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

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

发布一则信息称

海南澄迈一6岁女孩走失

家人急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4日

记者从该平台获悉

走失女孩已确认不幸溺水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炎炎夏季即将到来

儿童溺水事故多发

家长千万要警惕

防止溺水意外

收好这份安全提示

不同年龄段高风险溺水地点

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10岁以上儿童由于自主活动范围更大,发生溺水危险的地点可扩大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加强防溺水教育

家长应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教会孩子始终做到“六不两会”: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未掌握施救方法的情况下绝不能擅自下水施救;

7.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8.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家长做好安全监护管理

1.作为家长,切勿存有侥幸心理。除了平时对孩子进行预防溺水教育,还要对孩子行踪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

2.家长以身作则,不带孩子去江河湖海等危险水域游泳玩耍。进行游泳运动,请带孩子到安全、正规的游泳场所,且必须全程陪同看护。

3.经过危险水域,若看到有孩子在附近玩耍,请停下脚步,告知孩子危险性,劝诫其离开。

遇溺水者如何正确施救?

“叫叫伸抛”法

会游泳不等于会救生。遇到溺水者,首先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避免盲目施救导致自己也陷入危险。

家长应告诫孩子,遇到他人落水时,千万不可贸然下水救人或手拉手组成“人链”救援,可通过“叫叫伸抛”法进行救援。正确的救援方式既能保障自身安全,也能为溺水者创造更好的自救条件。

  • “叫”:大声呼救,寻求大人帮助;

  • “叫”:拨打110、119、120等急救电话;

  • “伸”: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

  • “抛”: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等待救援。

心肺复苏术

溺水事故发生后,民间很多所谓“控水”的方法都不可取,及时准确实施心肺复苏术至关重要。

1.上岸后立即检查是否有呼吸与心跳,清除口中的淤泥与杂草;

2.如果没有呼吸与心跳,先进行5次的口对口人工呼吸;

3.然后进行胸外按压30次;

4.之后按照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的比例循环;

5.尽快连接AED依照提示操作;

6.如果有呼吸心跳,让溺水者侧身,便于呕吐,及时清除呕吐物。

儿童溺水多发季节

家长务必加强监护

保持警惕

严防意外发生

守护儿童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国家应急广播 江苏新闻

编辑 林佳 何晶晶

审核 张晨 谢雄

监制 吴凌 峰 陈晓明

‍‍‍‍‍‍

发现城市管理问题

拍照上传举报

一键直达“融壹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