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什么是洞见力?为什么要提升洞见力?及如何提升我们的洞见力?如何快速提升洞见力?打造你的专属洞见力提升正反馈循环系统!打造你的洞见力提升正反馈循环系统:如何培养你的深度思考习惯?我们知道,洞见力是一种深入洞察事物本质及其底层规律的重要认知能力。当一个人具备深刻的洞见力时,他便能超越常人,洞察更深层次、更精准、更独特的见解,捕捉到那些常人难以察觉的细微之处。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磨砺并增强自身的洞见力呢?答案便是构建一个专属于你的洞见力提升正反馈循环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学习是形成洞见力的基础;
  • 思考是洞见力吸收和内化的过程;
  • 实践是洞见力知行合一的过程。

这三种能力形成洞见力正向循环过程:学习促进思考,思考促进实践,实践又进一步带动学习,三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不断增强,构成了一个正反馈循环系统,让我们的洞见力不断提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洞见力提升正反馈循环系统的实践部分。

四、洞见力提升正反馈循环系统之实践

四、洞见力提升正反馈循环系统之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践能力,同样也是构建洞见力的重要一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洞见。

无论学习知识的过程还是思考问题的过程,本质上都是一种实践活动。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个“真知”就包含洞见,无论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理论,如果不在实践中应用,就不会真正地将其内化成自己的“真知”。所以说,实践和应用能力是检验一个人有没有洞见力的最终标准。

我们举一个洞见源于实践的案例:

有一家塑料管道高科技企业位于河北省,主要产品销售区域也是以河北及周边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为主。前些年,为了提升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范围,打算进军北京市场的打算。
于是,公司决定每年拿出150万元的营销预算,投入北京市场。这个预算费用对大企业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这家盈利能力不是很强的企业来说,算得上是非常大的投入了,其他二、三线城市的营销预算只有几十万元。折腾了一年多,虽然在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上相比其他市场都不小,但北京市场的销售额和之前相比基本没有增长,整体算下来,营销费用打了水漂,根本没有撬动市场。
后来,公司上下集体反思并分析:相比其他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为什么北京市场投入更多,却收效甚微?是不是因为北京市场太大,这点营销费用根本起不了作用呢?大家始终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经过一番讨论,公司痛定思痛,决定撤出北京市场,把营销费用重点投入石家庄市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这个市场产生了1000多万元的市场销售额。
接下来,公司又将同样的营销预算投入张家口市场,也取得了同样的成效,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左右。
北京市场的失败,以及石家庄市场和张家口市场的成功,使该公司团队开始渐渐明白了一个底层规律,也就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洞见:即对一个市场而言,营销投入与销售额产出之间并不是呈线性关系的,随着营销投入的增加,销售额而是呈现出一个S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曲线揭示的是,对一个市场而言,营销投入只有过了某个临界点,这个市场才会迎来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而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市场规模非常大,品牌竞争也十分激烈。因此,对一个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150万元的投入其实还没有过“门槛”,因此,销售额也不会大幅增加。

而相对石家庄和张家口这样的二、三线城市的市场而言,150万元的投入就能够过这个“门槛”,毕竟这两个地方的市场规模比较小,市场竞争也不太激烈,因此销售额大幅增长。

正是基于实践中得出的市场营销临界点这个洞见,后来,这家公司开始聚焦发展,争取每投入一个市场,就集中资源突破那个临界点,很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其实,在商业世界中,那些有洞见力的创业者会通过商业实践来检验洞见,只有你的洞见在商业实践中取得了成功,你才能肯定自己具有真正的洞见力。

古罗马哲学家小塞涅卡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洞见力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一个人是否真的具备洞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