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双记是阳江市阳东区大八镇一名“90后”青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接管父亲即将倒闭的木器厂,经过近10年的艰辛拼搏,该厂目前已经走上正轨,2023年年产值超800万元,并带动了40多名村民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位于大八镇华发家具厂,机器声隆隆,切料、拼合、打磨……该厂负责人黄双记正在指导工人干活,工人们分工合作,一派忙碌的景象。该厂位于大八镇南岗垌村,成立于2008年,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主要生产方凳、圆凳、叠凳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1993年出生的黄双记是大八镇大八圩人。201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黄双记怀揣着梦想离开家乡,到外地创业。刚踏入社会,为了找到工作,他首先在佛山短暂寄宿在同学家中,每天到多家公司面试,6天的面试,他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谁料刚工作10多天,父亲突然来电,告诉他工厂快要倒闭。听罢,他心急如焚,连夜收拾行囊赶回家乡,替父亲挑起重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来时,工厂的运营比想象中艰难。由于机械落后,接近淘汰,从而导致产品成本高,而且质量差。虽然已经贷了一大笔资金,但还是周转不来。面对各种困难,黄双记当时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后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最终还是坚持下来,暗下决心,要把工厂办起来。

万事开头难。资金、技术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厂长,黄双记自己当,没有师傅,他自己上。看似无所不能,实则是拆东墙补西墙,在年末核算年产量和收益时,增收甚微。“这样下去,不知何时何日才能还清债务?”黄双记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当他了解到有一种产品利润较好,而且市场需求量大,扩大生产定会有很高效益,工厂虽具备生产条件,但却缺乏资金。于是,他到处筹借资金。然而,当时在别人眼里,他只是一个23岁小伙,加上仅有一间破旧的小工厂,于是四处碰壁,使他感到很无奈。后来,在镇领导的启发鼓励下,黄双记重新振作起来。他根据实际,利用自身有利因素,寻求新的途径。他大胆创新,上马再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双记说:“当时回来面对的困难很多,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方面,我都是个‘小白’,资金没有,全靠贷款。跟同行学习,参加培训,拓展知识。”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已到2021年,经过7年的艰苦奋斗,黄双记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折点。他的工厂产值大幅度提升,2022年产值超过500万元,解决了10多名农民的就业。

他决心再接再厉,借力乡村振兴的东风,大胆开拓创新,继续整合资源。于是,他扩大工厂规模,购买更多的设备,招募周边的能工巧匠。近两年,他的工厂引进大型新机械,饮到了“头啖汤”。在他的带动下,大八镇很多家具生产工厂也陆续引进大型机械,使得该镇的木器生产热火朝天。

在未来的日子里,黄双记将引进更多先进的机械,继续扩大生产,帮助解决更多群众就业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南方+记者雷怡婷

通讯员项玉娜谢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