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人都知道,多做运动是控制血糖的方法之一,饭后快走是很多糖友选择的运动方式之一。那么,如何快走能使快走的获益最大化呢?需要了解与掌握快走控制血糖的3个要素,一项涉及33万人的研究给出了3要素的具体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快走速度。研究显示:男性每分钟走不少于87步,可以充分激发机体各项代谢,加速对血糖的消耗;对女性而言,快走的速度应当每分钟不少于100步。

二是快走距离。这是能持续消耗血糖所需要的,研究显示:每天快走步数应达到8000步,如果按上述快走速度来算,男性每天应快走90分钟,女性每天应快走80分钟。达到这样的步数,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全因死亡的风险也可下降27%-31%。

三是快走时间。研究证实:糖尿病人选择在傍晚后做运动,有助于调动胰岛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将夜间血糖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降低全天血糖基线水平,有利于控制白天血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男性90分钟、女性80分钟快走并不是必须一次性走完,可以在一天中分几次完成,但每次快走不应少于10分钟,在可能的情况下,傍晚后可适当多安排一些快走时间。

需要知道的是,虽然快走是一项简单方便的运动方式,但对有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来说,由于全身各项机能都有退化,不少人膝关节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问题,在快走时应当注意快走姿势,以避免加重膝关节的损伤,主要有4个应当特别注意的小细节。

  • 一是走路时,注意两只脚的脚尖朝向正前方,双脚略分开,分开的距离应当与骨盆距离相同,避免内外八字。
  • 二是前脚落地时,要亮出鞋底,也就脚后跟要先着地。
  • 三是后脚离地时,要有蹬地的动作,而且要有一定的力度。
  • 四是走路的步子尽可能迈得大一点,双臂要前后甩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走路时要穿一双合适舒适的鞋,如果鞋的后跟有磨损要及时更换新鞋。还有就是平时可增加一些对腿部肌肉的锻炼,比如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时可以做做勾脚尖或是直抬腿动作,增强腿部肌肉力量,不仅走路时更有劲更轻松,也更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你记住了吗?快告诉更多糖友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每天一起学更多防病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