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篇章中,权谋与血腥往往交织在一起,而武则天作为大唐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女性统治者,她的手中涌动着无数曲折的故事。

在她统治时期,她曾对秦、罗、薛、徐四大家族实施了灭门行动,但为何却没有动手对付程咬金?

一个在大唐乱世中能够最终安全渡过的"幸运儿",他凭借什么能够逃脱那么多开国功臣的"宿命"?让我们一起揭开程咬金这位历史上的奇人的神秘面纱,探究他的独特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隋末动乱中崛起的武艺高强者

程咬金出生于山东一个普通的家庭。自小他就表现出非凡的武艺和领导能力,聚集乡里数百人,共同防范外敌,奠定了他年轻时的基础。

此后他先后投靠了李密、王世充等势力,终于在李世民手下取得了不少战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唐朝开国元勋。程咬金可谓是个"双面人"。表面上看他是一个拳头大又蛮勇的汉子,很多人都把他定位为一个只会一味使用武力的大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实上,程咬金也是一位相当有才智的人,他善于观察形势,知道何时该顺应潮流,何时该断然选择。这种谨慎而又果断的性格,让他最终成为唐朝的功臣。

家学渊源丰厚,出身显赫的程咬金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上自身的智慧和勇气,使得他能在动荡时期逐步崛起。从最初的乡里保长,到后来追随各路大军,程咬金一步步攀登至唐朝高层,成为真正的开国元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关陇集团的兴衰与程咬金的明哲保身

在唐朝建立之初,有一个势力十分强大,横跨军政两大领域,对皇权构成了严峻挑战的集团,那就是关陇集团。该集团的代表人物就是长孙无忌。作为唐朝功臣中的"第一人"长孙无忌在太宗时代已经权势滔天,地位尊崇,几乎成了皇权的制衡力量。

武则天的崛起,改变了这一格局。她首先打击了关陇集团,削弱了长孙无忌等人的势力。而程咬金这样的开国功臣,则选择了一条更加明智的路线 —— 中庸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咬金虽然功勋卓著,但他明智地选择了保持中立的态度。他既没有公开支持武则天篡位,也没有积极反对。这种谨慎的做法,使他在关陇集团内斗中脱身而出,免于遭受武则天的清洗。

可以说,程咬金的这种"明哲保身"之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孙无忌等人的反抗行为。因为他们成为了武则天的主要目标,吸引了她大部分的注意力。相比之下,程咬金这样的"中间派"自然就逃过一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武则天的手段 VS 程咬金的忠诚

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性能够在男权社会中登上皇位,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她登基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采取了一些非常残酷的手段。她先是打击关陇集团,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贬谪或处死。

随后,她又灭掉了当时大唐最显赫的四大家族 —— 秦、罗、薛、徐。这些家族之所以遭到武则天的清洗,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一直反对武则天的称帝行为,并试图阻挠她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这些激烈的政治斗争中,程咬金却保持了相对的中立态度。他既没有公开支持武则天,也没有反对她,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军事事务。

程咬金之所以能够逃过一劫,除了得益于长孙无忌等人的"吸引"作用之外,也与他的忠诚品格有很大关系。作为一名军事将领,程咬金一直忠心耿耿地服侍着唐朝的几任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治,程咬金都是他们的得力助手。即便在武则天掌权的时候,程咬金也没有对她表示任何反对,而是保持了中立。

这种坚定的忠诚,不仅让程咬金在政治斗争中幸免于难,也使他最终能够安享晚年。即便在武则天巩固地位之后,程咬金仍然被重用,甚至陪葬于唐太宗的陵墓。可见,程咬金的忠诚品格在武则天心中也是受到认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仁慈的武则天 VS 程咬金的清醒智慧

我们通常会认为,武则天是一个非常残酷和不仁慈的统治者。但事实上,她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了一些"仁慈"的一面。比如说,她没有对程咬金实施灭门清洗,而是给予了他相当的待遇。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程咬金本人的忠诚品格外,还与他的实力和智慧有很大关系。作为一名军事大将,程咬金手下有一支强大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武则天对他下手,必然会遭到激烈的反抗,付出巨大的代价。同时,程咬金也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他能够准确把握形势,明智地选择了中立立场,这也令武则天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我们可以说,武则天对程咬金的"仁慈",一方面源于她对他的忠诚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他实力的顾忌。而程咬金本人的清醒智慧,更是使他能够在这个动乱的时代安然度过,成为唐朝开国功臣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不可逆转的宿命

然而,即便程咬金最终逃过了武则天的清洗,他的遭遇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武则天巩固地位之后,程咬金仍然处在一种微妙的处境之中。

作为一名开国功臣,程咬金的地位本来应该非常尊崇。但是,在武则天的统治下,程咬金却渐渐被边缘化了。他先是被闲置了12年,后来还被安排去西征贺鲁,还被牵连而免官。可见,即便程咬金逃过了被清洗的命运,他也无法完全摆脱武则天的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命运的反复,使得程咬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无常。他意识到,即便是一名开国功臣,在某个时候也难免会沦为"弃子"。所以,程咬金最终选择了隐居,躲在家中避过武则天的进一步清洗。

这种历史的宿命,似乎注定了开国功臣们难逃凄惨下场的命运。即便像程咬金这样的人物,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谨慎,也难以完全避免这种命运。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历史是否真的无法改变?这些问题,让我们不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我们纷纷探讨了程咬金这位唐朝开国功臣的奇特遭遇,这也许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历史往往会以一种残酷的方式重复自己,开国功臣们的命运似乎都注定了不得善终。

但是,程咬金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只要具备足够的智慧和洞察力,甚至还能在"宿命"面前寻找到一条生存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或许就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 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但能够尽量规避其中的危险。所谓"明智而不失勇"、"忠诚而不失谋"正是程咬金这样人物的特质。

他们不仅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最终能够安然度过动荡时期。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让我们从程咬金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