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专机,已经于凌晨四点时分抵达北京。根据俄媒了解到的情况,普京这次对中国国事访问,随行的代表团规模史无前例,几乎把整个新内阁都带了过来,可以说是高层实权人物全部到齐。

【普京抵达中国时,天刚蒙蒙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抵达中国时,天刚蒙蒙亮】

此外还有数十名州长,以及各大企业的高管。这意味着,如今的俄罗斯高层当中,除了总理米舒斯京需要留守国内主持日常工作以外,其他人基本上都跟着普京来了中国。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中俄战略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普京这次对华国事访问,日程十分繁忙。他抵达北京后,中方为他举行了正式欢迎仪式,随后是中俄元首的一对一谈话,跟着便是两国代表团的大范围对话。

这一轮对话的重点集中在经贸合作方面,主要是梳理总结近期的成果,讨论进一步发展的前景。比如说俄罗斯这边的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如何与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同时普京也会正式邀请中方领导人参加今年的金砖喀山峰会。

会谈之后,就是双边文件签署仪式。两国领导人签署联合声明之后,还会现场见证11份政府间文件的签署仪式。各方都很关注,这里面会不会提到筹备多时的中俄蒙天然气管道建设。

【俄罗斯大半高层,都跟着普京来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大半高层,都跟着普京来了北京】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商业文件。当然了,这些合同的详细事宜,可能早在普京抵达北京前,就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另外补充一句,最近中俄加深合作,美欧也在对中国旁敲侧击。在施加政治压力之余,还有种种次级制裁举措。导致中俄之间的正常经贸受到了一定影响。

普京来北京之前,中俄已经就相关事项进行了一些接触,对于如何克服这些阻碍,已经讨论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接下来就要靠各个级别的互动进行落实,确保中俄经贸关系不受到第三方的影响。

接下来,中俄还会就多边框架下的互动交换意见,中俄是上合以及金砖的核心成员国,最近也在探讨扩员事宜。

【时隔半年后,普京再次访问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隔半年后,普京再次访问中国】

俄罗斯今年是金砖峰会的轮值主席国,也是金砖扩员后第一次正式峰会的东道主,只不过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压力可想而知,所以更离不开中方的大力支持。

而在联合国,中俄又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全球治理、国际事务方面,中俄的立场也有共同之处,归根结底就是推动多极格局加速演化。中俄对此并不缺共同语言。

而在正式会谈后,就是非正式会晤,包括中俄元首在公园散步,茶叙等等。根据克宫总统助手乌沙科夫的说法,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俄罗斯对这个看得如此之重,可能是因为氛围相对轻松、愉快,对于一些紧要问题,往往是在这样的场合,谈笑间定下基调,体现出大国外交的举重若轻。同时这也是中俄元首外交的一个亮点。

【中方为普京举行欢迎仪式后,就是正式会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为普京举行欢迎仪式后,就是正式会谈】

如果说之前的正式会议主要讨论双边关系,那接下来的非正式会晤,重点就是地区局势和全球安全,尤其是乌克兰危机。

在前往中国前,普京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就对中方在乌克兰立场上的客观中立立场给出高度评价。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中方坚持乌克兰危机必须政治解决的立场,以及三轮穿梭外交,都在对冲突各方的立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俄罗斯也不例外。

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普京连任后组建的新内阁,当中几个关键岗位的调整,尤其是曾经主管经济的副总理空降防长一职,就已经说明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上的侧重已经有所调整。如果说俄罗斯要想给自己找个台阶,那么通过中方居中协调,自然是最优解。

【俄罗斯对冲突的侧重,已经出现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对冲突的侧重,已经出现了变化】

到了晚上,中俄还会安排1+4形式的非正式晚宴。跟普京一同出席的,还有外长拉夫罗夫,新任防长别洛乌索夫,被调任到安全委员会秘书的绍伊古,还有总统助理乌沙科夫。

这些人基本上都属于俄罗斯的核心决策圈,所以晚宴期间,普京准备跟中方谈的话题,分量绝对轻不到哪里去。

除此以外,普京还会跟中国政府首脑会面,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敬献花圈仪式,随后跟中方领导人一起观看大型音乐会,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以及中俄文化年正式开幕。

而第二天,普京就要启程前往哈尔滨,之前我们也说过,这很可能是为中俄后续的地方交流做铺垫。

整体来看,普京连任后首访中国,也是对标中方去年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这一系列安排下来,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实际意义都很突出。

不仅巩固了中俄互动的战略基础,也突出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刻内涵。俄罗斯的“向东看”也能背靠中俄合作,具备相当的韧性与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