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以为自己活在真实的现实中,然而,真相却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建构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再经由这套想象与他者和世界相连……人类历史上还有一类事件则与上述“我们以为的真实事件”不同,我称其为“超级事实”。——张笑宇《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

1.我的断言被打脸了吗

我隐隐记得不久前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一个断言

大致意思是今年谁敢涨价,也许结局不会太好。

然后大家也看到了,近来广州的自来水就要涨价

并且从多方信息来看,这个价,非涨不可。

所谓的听证会上,也真的有人(多数代表)表示支持。

我觉得自己的脸有点疼,不应该呀。

为啥判断错误了呢?

又去翻了翻那篇文章,结尾的时候提到了:

“今年,再有胆敢涨价的民生消费企业会不会撞在削藩均田的枪口上?

他们背后的资本利得者会不会被深挖痛打?”

虽然是疑问句,但表达的其实是比较确定的预期。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期,我相信大多数正常人都有吧。

谁也不希望日常消费品全都“通货膨胀”啊。

就像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收入“通货紧缩”啊。

那么支持涨价的人又是怎么回事呢?

很明显,这些人不正常嘛。

就比如那位在听证会上表示支持涨价的餐厅老板。

据说被网暴到餐厅都下架了……

这个结果也证明了我的判断没有错嘛——除非,出现在镜头里的人不是普通人,或者说,代表不了普通人的真实想法。

2.人民至上就是“超级事实”

如引言提到的超级事实,我理解其实就是被戳破之后让人惊掉下巴的残酷事实。

比如这位餐厅老板,原本以为自己积极响应强力机关,以高涨的热情支持拥有强力的机构,谁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结果超级事实——网友根本不买账,差评到关店……这显示了真实网友的想法有多么可怕。

接着还有另一个超级事实——这位餐厅老板实际上(可能)是十几位代表中唯一表达了“餐厅不好经营,请水价不要涨太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他并不是大家想象中“趋炎附势”之徒,反而是难得地“背刺”了听证会一下下。

舆论实在是太复杂了。

为这位“莫须有”的老板感到不值当。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就压根不该去参加那个听证会……

那么,到底有没有所谓的超级事实?

当然有,我依旧保持自己的判断:

今年,如果仍然一意孤行,在关乎民生消费领域一定要涨价的话——

下场不会好。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经济增速放缓,“人民至上”是坚定的民生站位。

人民至上,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

事实证明,它也不是一句口号。

我们想一想,一年半以前,就是这句“人民至上”,直接终结了一段政策。

说明这句话放在历史上都是有分量的。

所以我现在才敢这么写。

3.涨价只有一个安全的前提

涨价并不一定是错的。

但它有且只有一个安全的前提。

就是,收入上涨。

与前面提到的趋势也是一脉相承——

收入收缩,价格要下降。

收入上涨,价格可以上涨。

这应该是一种朴素的常识。

但有的人总是在人民收入下降的时候再点一把火。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总是上演。

都不用说中国,在西方历史上也是如此。

这样的电影大家看过不少吧。

一个封建领主因为某个国王发神经,不得不加大搜刮民众的力度。

最后民众不干了,罗宾汉、华莱士的勇敢的心就跳出来了。

现在西方好像已经走过了这个蒙昧的阶段。

“听证会”这种事情好像就是从人家那来的吧?

如果代表们不同意,那你涨价就不太行。

如果代表们同意……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代表。

除非他们的收入很高,那他们也只能代表自己。

踏实一点、老实一点,人民群众不是油盐不进,如果地方上有什么困难请诚恳地和老百姓说实话,这样反倒可能有一些代表同意涨价。

我可能就是其中一员。

倒不是我的收入上涨了,而是,我更愿意为强力机构的坦诚买单。

这种坦诚,是稀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