本不愿意只听从他人安排做事,而是希望能在人人分一杯羹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博得一席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12月,何直离开阿里,迅速投入一家医药科技公司的创业启动中。

不得不说,他的创业目光也着实别出心裁,在一众互联网人搞网销之际,选择进入医学领域,立志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化手段解决公共卫生领域研究和治疗的存在的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以看出,何直是一位有伟大志向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

有了工作的经验,以及积累的人脉,他的医渡科技公司迅速崛起,于2021年在香港上市,且目前已经占据其所在领域的领头羊位置,市值高达44亿港元(约35亿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直实现了梦想,但是,另一桩噩耗向他袭来。

2024年5月8日,医渡科技官方账号发布讣告:联合创始人何直在4月29日,因抢救无效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知情人士透露病情,他是因为高原反应而引发心脏病,治疗期间一直积极乐观,最终还是去世了!

无论对医渡科技,还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都是一记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何直一样突发疾病的,还有汤晓鸥

或许有人鲜少听说,但知道人脸识别么,比如手机解锁、支付和银行业务办理中都需要用到,而他就是被称为“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开拓者”与“探路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晓鸥的履历也非常精彩,先后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四个字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到博士学位后,汤晓鸥马不停蹄地回国,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担任教授,与此同时,也开始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研发。

2014年6月,他完成了DeepID系列算法的开发,并就此成立“商汤科技”,于2021年在香港上市,并与旷视、云从、依图并称为“AI四小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家、教授、创业者,汤晓鸥的身份光环越来越多,但他最在乎的,是科研人员的身份,因此,自2019年后,他更多的是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的身份活跃在大众面前。

由汤晓鸥参与研发的“风乌”大模型、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以及与央视合作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都获得了圆满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让人称赞的,不仅是人工智能领域成就,还有有趣的个人魅力。

然而,就在外界期待着汤晓鸥又会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创造出怎样的奇迹成就时,却传出他突然病逝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2月15日,汤晓鸥离开人世。在他的悼念大会上,有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卫健委等一众国家机构哀悼,感谢他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做出贡献。

第三位逝世的人才是冯旸赫,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习指挥自动化工程学业,后前往哈佛大学进行深造,回国后在本科学校研读博士,后留校任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作为国防大学的毕业生,一直致力于将人工智能领域运用于国防事业,并且参与了多项国防科研工程计划。

最具有的代表性的,就是解放军作战辅助决策智能体“战颅”系统,为解放军现代化作战做出重要辅助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2023年7月1日,冯旸赫乘坐网约车时发生车祸而离世。

虽然网友们对他的死因有颇多猜忌,但警方给出的调查结果是“网约车司机疲劳驾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这三人的离世,可以说成“天妒英才,但同时也反映出了我国科研环境的落后。

保护科研人才,势不容缓

在业内外对智能研究领域的三位大佬离世而感到惋惜悲痛时,也不由得思索对这些人才的保护是非过于松散。

要知道,近些年来,我国被动陷入美国的芯片等高科技领域的制裁,越来越坚定“独立自主研发”的步伐,而材料是其次,人才的储备是最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一直以来,我国的科研环境都难以与美西方国家相比,这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所以此后要做的,不仅是提高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更要尽一切护卫国内科研人员的人身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科研环境与科研人员双向奔赴,我国才能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越走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