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呼…… ”随着有节奏的口哨声响起,在古蔺县白泥镇菜板村的一壁悬崖上,原本安静的林间“躁动”起来——树枝开始摇晃,声音逐渐从“窸窸窣窣”转变为“噼里啪啦”,紧接着一个个毛茸茸的“小身影”跳出密林,攀在悬崖上伸首观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吹哨人一边吹哨,一边将玉米、南瓜等食物撒于悬崖下的平地上。大大小小的野生猕猴见状攀崖而下,一边互相打闹,一边享受美食……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崽们,在成年猴的照顾下,时而追逐玩耍,时而蹦跳学步,或把小脑袋钻到妈妈怀里吸吮乳汁,猴群集体“遛娃”的画面,萌态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妙趣横生的景象得益于白泥镇长期以来对猕猴群的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白泥镇森林面积约3209公顷,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植物类型多样,一直以来,就有野生猴群出没。近年来,随着镇党委政府有意识的保护,猴群逐渐发展壮大,数量达到四百余只。为此,当地政府还将村民刘备杰特聘为猴群保护员,每天定时为猕猴投放食物,而响起的口哨声,正是吹哨人刘备杰给予猴群的“开餐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刚把玉米种进土里,猴子就来把土刨开,将玉米种吃掉。”当地村民愁眉舒展,“现在好了,政府派了专人喂养它们,我们的庄稼也安全了。”猴群与村民实现了和谐共处,猕猴数量越来越多。猴子们在树枝上、悬崖峭壁上来去自如,自得其乐,憨态可掬的样子,引得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野生猕猴群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白泥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强化宣传、增加投入,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白泥镇武装部长、副镇长李康说,白泥镇将尽快设立猕猴生态旅游区,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对周边村庄发展生态旅游业进行整体上的科学规划,让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更好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旅游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若游客朋友看到猴子、小松鼠等野生动物,请保持距离,不要触碰和捕捉它们,更不要伤害,以免野生动物受惊后误伤人类。
文:曹雪 图:古蔺县摄影家协会(古蔺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