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在动荡的拉丁美洲,一个小国嚣张地试探着国际社会的底线,因为控制着很多国家的“命脉”,它不断寻找各种借口来提高其他国家的“过路费”

而面对这个“嚣张跋扈”的小国,号称世界霸主的美国也不愿意招惹它,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中国每年都要向它支付一笔上百亿的款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那么,这个小国究竟是谁?它又为什么可以这么嚣张呢?

巴拿马运河

这个小国就是位于北美洲南部的巴拿马共和国,它的国土面积只有7.5万平方公里,还没有我国的重庆市大,人口更是只有440万人。

而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既不是工业,也并非农业,而是依赖于一条贯穿美洲大陆东西两侧的巴拿马运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巴拿马运河修好之前,连接美洲大陆两岸的运输是十分困难的,所有船只都必须绕道南美洲的最南端,这比起巴拿马运河不但危险,还要多走距离上万公里的海路

而作为连接南北美洲的关键点,巴拿马地区仅有一条狭窄的陆桥连接,是开凿运河的最佳选择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仅有65公里,通行时间不过数个小时的运河水道,对海洋贸易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效益

当英法在1869年成功完成了埃及地区开凿苏伊士运河的工程,法国人又盯上了贯穿美洲大陆的巴拿马。不过,由于过于依赖苏伊士运河时期的经验,匆忙动工的法国人接连遭遇了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北美的霸主美国来说,这条航线还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它可以大大加速美国海军在海峡两岸的部署调动,如果放任其他国家垄断,将会对美国的海军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当法国势力因为战败而收缩时,迫不及待的美国立刻向此地的哥伦比亚政府提出签订修建和租借运河的条约,却遭到了哥伦比亚议会的断然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哥伦比亚政府对于美国的贪婪心知肚明,他们深知一旦将运河交给美国人,那军队数日可达的美国根本不会将利益分给羸弱的哥伦比亚政府

然而,并不死心的美国开始挑动了当地的民族对立,并借助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理由出兵登陆巴拿马地区,促使当地群众脱离哥伦比亚,建立起了巴拿马共和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建国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被美军控制的傀儡政府就和美国签订了修建运河的条约,美国人终于如愿得到了修建和经营运河的永久垄断权,而且还获得了对运河区的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权。

理所当然的,在美军的控制下,傀儡政府签订的协议自然无法为当地民众争取什么利益,美国政府以1000万美元和后续每年25万美元的租金的代价就得到了这条黄金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15年正式通航后,巴拿马运河很快就成了国际通航水道,时至今日,世界海洋贸易中大约5%的贸易总量都要经过这条水道。

然而,这条黄金水道却和沿线的巴拿马人民没有什么关系,整个运河区都在美军的控制之下,普通的巴拿马人甚至根本不允许进入,这里俨然成了巴拿马的“国中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运河建成后,美国从中攫取了大量经济利益,但对于巴拿马人民的经济补偿却少的可怜,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巴拿马人民对于美国的贪婪行为开始愈发感到不满。

为了维持巴拿马政府的运作,美国虽然在利益分配上做出了一些让步,但是他们挑选的傀儡政府可谓腐败丛生,原本就十分稀少的利益在经过他们的盘剥之后更是所剩无几

巴拿马的抗争

伴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民族运动的兴起,巴拿马人民与美国政府间矛盾不断加剧,当地民众收回运河的呼声越来越大。

然而美国自认为自己对运河区的占领完全合法,因此拒绝做出任何让步,于是美巴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不断激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在1968年,巴拿马的英雄出现了——托里霍斯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腐败的傀儡政府,建立起了自己的军政府。

最初听到这一消息的美国十分喜悦,因为这位军政府的领袖曾经在美国军校读书,政治立场天然亲近美国,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们十分恼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里霍斯在国内压制巴拿马人民对美军的不满,避免他们向极端民族组织演变,但在外交上他却毫不退让,还在向美国提出自己对运河的主权要求的同时,公开表现自己对苏联的亲近

面对巴拿马倒向苏联的威胁,美国低头了,他们在1977年和巴拿马政府签署了一项新条约承诺将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将运河的主权归还给巴拿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美国人并没有放过这位领袖,1981年7月,托里霍斯在进行军事视察时因为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后来,在多位相关人士的回忆录中,都承认自己接受了美国资助,参与了这场对托里霍斯的刺杀

然而,让美国人更加破防的事情出现了,他们眼中曾经的腐败分子,甚至接受美国资助对托里霍斯下手诺列加在成为巴拿马的军政府领袖后,居然对美国翻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83年,诺列加向美国继续重申了1977年签署的巴美条约,要求美军在1999年前撤走,恢复巴拿马在运河区的主权

为了避免在国际上陷入被动,美国于1986年开始对诺列加发动舆论攻势,他们大肆宣传诺列加本人参与贩毒走私活动,还宣称他犯下了谋杀政敌和大选舞弊等多项罪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年,美国国会公开谴责诺列加“破坏人权”,要求巴拿马政府“解除诺列加职务”,要求这位军政府领袖“还政于民”,并宣布美国将会停止对巴拿马的经济援助

然而,在美国的多项行动后,他们扶持的亲美政府并未取得压倒性地胜选,根本无法控制巴拿马的军政,而号称胜选的诺列加还再次登上了总统宝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12月20日,自称“联合国的谴责都不会影响我吃早餐”的里根总统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下令出兵巴拿马,迅速击溃了抵抗势力,将诺列加逼进了教廷使团的驻地。

面对国际上的指责,这位强硬的美国总统视若无睹,指使美军在教廷使团外不间断地播放广播,指责诺列加为“大独裁者”,并号称他的统治损害了巴拿马的人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几天后,终于难以忍耐噪音污染的诺列加走出使馆宣布投降,这位巴拿马的总统遭到了美国的审判和监禁

尽管里根总统的态度十分强硬,甚至强迫巴拿马政府解散了自己的国防军,但是在傀儡政府倒台后,后续的历任巴拿马领导人都不肯放弃托里霍斯时代签署的归还运河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美国移交了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巴拿马政府终于收回了自己的国家主权。

巴拿马“嚣张”的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巴拿马可以收回运河主权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外部环境,但作为一个小国却能抓住机遇,在和大国的外交博弈中收回自己的领土主权,是十分不容易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民族独立运动兴起,国际上普遍对于巴拿马这样的国家抱有同情,但是如果没有托里霍斯这样一位正直、清廉,一心为公的领导人,巴拿马也不可能抓住这样时代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托里霍斯可以签署收回运河的条约,也离不开当时美国卡特总统的温和政策,因为托里霍斯的有效控制,双方并没有出现极端行为,而是得以在谈判桌上通过外交手段达成共识

而作为托里霍斯的接班人,诺列加等巴拿马领导人虽然自身存在各种问题,但对运河问题却始终没有放弃,坚持要求美国履行当初签订的条约,才得以让美国在国际外交的压力下被迫归还了运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诺列加时期美国的残暴行为,让巴拿马在国际上得到了很多国家的同情,如今的巴拿马已经在拉丁美洲甚至世界上都取得了不错的外交成果

如今,巴拿马更是将12月20日设为国家的哀悼日,纪念当年国家遭到美国入侵的历史,并强制要求所有学校举行活动,宣传美国入侵巴拿马的历史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巴拿马接手运河后,运河的“过路费”迅速提升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就出现了14次涨价,在去年甚至出现了运河的平均使用费用接近450万美元的高价,导致很多船舶根本无法承担。

虽然巴拿马运河需要不菲的维护费用,但是这样的天价“过路费”还是招致了很多国家的不满,然而在国际外交上有所倚靠的巴拿马却显得有些有恃无恐

结语

不过,当年国际社会对于巴拿马的声援是因为对美国的霸道行径积累了很多怨恨,而如今巴拿马对于运河的竭泽而渔,也同样可能导致自己在国际上重新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

而一旦到了那时,不知道巴拿马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巴拿马运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球网——《太堵!巴拿马运河又办“插队拍卖会”,船只竞标“优先通行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3847867396763972&wfr=spider&for=pc

国际船舶网——《3000万元!巴拿马运河史上最贵“过路费”纪录再刷新》

http://wap.eworldship.com/index.php/eworldship/news/article?id=197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