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11日-17日,是第33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推进城市节水,建设美丽城市”。

近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司发文公示了2024—2026年度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名单,在北京市6家入选的公共机构中,有2家来自昌平区,分别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和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校区)

请大家跟着北青社区报昌平分社记者一起走进这2家单位,了解他们的“节水秘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院作为城市重要的用水户,流动人员多,社会影响广泛,据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估算,全国一、二、三级医院年用水量约为24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生活用水量的3%。如何在保证医院用水严格达标的同时,做到节约用水?对于清华长庚医院来说,秘诀是——“智能计量平台”+“纯水系统尾水回收利用”。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立于2014年,位于昌平区立汤路168号,总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单位用水主要包含临床医疗用水、辅助设施设备用水、科研教学用水、办公用水等。

走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工务处中控室,大屏幕上,全院不同楼宇和区域的供水排水数据、设备运转状态一目了然。门诊楼月度用水量、纯水系统制水数据、污水站水泵液位……智能化、可视化的用水三级计量平台让用水异常“无处遁形”,通过定期水量统计和分析,管路、设备“跑冒滴漏”问题能够得到快速解决,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工务处中控室内,工作人员借助智能计量平台实时了解全院供水排水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全院各用水终端均设置远程智能水表,将数据远程回传至智能计量平台,实现用水三级计量。

2022年8月,智能计量平台发出预警,分析数据显示污水站区域用水量存在异常上升,工作人员及时到达现场检查,发现原来是污水站区域地埋水管有漏水现象,好在及时检查和维修,没有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生化分析检验用水、血透用水、牙科冲洗用水……在医院,不少科室都需要使用高质量纯水。而在纯水制作中产生的大量尾水,同样可以被回收利用。“这些尾水是纯水过滤后剩下的浓缩水”,医院工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不能饮用,但仍有利用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纯水机房,制作纯水产生的尾水经管道输送至尾水回收机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尾水回收机房,尾水在这里进行沉淀处理。

为了用好尾水资源,清华长庚将目光瞄准了医院的另一项“用水大户”——空调冷却。位于楼顶的中央空调冷却塔,需要水源来冷却散热,紧抓这一特点,清华长庚打造了纯水系统尾水回收利用装置,将经过沉淀处理的尾水输送至中央空调冷却塔,给运行中的中央空调散热降温。这样一来,尾水有了“好去处”,空调冷却水也有了“好来源”,仅纯水系统尾水回收利用这一项,每年就可节约水量7300吨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央空调冷却塔,纯水系统尾水被用于空调降温散热。

除了搭建智慧化用水三级计量平台和具有医院特色的纯水系统尾水回收利用装置外,医院还制定了完善的节水制度。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总执行长助理苏立楠表示:“医院从建院之初就一直秉承着绿色和智慧的建院理念,制定了《节约用水管理制度》《节约用水巡检制度》《节水公约》等规章制度,并成立医院节水管理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节约用水专题会议,将节水行动落实到每个科室。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电子宣传栏增强职工节水意识,加深节约用水宣传力度。”

数据显示,近几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建筑面积增加8.08%、门急诊业务量上升34.53%的情况下,全院用水量下降幅度达4.99%。单位开放床位用水量由480L/床日降至390L/床日,低于《北京市公立医院定额指标》中规定的先进值425L/床日,达到先进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医院,学校的节水工作更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在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校区,学生们不仅在生活中贯彻节水意识,还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落地到校园中水回收系统中,以科技赋能校园管理,将课程学习融入技能实训,主动成为校园节水的“守护者”。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路 32 号,在校学生3800余人,教职工730余人。学院占地面积17.9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5.2%。单位用水主要包含有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楼、游泳馆等用水设备设施以及校园绿化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校区)教学楼卫生间内,节水标语提示师生们节约用水。

走进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校区,学院围墙上、教学楼卫生间内,节水标语随处可见,节水氛围十分浓厚。在学院南门附近的中水站,城市安全学院的学生们正在专业教师和中水站职工的带领下了解校园内中水的回收处理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中水站职工向学生们介绍校园内中水的回收处理流程。

记者了解到,学院内人工湖、冲厕、绿化、洗车、冲洗地面等用水全部为中水。据悉,学校中水站于2000年建成,2018年更新升级,采取全地埋形式,占地面积约500平米。校区内产生的所有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及污水管道汇集后进入中水站处理,设计日处理能力为960吨,每年可节约自来水约30万吨。

“污水经过调节池均和调节后,水量和水质都更稳定,接着进入水解酸化池,提高可生化性……”在中水站职工的介绍下,城市安全学院的学生们实地参观了中水站处理池、控制台、机房等设施,详细了解中水从处理到出水的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们实地参观中水站机房。

“看到书本上学习的污水回收知识在校园内就得到运用,让我对于中水处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让我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张文浩说,“我一定会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坚决制止身边的浪费行为。”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后勤管理处处长吴宝庆说:“学校将中水站作为智慧管网实训点,通过远程数据采集、融合、传输,实现数据可视化,学生们可以通过智能平台,亲身参与到学校节水工作中,成为校园节水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

学践结合、全员参与。数据显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校区)人均年用水量为23.13立方米/人/年,远低于北方高校水耗先进值的35立方米/人/年,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发挥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据了解,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由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组织开展,通过发布“节水制度齐全、节水管理严格、节水指标先进”的水效领跑者名单,示范引导其他公共机构学习标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每三年遴选一次,综合考虑公共机构的类别、地域条件、用水规模和特点等,重点在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领域开展。经组织推荐、审核、公示与发布,最终确定200个单位为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2024-2026年)。

近年来,昌平区持续深化《北京市节水条例》宣贯,落实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任务,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目前,共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昌平区税务局、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校区)4家单位获评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等8家单位获得北京市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

接下来,昌平区水务局将持续围绕“坚持节水优先 树立节水标杆”主题,积极推广水效领跑者先进经验,广泛传播节水好做法、新技术,促进公共机构节水工作提质增效,助力创建“人水和谐”的美丽昌平。

文/本报记者 霍云瑶

摄/昌平摄协回天分会 李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