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祛魅,是一场真正的成人礼。

01

百度公关的副总裁,

成了百度最大的公关危机。

这句话听着有点拗口,

却总结了这几天的百度热点。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是这样的。

近段时间小米雷军

360周鸿祎做自媒体很火,

不但给他们个人,

也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曝光和流量。

广告的费用省下了,

公司的项目也屡屡出圈。

这可馋坏了其他企业,

百度副总裁璩静也开始摩拳擦掌。

于是乎,

她一拍脑门儿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

让公关部全部同事都开自媒体账号,

这样公司的宣传费不就省了一大笔,

肥水不流外人田!

于是她下了死命令:

要做,必须做,

不能做的走人。

身为leader自然要躬身入局。

她立即开了账号,

发了几条视频。

没想到不发则已,

一发就翻车了。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翻车的损失挺惨重的,

直接让百度市值蒸发超过60亿。

网友开启激情辱骂模式,

骂百度、骂李彦宏,

骂用脚做视频的璩静。

大伙儿想不明白,

大不了就是账号做不起来、涨不了粉,

怎么百度底裤都赔进去了?

这就要说到璩静拜师的自媒体师傅了。

你以为她对短视频项目有很深研究?

她只是在几个月前,

花5980元上了3天课。

老师是网上被扒光了的“海参哥”,

毕业于职中的钳工班,

靠卖海参起家,

被人称为“海参哥”。

虽然他积累了大量粉丝,

但网络风评很差,

以卖课、割韭菜著称。

当然,璩总裁本着英雄不问出处的原则,

向他请教了如何打造个人IP,

做抖音如何少走弯路等秘诀。

可以说,璩静被他忽悠瘸了,

按照他的说法大刀阔斧改革,

随后开始用百度副总的身份拍摄视频。

但,一顿操作猛如虎,

结果被骂二百五。

其中最被诟病的一条视频里,

她十分自豪地说,

带女员工连续出差50天,

对方未婚夫闹分手,

员工向她申请休息,

她直接表示秒批离职。

“ 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 的 家庭 ,

我们的关系只是雇佣关系。 ”

这条有冲击性且有反差感的视频,

给她带来了巨大流量。

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身为百度副总裁,

一言一行代表公司的价值观,

这么浅显的道理谁都可以看出来,

但身在巨大流量喜悦中的她,

却完全看不出来。

这些视频一出,

引发轩然大波。

网友很疑惑:

一个企业高管竟然如此又坏又蠢?

什么时候压榨员工如此冠冕堂皇?

还要拍视频宣传自己冷血的价值观?

挂着百度副总裁、

公关一号位的头衔,

说出如此认知低下的话,

实在让人怀疑她的情商和智商。

很快,风波之后,

百度李彦宏直接让她下课了,

甚至网传内部开会中,

李彦宏激动地对另部分员工说,

你们才是百度的优秀员工,

你们才能代表百度。

看来璩静事件,

真的让他意难平啊。

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璩静的事让我想起了一句话,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那些看似高不可攀、成绩斐然的大佬,

也有可能认知低下,能力水平很差。

但因为他们被捧得太高,

而固步自封、自高自大。

你对他们蒙上一层滤镜,

靠近了就很可能很失望。

说回璩静本身,

有一说一,她的履历还是很漂亮的。

公开资料显示,

她毕业于外交学院,

曾任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

后在华为担任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副总裁。

再后来加入百度任副总裁,

负责集团公众沟通部工作。

有人说,

在华为她的年薪就超过500万,

进入百度可能超过1000万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牛逼哄哄的人,

竟然是这样的能力和水平。

风波之后,

关于她的更多料也爆出来了。

有视频爆出,

她在办公室拿着一根数据线,

抽打一个纸片人,

纸片人身上写着“SCMP”字母,

据称是南华早报。

不管什么原因,

高管在办公室抽打纸片人泄愤,

这精神状态还是很“美丽”的。

还有人说,

她在抖音上拍摄的四条视频花费几十万,

都是专程坐飞机到杭州拍摄的,

这样的视频内容,

这样的制作水平,

还要花费几十万,

这简直是让同行的我匪夷所思,

只能说,人傻、钱多、速来。

以前,我们总认为那些大企业高管,

那些层层光环的成功人士,

总觉得他们有些高不可攀的东西,

总觉得他们说什么都是对的,

做什么都有自己高维度的认知。

其实拆穿了,

也不过如此。

06

通过“百度璩静事件”,

我深刻认识到一个道理:

人生的成长,

就是对世界终极祛魅的过程。

对名校、大厂、职位祛魅;

对才华、名人、奢侈品祛魅。

只有去掉那层人为的滤镜,

我们才能真正看见事物的本质。

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对光环和名气祛魅。

作家@麦子曾说过自己的经历。

她很喜欢一个文学博主,

对方展现出来的是热爱生活、

享受生活,状态十分松弛。

她经常坐在咖啡厅晒着太阳写稿,

文字舒展又优美,

有很多人为之倾倒。

所以当看到她的工作室招聘实习生,

毫不犹豫投了简历。

可入职后才发现,

“咖啡店的精致生活是摆拍, 大家还是坐在格子间老老实实写稿, 每天都灰头土脸。 她最吸引我的文字创作, 全是签约公司帮她打造的。 没有一个字出自本人, 全由专门的写手负责制作。”

也就是说,

她所崇拜的那个人,

都是包装出来的,

自己本身没有一点真本事。

从此,她对名人的滤镜就碎了。

因为有些人走近看,

完全不是那样。

还有多少名人和明星,

翻开仔细看之后,

私生活竟然是如此糜烂?

同理,在我们的生活中,

那些在行业小有名气的人,

那些走到我们前面的前辈,

也不一定水平多么牛。

他们可能从业时间久,

他们会论资排辈,

但见解和深度并不一定超过你。

有时一个人的光环往往让人迷惑,

所以无需盲目崇拜。

08

第二、对职位和职业祛魅。

前段时间听家里人说,

我有一个同学干得很好,

当上了知名三甲医院的护士长,

乡里乡亲看病她总能帮上点忙。

可我这个同学,

上初中的时候留过一级,

成绩中下游水平,

高考分数没上二本线。

就因为有个在教育局某亲戚,

她直接进了一所不错的医科学校,

毕业后无缝衔接知名三甲医院,

此后一路攀高,

但本人其实是没有多少本事的,

甚至之前还对一个人的病情

有了错误的误导,

造成了不可挽救的伤害。

若不是对她知根知底,

我也会觉得她很厉害,

可事实就是,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

只是大家对她的单位和所在的职位,

戴上了滤镜和光环。

曾经我也对很多人有滤镜和光环,

我认为像能进入阿里、

腾讯、字节跳动的人,

一定是优中选优,

一定是极其优秀的。

但我和他们合作过几次,

也一起吃过饭聊过天。

发现他们也不过尔尔,

眼界、谈吐、认知,

其实与普通人差不太多。

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更早进入风口 ,

更早吃上了行业红利,

更多的是运气成分,

不一定能力和水平就远远超过你。

我也拜访过很多公司,

深入研究过很多MCN机构,

我发现很多网红和自媒体公司,

外表光鲜亮丽,

看着粉丝几千万,特别唬人,

但其实他们管理超级混乱,

水平和素质都很低,

他们成功的原因,

只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比你更早开始做短视频而已。

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对奢侈品、物质祛魅。

以前我们总觉得奢侈品代表地位,

代表着生活品质和格调,

可后来才发现,

那不过是你自己以为而已。

前段时间一个新闻,

一位女士花了2万多买了一个LV包,

结果背了5个小时,

上面装饰的铆钉就掉了。

导购表示只能维修,

但没办法退换。

两万多一个包并不便宜,

本以为能背到天荒地老,

结果寿命就5小时。

这就是奢侈品的品质?

还有之前那个故事,

女子花三万五买了香奈儿外套,

洗一次居然掉色。

咨询客服时,

对方回答说:

“我们的产品从不考虑洗涤。”

果然,奢侈品永远不割穷人。

很多人总喜欢对奢侈品戴上滤镜,

用奢侈品的等级把人分三六九等,

然后用虚无的价值、品牌理念

强加在客户身上,

这实在是荒谬至极,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也绝对不会吃这套。

我们一定要学会对所有奢侈品祛魅,

并没有那么多人在意你背了什么包,

戴了什么项链,

但你开口说话那一瞬,

你的见识、谈吐、认知

就清晰呈现在别人面前。

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学上,有一个“光环效应”。

当我们在某些事物看到光环时,

就很容易陷入这个光芒里面,

继而产生自卑、迷惘的心理。

只有打破“光环”,

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学会祛魅,

就是一个打破光环的过程。

那些我们看起来有滤镜的人,

只不过把我们迷茫和自卑的时间,

用来提升自己。

《沉思录》里有句话:

“我们听到的一切只是一个观点, 不是事实; 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 不是真相。”

那些成功的人背后,

也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他们不一定个个天赋异禀,

只是比我们更会聚焦自身。

11

作家三毛说:

“在所有人中,

一个人最应当看重和欣赏的是自己。”

与其对外在事物戴上光环,

不如向内求。

你持续不断地阅读,

终有一天那些知识会成为你的血肉。

你持之以恒深耕一个行业,

终有一天你会收获到丰硕的果实。

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完善自己。

人生就像一条漫漫长路,

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

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态度的人,过着有态度的生活。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你都不晚,这里总有一束光,能够穿透你生命中的黑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