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09年,谍战题材电视剧《潜伏》受到热烈追捧。剧中余则成与陈翠萍假扮夫妻深入虎穴,在残酷的隐蔽斗争中生死与共,日久生情,最终弄假成真、相爱结婚。那么,历史上,假扮夫妻这一隐蔽斗争手法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著名的假扮夫妻有哪些?假扮夫妻是不是“中国特色”?本文将一一作答。

假扮夫妻的斗争手法如何产生

历史上,假扮夫妻曾是中共在白区开展隐蔽斗争最常用、最有效的掩护方式之一。这一斗争手法的产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环境所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屡屡受到北洋军阀、外国租界、日伪政权、国民党政府的查禁、取缔、追捕、残害,在白区面临着立足难、联络难、生存难、斗争难的严峻形势,单身干部和地下机关在白区活动很容易暴露,只得假扮夫妻迷惑敌人,这样既能保护单身干部,还能以“家”的形式掩护地下机关。

二是政策所限。敌人为了消除共产党在白区的生存空间,对进入上海、武汉等大城市的“外来人口”采取严苛的租房限制和户籍审查制度,明令禁止把房屋出租给单身男女。因此,所有房主在招租启示中,都写着“无眷莫问”一类的内容。在此情形下,假扮夫妻便成了规避反动当局租房限制的有效方法。

三是配合所需。除掩人耳目外,假扮夫妻还便于双方在秘密工作中分工协同,或一人获取情报,另一人负责密写、传递情报;或一人负责电台与苏区无线电联络,另一人负责与白区党组织上传下达,等等。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负责获取情报、接头联络,陈翠萍则负责交通、锄奸等。《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专司无线电收发情报,兰芬负责传递情报。

电视剧《潜伏》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隐蔽战线老同志回忆,上级对假扮夫妻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主要有三条:一是假扮夫妻同居在一起的男女不准谈情说爱,更不准发生男女关系。如一方已婚,另一方绝对不准追求。二是如双方都未婚,且都有意愿结合,必须报上级批准。如一方不同意,另一方绝对不能强迫。三是假扮夫妻在外人面前要像演戏一样,“上台”要演得像,“下台”后各奔新途,不准擅自联系。

事实上,隐蔽战线假扮夫妻弄假成真的确实不在少数。双方有共同的信仰,思想上志同道合;在严酷的斗争中彼此掩护,携手面对生死考验;长期朝夕相处,日久生情。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许多假夫妻在工作、生活中相知日深,慢慢由战友变为恋人。

当然,“弄假成真”并不是假扮夫妻的必然结局,很多假扮夫妻的同志只保持着工作关系和战斗友谊。

当然,假扮夫妻还出现过令人尴尬甚至危险的局面。1929年秋,组织上选定周惠年与一名交通员假扮夫妻掩护秘密机关。周惠年尚未结婚,很难为情,借口推辞。经领导做工作,最终服从组织安排,与该交通员在上海西摩路菜场对面租房居住。朝夕相处中,这位交通员爱上了周惠年,一晚突然向周惠年表白、求婚。周惠年窘得放声大哭,引得房东太太闻声跑来敲门。周惠年方觉不妙,灵机一动散开头发拉住交通员吵闹,向房东太太谎称丈夫在外养女人,还动手打她。房东太太信以为真,一个劲儿数落交通员“丈夫”,事情才有惊无险地掩盖过关。事后俩人分别受到上级批评,不欢而散。

周恩来亲自做媒,假夫妻真良缘

1928年上半年,中央指派善于理财和交友的熊瑾玎担任中央机关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