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卫立煌致信朱德,希望保护85岁家母,朱德在收到这封信之后,一时间难以抉择,于是就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毛主席。可毛主席对这件事作出批示后,居然将卫立煌的名字放在了“战犯名单”的头版,事后众人才明白毛主席的用意:“这是救了卫立煌一命。”
1948年,蒋介石任命卫立煌为东北剿共总司令。对于这个任命,卫立煌是百般不情愿的。他不愿看到中国人自相残杀,因此对于内战一向是消极的态度。
此外,卫立煌始终与我党方面保持着联系,寻求和平解决内战问题的方法。
辽沈战役爆发之后,锦州方面战事吃紧。廖耀湘为此专门找到卫立煌寻求支援。卫立煌嘴上答应的很好,但却始终对战斗持袖手旁观的态度。这也直接导致了廖耀湘兵败,锦州失守。
辽沈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对卫立煌坐视不管的行为十分生气,因此将他紧急召回南京软禁了起来。
软禁期间,卫立煌对自己的家人十分挂念,尤其是放不下自己85岁的老母亲。因此,思来想去之下,他给朱德写了一封密信,信中他希望共产党能够派人保护自己的母亲。
朱德接到密信后,认为这不是一件小事,于是立马将此事报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在听完朱德的汇报之后问道:“卫立煌的母亲现在在哪里?”
“在合肥。”朱德回答道。
“那就请当地的同志帮忙照顾他的母亲。”当时正处在解放战争的关键阶段,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国民党大势已去。
就在这件事情后不久,毛主席批示人民日报登出了一份国民党战犯名单。其中,经过毛主席的特别授意,人民日报将卫立煌的名字放在了所有战犯的第一位。当时很多知道卫立煌与我党有来往的人都对此表示不解。
另一边,蒋介石也看到了这份报纸。自从辽沈战役失败之后,他一直对卫立煌抱有戒心。因此,他命令情报部门对卫立煌展开调查,结果也的确发现了一些卫立煌通共的蛛丝马迹。
但这一次,蒋介石看到共产党将卫立煌放在了战犯名单的首位,立马就打消了对卫立煌的怀疑。
当时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希望卫立煌与他一起逃亡台湾,等待机会。但卫立煌表示,希望在大陆再坚持一段时间,这番表态让蒋介石加深了对他的信任。
这边蒋介石刚一离开大陆,卫立煌就动身前往了香港。卫立煌共在香港停留了四年,在这期间,卫立煌始终没有断过和我党的书信来往。
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的领导人在书信中反复表达了对卫立煌回到大陆的欢迎。终于,在1953年,卫立煌下定决心,携夫人回到北京。卫立煌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回到大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回到北京后的卫立煌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接见,自那之后,卫立煌先后担任了多个我党的重要职务,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以及两岸统一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60年,卫立煌因病在北京逝世。回顾卫立煌的一生,他虽身为国民党将领,但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抗日;而在解放战争期间,由于不愿看到同胞自相残杀,他又“消极”避战,减少了中国人的伤亡,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卫立煌四处奔走,呼吁两岸统一。
卫立煌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无论他所处阵营如何,始终不变的,是他炽热的爱国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