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世民当上秦王再到成为皇帝,身边一直有一位女子的陪伴,却很少有人提及他们的爱情故事。

就连电视剧里也很少过多渲染她的事迹,但其实这个女子才是让李世民一生不能忘怀的白月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少不了一个成功的女人”,这句话放在她与李世民的身上显得尤为的贴切。

他们向我们展现了爱情的样子: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细水长流才是最美好的

这个人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公元601年出生于洛阳,她的父亲长孙晟是隋朝很有名气的将军,母亲是北齐宗室高家的女儿。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她从小就备受宠爱,加上出生在官宦世家,所以自小饱读诗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就连性情也是十分的善解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她8岁的时候,父亲长孙晟因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之后又被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赶出家门所以长孙皇后的母亲只好带着女儿和儿子投奔哥哥高士廉,幸好哥哥高士廉对他们孤儿寡母很是照顾。

之后长孙皇后更是在舅舅高士廉的安排下与李世民成亲,他们两家曾是世交,在幼时还定过娃娃亲,高士廉见李世民一表人才,于是就彻底促成这个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年仅13岁的长孙皇后嫁给了比她大三岁的李世民,少年夫妻,在那个根本不懂什么是爱的年纪,他们就开始互相陪伴了。

公元618年,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成功登上皇位,开创了大唐盛世。李世民也被封为了秦王,长孙皇后为秦王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李世民随父亲四处征战,与长孙皇后聚少离多,但是这对夫妻并没有因此疏远,长孙皇后一直在尽心做好李世民的贤内助,让李世民没有后顾之忧

李世民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风头渐渐盖过了身为太子的李建成,使李建成对弟弟颇为忌惮,但是李世民不懂何谓收敛锋芒,也不会讨好李渊,依旧我行我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建成怕弟弟抢夺自己的太子之位,经常安排自己的人在李渊的身边说李世民的坏话,慢慢的李渊也开始对李世民颇有微词

再大的亲情也经不起皇权的诱惑,与权势相比,亲情显得十分脆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长孙皇后的存在就尤为重要了,长孙皇后并不是只懂一两句诗词的“花瓶”,其实她受父亲及舅舅的影响,对于朝堂之事有自己的见解,正是因为如此,她察觉到了此事之后,尽心做好了李世民的后盾,为李世民扭转形象

她善于交际,待人真诚友好,在宫中游走的时候,与皇帝的妃子大部分都打好了关系,因为长孙皇后的八面玲珑,使李世民在宫中的名声开始好转,可以说她对于李世民最后成功登基有着很大的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聪明贤惠,对李渊很是孝顺,所以李渊对这个儿媳也是满意得很。

后来宫变,长孙皇后也是全力支持丈夫,陪伴他左右,最终李世民杀兄逼父,成功夺嫡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长孙皇后也被授予了皇后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孙皇后一共为李世民生下了七个孩子,后面几个孩子的年龄都很接近,如此频繁生子,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因为身体不大好,长孙皇后怕自己不能照顾好李世民,于是主动给李世民招揽妃嫔,希望有聪慧可人的女子来照顾自己的丈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世民生病的时候长孙皇后也会一直陪伴着他,也不在乎自己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她经常随身携带毒药,为的就是怕万一哪一天李世民遭遇不测,好服药随他而去

她一定是特别爱李世民,才会处处把李世民放在第一位,不顾自己的倾心照顾着,可是如果她真的那么爱李世民难道不会产生妒忌之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要看长孙皇后所处的年代,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长孙皇后主动为自己丈夫纳妾的行为是不被理解的,但是她出生在古代,又是帝王家的妻子,为夫君挑选嫔妃是她的职责,而她也是真的抱着对李世民好的态度为他选妃纳嫔。

试想一个地位尊贵的人,可以全心全意为别人着想,为自己的丈夫挑选可以照顾他的妃嫔,并且从未生出嫉妒之心,如此宽广的胸怀,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她的确可以称之为是完美皇后,所有皇后该有的标准都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皇后是李世民的幸运也是后宫的幸运。

长孙皇后执掌后宫以来,是后宫最为和谐的日子,后宫上下就没有不敬佩她的,她劝皇帝雨露均沾,对后宫嫔妃也一视同仁,把其他嫔妃生下的孩子视若己出,不仅关心生病的嫔妃,还会把自己的药给她们,她的贤良在当时被称为楷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世民常常被大臣气的来找皇后抱怨,每当这个时候长孙皇后都会耐心的倾听李世民的不满,然后再慢慢疏导他,并不是说教式的劝解,她会站在李世民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替他排忧解难

不仅如此,长孙皇后还有一个原则,就是绝不干涉内政,她恪守皇后本分,没有丝毫逾越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与李世民的关系,除了夫妻之外,更像是一对知己,长孙皇后总是能够懂得李世民的想法,李世民也可以听进去她的劝解。

白月光

可是这么一位贤后却只活了36年就去世了,在死前,她对李世民留下遗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她希望李世民请回房玄龄,希望房玄龄能继续辅佐李世民,当他的左膀右臂。第二是嘱咐李世民不要给她的娘家太大的权利,以免生出异心。第三是希望李世民亲近贤臣,远离奸佞小人。

她在生前就十分节俭,不好奢靡之风,还时常教育太子要如此,所以她希望她死后葬礼一切从简,不要因为她劳民伤财,除此之外还希望子女不必赶回长安参加葬礼,徒遭悲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遗言来看,长孙皇后所求不是为了李世民和孩子就是为了百姓,她不希望她死之后还会给百姓带来麻烦,所以要求丧事从简,不希望儿女伤心,所以让他们不必参加葬礼,又因为关心李世民的江山,所以才会这般殷勤嘱咐。

有这样一个聪慧过人且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妻子,是李世民之幸。尽管长孙皇后去世很多年之后,李世民也依旧在怀念她,时常眺望远方的陵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走了,可我的生活中处处是你的影子。”长孙皇后是李世民一生的白月光,他并没有听从长孙皇后丧事从简的遗愿,反而为了追忆她,为她修建了一处宅院,仿佛她还活着一般。

长孙皇后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她的事迹至今被人们所称道,并称她为千古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