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下旬中方就宣布,已经同孟加拉国军队达成共识,在五月初将派遣解放军陆军分队前往孟加拉国,同孟国陆军展开联合训练。

据中孟双方介绍,这场联训是以反恐作战为背景,采取了混编同训的模式,这一联合演练打破了传统军事训练的壁垒,促进了不同文化和作战经验背景下,军队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此外,演练内容还涵盖了公交车反劫持和恐怖分子营地清剿等科目,这也都是当前反恐作战中面临的典型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

然而,中孟的这场联合训练还尚未开始,印度一边就着了急了。

日前,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就针对此次尚未进行的演习发声,称印方当下正在密切关注周边地区的紧张形势,并会对任何可能有损于印度经济、安全利益的事务,采取适当的措施。

此外,印方专家还煞有其事地表示,通过此次演习,孟加拉国极有可能会卷入中印之间的冷战当中。之后印度也将以看待巴基斯坦的方式,来看待中国。而这种结果下,就会导致美国更多地关注印度,自此使得中印局势愈发紧张起来。

事实上,印方之所以对这次演训如此紧张,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之前从2009年到2023年,类似的演习孟加拉国都是和印度进行的。如今选择中国,算是打破了孟印两国长达15年的惯例。更何况在这种事关国家安全的演训上,孟加拉国此举,也暗含了印度已经不再是其唯一的安全合作伙伴了。

再者,近段时间南亚地区兴起了一股“反印潮流”,而孟加拉国就是其中之一。前不久,孟加拉国反对派就发起了一场所谓的“印度退出”活动。其方式和当时马尔代夫差不多,即揭露印度干涉孟加拉国主权的事迹,并大力抵制印度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加拉国国内的“反印潮流”)

所以从更加宽广的视角来看,印度对于中孟两国行动的关注,本质上是出于对自身地区影响力减弱的担忧。孟加拉国不仅是印度的邻国,也是其在南亚地区维护影响力的关键棋子。若中国的影响力在孟加拉国持续扩大,这将可能使得印度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布局,受到严重威胁。

而对于孟加拉国而言,其如今掉头看向中国,主要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印度靠不住,不断为该国发展添乱;二就是印度添的乱,中方都给平了。

作为邻国,印度和孟加拉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小摩擦。

而其中第一个摩擦,就是河流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印度和孟加拉国是共享众多跨境河流的,包括著名的恒河,雅鲁藏布江以及梅洛河等,这些河流对于两国的农业、水资源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而两国之间,最主要的争议就是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跨境河流的流量。

由于印度位于上游,孟加拉国处于下游,印度的水利建设和使用,就直接影响着流入孟加拉国的水量,加上印度作为实力较为强大的一方,可以通过大型水库和调节设施,来改变正常的水流模式,而孟加拉国则主要依赖季节性雨水补充其河流,这就导致孟加拉国的水资源出现了紧张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加拉国和印度边境)

接下来第二个摩擦,则事关孟印两国边境问题。作为邻国,孟印两国的边境长达4096公里,过长的边境线,就让两国在非法移民、毒品走私等跨境犯罪活动上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基于这样的情况,印方采取的方式简单且暴力,即“来一个杀一个”,据统计在过去十几年里,印度戍守边境的士兵,杀害了近千名孟加拉国平民,其虽然目标是武装分子,但实际上枪口对准的,都是孟加拉国的贫困农民,而越过边境线也只是因为放牛、捕鱼等日常活动。

最后则是贸易不平衡问题。作为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度的工业基础是较为完善的,也能生产并出口一系列的制成品、服务和高科技产品,而孟加拉国的出口则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品和成衣。因此,孟加拉国在与印度的贸易中,往往以原料、半成品或低附加值的商品进行交换,这就造成了贸易价值上的不平等。

再加上印度对于孟加拉国的产品进口往往设有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包括检疫、质量控制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限制了孟加拉国对印度的出口。总之,大体情况就是印度获利众多,而孟加拉国收益甚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承建了孟加拉国的潜艇基地)

而反之,中方这边,对待孟加拉国则是截然不同的方式。

近年来,中方致力于帮助孟加拉国发展经济,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孟国所需的道路、桥梁、发电厂和港口等,都有中方的参与,此外中方还为其提供了设立经济特区的经验,只为促进该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紧邻缅甸的国家,孟加拉国近年来收容了近100万从缅甸逃出来的难民,而中方也在这一问题上,为孟加拉国提供了援助,帮助其将这些难民遣返缅甸,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孟加拉国的边境和国家安全。

总之,印度添乱的地方,中方都在积极帮忙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中国作为联合演习的伙伴,就是孟加拉国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