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先截图对于胖猫事件,我看到几个大v的部分截图。

关于一莎的,总结起来就是——

  1. 关于【惩恶】,这个社会有利的手段还是缺失的,希望借助此事扩大宣传,推进法治的完善。
  2. 关于【捞】文化,其实不区分性别,已成为一种显学的产业链培训,你不屑,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趋之如骛,你不学,但那些学“成”之人将此术用你身上,分分钟吃得你骨头不剩:提醒大家保护自己,呼吁相关部门管管此类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财经博主璐哥看透彻的分析,他给出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捞女经济学的崛起是大势所趋。

我十分赞同。

看他给出的数据,女性从业率的下降,然而不少自媒体平台都在宣扬的所谓女性独立,生活光鲜靓丽,钱从哪里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差不多十年前的情感博主Ayawawa,包括现在也有许多人,进行咨询是希望【引导投资】【让自己不吃亏】,学习婚姻法,是为了【离婚时多分点】或者【想办法让对方净身出户】。

我记得本科学经济学时,突然有一天老师一个观点让打瞌睡的自己猛地惊醒,他说——

其实,婚姻是对财产的保护,是一种财产制度,以爱情为基础其实太扯了。

硕士我转学心理学,老师告诉我们爱情是,在和这么一个人待在一起时,ta是一面好的镜子,让你更加自信和爱自己,这就是好的【自体客体】啊

博士我学了国际关系,研读了不少大国外交的历史,重新评估【关系】时,我反而看到了【理性】、【冰冷】以及……【利益】。

看到了被制约、制衡、反抗、合作、共赢,看到了变动、斗争、策略、结盟、脱离、寻找、复古……

那时,我24岁,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颠覆、整合。

这世间,有许多事明知不该为,而为之。

为的是——不劳而获的利,不罚分毫的窃喜。

比如这位把忏悔当出道表演的恶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许多事,明知可不为,偏为。

为的是——我在你身上寄托了希望,我就是坚定又坚定地笃信你的人品,你的爱,从而让自己孤注一掷。

比如不想吃菜,想吃肉的胖猫

21岁的少年,我很难和不少博主一样说出口,说他是恋爱脑。

谁的青春不曾笃信伤痛文学呢?谁在初恋时不是爱得奋不顾身呢?

至少我是,曾经的我是。

这事已经过去几天了,我原以为热度该下去了,没想到还是霸屏。

说真的,当我8岁的儿子刷着手机看完了胖猫事件始末时,我在一旁没说什么。

现在的我,自不可能如胖猫一样,不去分辨,就是狠狠爱。

8岁的孩子,还不懂情爱是何,也难有几分共鸣。

但,当我刷到几位二十多岁的男博主哭着评论胖猫事件说,自己当初差点就是跳河的胖猫时,我在他们的眼中看到了疼痛。

渣男渣女给人带来的创伤,在体验之时,深陷其中之时,那种旁人劝不动、自己解不开的撕心裂肺,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身在局中,自然不能也不愿意相信,这个折磨自己、从头到尾都在欺骗和利用自己的人,只是抓住了自己最本能想被爱的动机,浅浅爱、深深骗。

其实,没错,我们都有恢复的能力和本能,但他们带给人最大的“后劲”伤害就是——

我很难再相信一个人,相信爱了。

罗曼罗兰说“看透生活本质,依然选择热爱。”

很美好,是不是?但,那是勇士,不是我们应该的。

如果谭竹有两件事,必须接受惩罚,

一是打着结婚之名,要着不当得利——这是图财。

二是谎话连篇,压死胖猫最后一根稻草——这是害命。

现在她出来道歉了,说希望胖猫回来,那这就是第三宗罪了,敢情这大姐在这儿哄傻子呢?

这是愚众。

最后,为何反响之大?

因为大家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