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有周期的。经济有上升期,有平稳期,也有衰退期。

其实就像时间一样,重复着白天黑夜。

在过去全球贸易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里,世界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全球化盛行,世界各国都得到了经济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变了!

很多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的趋势。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局部纷争加剧,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之间的猜疑加重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发展迅速,但近几年来,经济发展也开始放缓,和前些年经济大增长时期相比,经济已经处于下行的态势。

经济下行之下势必会产生一个现象,大裁员

经济不行,发展迟缓,企业的数量必然会减少,企业的利润也会下滑,人们的需求也会收缩。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大裁员,甚至整体倒闭,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不仅中国企业,国外不少企业也在经济下行的世界格局下进行大批量的裁员,比如全球电动巨头特斯拉已经完成了两轮裁员计划。科技巨头谷歌、微软也都曾进行过裁员。

从前,裁员这种只在网络上听到的词儿,已经悄无声息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大变局正在悄然来临,无声无息,不会发出任何的声响,但却能实实在在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在此种变局之下,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马云曾经说过,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最聪明的做法并不是迎着暴风雨前行,而是找个山洞躲起来,等暴风雨过后,再出来。

躲起来的做法就是远离纷争,远离陷阱,踏实生活,“稳”字当先。

普通人,记得要远离“四大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消费主义陷阱

很多人在挣钱多,形势好的时候,养成了随意消费的习惯。

什么意思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从现在起,有计划的消费,别再毫无节制的消费。

衣服鞋子够穿了,能不买就不买新的了。有手机用了,能不买新手机就不买新手机了。包有背的就行了,不用刻意追求新款,名牌。

少受直播间的各种诱惑,不要头脑一热,买些根本用不了几回甚至用不到的产品,比如护肤品,装饰品等。

能步行的不花钱骑共享单车,能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不打车,能自己做饭,不在外面吃。

总之一句话,能不买的就不买,能省则省,不是刚需的物品选择不买。

消费是个无底洞,不要小看一件件不起眼的物品所带来的消费,积少成多,一点点的累加,一个月的收入可能就所剩无几,甚至是入不敷出。

有人盲目认为,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要亏待自己。

大错特错。

未雨绸缪,有节制的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生活。

一味追求满足欲望,口袋一直空空如也,这样的生活,在经济下行,不安全感增强的当下,毫无幸福感。

第二,贷款主义陷阱

有人喜欢超前消费。

贷款买房、买车,那是常态。

还有人贷款消费,贷款装修,贷款买手机,贷款买电脑,提前满足自我对生活的欲望。

这种贷款主义,在经济好的时候尚可能可以维持运转,拆了东墙补西墙,但在经济下行,随时收入下降或没有收入的形势下,贷款成为了一种陷阱,可能也会成为压倒人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保守消费,有多少钱办多大事,警惕贷款主义陷阱。

第三,投机主义陷阱

投机主义的坑,不要踩。

不要想着买彩票发财,买股票赚大钱,投资理财产品赚高利润,高杠杆买房。

在经济预期有限的情况下,任何的投机主义,都是在增加自我的风险,都是在跳下已经埋伏好的陷阱。

第四,创业主义陷阱

总有人想着赚大钱,想着创业干一番事业。

创业成功靠的不是激情,而是资金、机遇、人脉、技能等综合因素的作用。

普通人容易因手头有点余钱,想赚得更多,而一时冲动去创业。

创业在经济发展有限的情况下,难度更大,更容易失败,风险增加,血本无归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守、低调、克制、留有余地。

在当今的变局之下,按照最坏的情况做最充分的准备。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总有一天,一切还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