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底层的挣扎,大学副教授与在读博士妻子的爱恨情仇,到底谁才是最有理的一方?五年的痛苦煎熬,80万人民币的高额医疗费用,压倒婚姻的是金钱还是人性的本身?
本应有的幸福 ,被一场病情打断

常言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这句话应验在张海,杨楠身上最贴切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楠张海都是来自河南省普通农民家庭的一对夫妻。

杨楠家境并不好,因此有志气的她从小就梦想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最终如愿地考上洛阳师范大学,再进一步考取四川大学的研究生,继续着自己的梦想,又成功进入上海交大读博专研光学工程。

在国内研究生已经不稀罕,但能读到博士,仍然是凤毛麟角,况且杨楠这个光学专业还是很热门的。

杨楠确实通过考试正在一步步地改变着自己平凡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读博士期间,杨楠结识了张海,老乡之间的关系在上海这座大都市里容易产生爱的火花。

张海比杨楠年长两三岁,巧的是张海与杨楠还是大学里的校友,两人一见如故,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二人学历知识水平相似,出身也都寒门,算是某种程度上的门当户对,双方几乎无话不谈。

象牙塔里的爱情迅速升温,最终双方很快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河南老家父老乡亲们的见证下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他们的婚姻在家乡成为了一段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海早两年读博,因此在学业结束后,又选择赴日本深造,而杨楠仍然在上海继续读博。

2015年,原本应该是杨楠博士学业的最后一年,但这一年夏天的一天,杨楠在学校学习时突然间感到身体非常不适,最初她并没有多想,以为只是毕业前学习太繁忙导致的暂时身心不适。她决定趁毕业前的假期回河南老家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准备一下后期的毕业答辩。

回到河南,张海父母看到儿媳妇的不适,以为杨楠有喜了,心中反而欣喜不已,但短短的几天时间,杨楠感觉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有一次甚至一度昏厥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人连忙将其送到当地医院,医院对杨楠进行了仔细检查后开出了一张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诊断结果为肝癌中晚期。这对于杨楠以及家人们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杨楠实在想不明白,她也没做错过什么,为何会摊上这种事。

丈夫张海在得知消息后,迅速从日本回国,带着妻子杨楠开始了四处求医问药之路。

医疗费用是压在民众身上的一座大山,肝癌治疗费用更是非常高昂,张海为了给杨楠看病,很快就将家中原本不多的一点积蓄花了个精光,但是杨楠的病情并没有多少起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妻子的病要不要治,从张海的角度当然是必须的,杨楠本人更不用说,然而看病的巨额花销摆在那里,杨楠虽然是博士,但这样的博士还没有工作,自然也没有多少生活收入。

一家人的开销压力突然压在了张海身上,此时的张海实在也没有多高的工资,冰冷的现实就这样摆在他们夫妻二人面前。原本婚姻生活最开始的甜蜜,在疾病的打击下突然间变得混乱不堪,裂痕也开始出现。

举债治病,夫妻感情破裂

杨楠娘家本是很普通的农家,一家为了供养杨楠上大学、考研、读博,十几年来已经掏空了几乎所有积蓄。对于女儿现在身患绝症,杨楠父母只得为女儿在亲戚朋友间四处借钱,以求保住女儿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楠婆家以得知其身患重病后,一开始对杨楠细心照顾,张海做为丈夫也是百般呵护,但是肝癌非比其他可以治得好的疾病,不仅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陪伴,更要花费巨额医疗费用,

张海家也是寻常百姓之家,哪里来这么多钱,张海虽然已经结束了学习生涯,开始参加工作,但工资收入比起医药费来说,缺口实在太大。

久病床前无孝子,2015年底发现罹患绝症,随后家人陆续拿出全部积蓄为杨楠治病,然而随着病情的恶化,所需的治疗费用与日俱增,早已经超过了其家庭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国后的张海成为大学的副教授,这样的家庭总算有一个人每月都有收入,家庭生活费用开支多为张海承担,医疗费用也能分担大部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海与杨楠的矛盾也逐渐增加。

直到一天,张海竟然不辞而别,使得双方矛盾彻底公开并导致决裂。

这一年的大年初一,杨楠因为早上起得晚,而被婆婆说了几句,杨楠就与婆婆争吵了起来。在这场争吵中,张海并没有劝架,而是更多地站在母亲一方,最终杨楠一气之下,离开了张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张海老家所在的地区对于春节的规矩还是很多的,大年初一是团圆的一天,新媳妇一定要在婆家过新年,初二、初三可以回娘家。假如初一媳妇就回娘家,就会被左邻右舍认为家庭不和睦,再者过春节是不能吵架的,尤其是初一就吵架,被认为不吉利。

张海见杨楠执意要离开婆家,只得开车送她回娘家,在路上二人还不停地争吵,这事令张海非常不高兴。或许张海想起之前为杨楠治病所承受的痛苦,觉得自己太委屈,在春节过后直接选择了与杨楠的不辞而别

这次夫妻二人的分居,并不是突然发生的,之前彼此经常的争吵,最终导致了这个结果,不久张海更是向杨楠提出了离婚请求,双方的裂痕终于彻底暴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肝移植,一线生机,80万的高额费由谁来承担

对于张海提出离婚请求,杨楠是不认同的,从国家婚姻法的角度,也是保护弱者,妇女的权益更受保护

双方之间的纠葛一直持续到2020年,而杨楠也在为生存下去不断地努力,这一年,杨楠得到一个信息,若要治好肝癌,肝移植应该是最好的方法

然而肝移植的费用需要80万元,其中包括肝移植之后每年都需要的药物费,这笔费用对于杨楠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现在她已经负债几十万,唯一的可能还是得依靠丈夫张海。

当杨楠将这一要求与张海进行沟通时,张海自然一口回绝,理由很简单,他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张海更希望与杨楠就离婚事宜进行商议,但一谈到离婚,又遭到杨楠的拒绝。

肝移植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不是所有的移植都一定成功,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护理费用更是天价,杨楠的求生欲望使得她并不愿意放弃这段婚姻。

双方矛盾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记者采访杨楠时,所见到是满脸愁容,面黄肌瘦的一位女子,这与印象里的博士完全不同,当然现在的杨楠为恶疾所困,而病前的她应该是意气风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楠满脸委屈地向记者述说,以前的张海并不是这个样子,结婚前张海对杨楠非常大方,舍得在杨楠身上花钱,并且毫不犹豫,即使在刚结婚后也是如此,不仅愿意花钱,张海对杨楠还非常照顾体贴,家里的活常常抢着干,这确实令杨楠非常幸福。

但是自打杨楠患病后,张海慢慢变得像是两个人,双方经常吵架。

一直到现在张海招呼都没有打一声就离开了杨楠,杨楠哭着对记者说,她曾哭求过张海,希望给她时间,等到她病好了,她会好好的报答他。但即便是这样,张海依然不肯告诉他现在住在哪里,只是有时用电话和微信进行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楠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当然知道这样的情况实际上等同被丈夫抛弃,尽管彼此还没有解除法律上的婚姻关系,这场婚姻还能走多远,做为局中人的杨楠自己也说不清了。

杨楠指着桌子上摆列整齐的厚厚的费用发票以及清单,对记者说:这几年来,她花掉了三十万,因为要控制病情,目前采用的是每天服药治疗,现在的药费每月近二千元。

为了治疗自己的疾病,从家人及亲戚朋友那总共借了几十万。现在用这种最省钱的方式,将病情拖着不让恶化,而现在丈夫张海连这个钱也不愿意支付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楠与张海还是夫妻关系,从道理上讲确实丈夫应该帮助妻子,再说张海目前是大学教授,应该是有一笔相对较高且稳定的收入。

杨楠的痛苦是没有工作,即使她现在是博士生,以目前这样的身体状况,没有哪家单位会聘用她,没有收入的她只得每每向张海伸手要钱,一次两次还可以,时间一长,杨楠的自尊心也很受伤害。

现在的张海已经明确不再向杨楠支付任何费用,并且向法院提出离婚诉求。难道真的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丈夫的张海,在杨楠病情恶化后,随着医疗费用的增加,对杨楠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

原本那个体贴入怀的丈夫不见了,转而是常常的冷言冷语,甚至是出口责骂。为了证明,杨楠向记者出示了手机微信的截图,确实上面的信息显示的是杨楠说:“自己生活无法自理,一肚子腹水,已入院二个多月”,张海回信则是“让杨楠赶紧去死“,诸如此类的责骂还有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妻子杨楠突患重病,丈夫因为医疗费用高昂而想抛弃妻子,这也是多数外人所主持的观点。事实看起来也没错,如果再换个角度来审视这件事,或许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

张海有话要说

杨楠因为张海的离开,并最终不再向她支付各种开支,走投无路的杨楠只得通过媒体来联系丈夫张海。记者通过张海的工作单位很快就联系到了张海,张海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

张海说,其实他并不想抛弃妻子,在妻子患病后,他也在积极地参与治疗,然而肝癌是重症,且已是中晚期,治疗实在太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如此,他仍然支持对杨楠的治疗。他是2013年工作,在日本工作期间,他转给妻子13万,回国后工作期间又支付了7万多,到2018年,他实际上已经陆续给了妻子二十多万元人民币,各处求医的费用都有据可查。

他说现在他已经四十岁了,在河南老家,像他这样还没有生育得很少,他们那边的传统就是多子多福,尽管现在已经是独生子女时代,但他仍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以妻子杨楠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再生育,能保命就已经不错。他的父母一开始也全心全意地希望杨楠病情好转,但事实上都不能如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他的父母也慢慢转变态度,他们也催促张海要么干脆与杨楠离婚,重新再找一个继续生活。在家人的影响下,张海对杨楠的态度开始向消极的方向发展。

张海对记者说,现在他虽然是大学副教授,看起来职业不错,但杨楠的病情将他搞得灰头土脑,他现在为了能够多赚些钱,经常利用假期在老家打打零工。

张海再怎么也是博士生,是大学的副教授,因为这样的家庭生活竟然生活得连体力劳动者都不如,这令他如何心甘?难道辛苦读书了几十年,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生活么?他认为现在的他已经掉出了婚姻这个泥潭里,提出离婚自认为也有理由。

对张海而言,他虽然是这个家庭的唯一生活支柱,但经常发生巨额的医疗开支,令这个并不能算坚强的男人痛苦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常的夫妻之间也会产生矛盾,争吵难免,而张海的离婚念头一旦产生,夫妻双方的矛盾就更是加深。他不断地指责杨楠是个废物,面对张海的指责,杨楠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回击,杨楠本身肝火就大,在争吵中,杨楠的气势甚至更能压过张海,手机也被摔坏了好几个。面对这样的局面,张海最终选择了一走了之。

双方谁更占理

记者为了调停杨楠与张海的感情纠纷,将二人好不容易地约在一起。

双方见面一开始就争吵起来,杨楠指责身为丈夫的张海过于薄情,而张海当面否认了在外面有婚外情。杨楠追问他为什么不接电话,为什么不见面,张海则回应道,现在的他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身为副教授的他只能在外面租住廉价的住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海激动得直接跪在了杨楠面前,哀求杨楠放过自己,他才四十岁,如果对方同意离婚,以后他会想尽办法帮助杨楠。

杨楠对张海的情况也是知道的,但现实是如果离婚了,谁又能再帮助她呢,至少张海还是法律上的丈夫,在经济上有帮助她的责任,虽然后期张海没有再支付过她的治疗费用,但至少他也没有否定不进行补偿。

站在道德的角度看,丈夫张海确实具有承担责任的义务,从法律上讲,现在这种离婚应该是不被支持的,这也是为何张海要跪求妻子离婚。从妻子杨楠的角度看,丈夫应该维持夫妻关系,而摆在他们面前的不仅是高额医疗费用的困难,更有传统观念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海坦言,自己已经四十岁了,即使父母不要求其传宗接代,自己本意上更希望能再组个家庭。现在他基本上身无分文,如果这样拖下去,随着年龄增长,赚钱的机会也在减退,他会更没有前景。张海承认这些大道理他也懂,但自己即不是完美的人,也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杨楠与张海这一对夫妻,都不是什么坏人。杨楠希望能够生存下去,而张海原本是爱杨楠的,现实却突然横空出现一条巨大的深坑,需要他对此做出全身心的奉献。

如果杨楠没有遭遇这场疾病,如果最终在生育上没有满足张海的要求,恐怕张海依然有理由与其离婚,也就是说,张海的离婚请求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杨楠无法继续生育引起的,而并不完全是由于看病所产生的巨额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性有时候就是如此简单,但却是如此复杂。教科书里的故事,很多都只是限于书本,真实的人生远较书本复杂,因为主角人性的本身就是很复杂的。

两人的出路在何方

张海跪求杨楠,求其放过一马,常言道跪天跪地,跪父母,从张海的内心来说,他已经快要崩溃,一个大男人被命运以及人性中那种常人天生的软弱联合起来逼到了墙角

杨楠从内心是非常理解丈夫现在的苦衷,最终也同意离婚,但她希望张海能理解她的不易,现在没收入,全靠父母借钱看病,银行卡还欠了12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拿出票据,总共花费了约60万,开销金额上面显示没有用于个人消费。杨楠希望张海能帮其还掉所有欠款,但张海表示无法接受如此大的金额,他能负担的最高金额三十万。

张海希望杨楠能考虑他的难处,目前经济上不宽裕,如果以后经济上好转,他还尽最大可能帮助杨楠,双方在金额上还是产生了分歧。一直到2020年,最后决定只能再走法律程序,但张海还是答应了在感情纠纷没有完结前,每月支付杨楠2000元的生活及治疗费用。

在这场引发世人关注的离婚事件中,二人都是受困于命运的安排,命运犹如一张巨大的手将人死死地钳住。80万对于富裕之家来说,这笔钱应该不算什么,但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肯定是难以承受的经济压力,何况癌症的治疗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没有这个意外,他们两人应该像中国绝大多数人一样,平静的生活,最终都是终老一生。在中国,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善良的,包括杨楠,她的唯一经济来源只有张海,出于“生”的本能,不愿意离婚,这是太正常不过的

大多数人站在道德层面当然更希望张海能够负责妻子的一生,但事实上,人性的弱点又是那么不经试探。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是人性上的合理解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能不迷失自我的可以称为圣人,对于多数百姓来说,他们更关注自身的小我,张海只是其中一员。

事情到这并没有结束,也衷心希望这一对不幸的夫妻能最终找到解决的办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