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又忍不住了,开始大肆批驳中国的补贴政策,但话锋一转,她又表示,为了美国安全,为了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她认为对重要领域的补贴非常有必要。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特意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帮大家翻译了耶伦的话:“当补贴用于美国工业时,那就是对的。但别人敢这么做,就是不公平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我们真的不得不服美国人的厚脸皮,已经双标到了没脸没皮的地步。对于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可再生能源等产业,美国自己补贴可以,但别人不行,不然,就是“产能过剩”,扰乱了市场,损害了美国利益,导致自家的产品卖不出去,反正就是不承认自己菜。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科技力得到快速发展,甚至某些领域赶超美国,对该国产业产生了较大影响。技术上被追赶了,美国的对策并不是想着进步,而是如何守住自己“蛋糕”,顺便拉踩“对手”。于是,我们就看到美国反复给中国泼脏水,然后挥舞起制裁大棒,对多个产业出手,大有一副与中国“脱钩”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美国更清楚,要真的是与中国“脱钩”,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本来美国就严重依赖中国的产品,如今美国还深陷通货膨胀危机,要没有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给他兜着,那么这时候他面临的,就是物价飞涨、社会动荡。所以,美国一边对中国商品气得牙痒痒,但又不敢真的下死手,于是,那张制裁的清单越列越长。

美国深陷在一个认知误区里,总认为制裁有效果。原因在于,他们总觉得中国的技术就是抄美国的,是偷盗美国的知识产权,才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所以,他们对先进技术封锁越来越严密,牢牢把控中高端芯片的售卖,就怕我们的企业买回去后,掌握了相关技术,然后反超他们。殊不知,美国已经在吃老本了,所谓的制裁,非但没有效果,反而刺激我国产业的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在重要科技领域上,我们正在追平,甚至超越了美国,包括此前一直被“卡脖子”的芯片领域。如今,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芯片产能冠军,高端芯片制造屡屡获得突破。反观美国芯片巨头,失去中国订单后,屡屡爆出销量下滑,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起节衣缩食的日子。

如今,耶伦又来泼脏水,污蔑在中国产品销量好,是因为有政府补贴,却不敢承认一个事实,同样有补贴,美国产业只能勉强度日,市场一缩再缩。说白了,中国产品是靠高性能、高品质,才赢得了用户的口碑。而且,还不知道美国的补贴能不能给到一线员工手里,毕竟,钱到了权贵的手里,愿不愿吐出来,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