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深蓝财经

撰文 | 王鑫

5月16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履新满100天,期间A股累计上涨超10%,市场信心大幅回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吴清任内作了哪些工作?我们一起来盘点。

2月7日,吴清接棒易会满,成为第十任证监会主席。彼时市场正跌至“冰点”时刻,吴清的上任,被视为临危受命。

一直以来,证监会主席的位置被外界形容为“火山口”,想要做好并不容易。尤其全面注册制下,A股的新问题错综复杂,急需一位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持有坚定立场的强人领导改革。

吴清一直素有“券商屠夫”之称,治理市场的决心和效率为人所称赞。也因此,市场对吴清上任反应积极,一口气走出7连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负众望的是,吴清上任后,立即拿出了三板斧:一是春节期间不休息连轴加班的勤恳工作态度;二是召开十余场系列座谈会广开言路;三是以铁腕手段加强市场监管。

截至目前,吴清百日治理卓有成效。

监管“长牙带刺”

2月9日,证监会发布两则消息,一是查办了招商证券多名从业人员买卖股票等违法违规行为,对63人作出行政处罚,合计罚没8173万元,对1人作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人涉嫌内幕交易行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证监会称,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坚持监管“长牙带刺”。

二是对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科创板首发上市过程中欺诈发行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该案系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证监会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证监会表示,实行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在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的同时,审核把关和法治约束也将更加严格。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将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严厉打击。

据媒体梳理,吴清上任以来,截至5月14日,有关监管机构已对30余家券商开出超100张罚单,券商罚单数量和处罚力度相较以往呈增长、趋严的态势。

严把IPO关口

3月15日,证监会集中发布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4项政策文件,明确要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新“国九条”中明确,将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从严监管分拆上市;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

据统计,在IPO市场节奏放缓下,2024年一季度,A股共有30家企业上市,同比、环比分别下降55.9%、38.8%。与此同时,有80家企业选择主动撤回申报材料,上会企业数量也有所减少。

4月份,沪、深交易所均无企业IPO获受理,撤单企业数量则达到13家。截至4月30日,主板仍在排队IPO企业共有188家,其中高达157家企业因未及时更新财务资料,IPO进程被按下“暂停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IPO全流程严格监管的政策风向愈加清晰,后续新股发行重质胜于重量。

加大退市力度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畅通资本市场出口。他说,现在大家都在呼吁要加大退市的力度,我们也将付诸行动,一方面要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各种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的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能主动退出。

随着A股年报披露季收官,部分上市公司陆续拉响了退市“警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3日,A股今年已有9家公司完成退市,16家公司锁定退市,54家“挂星”拉响退市风险警报。

加速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新陈代谢是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持续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实现进退有序、及时出清的格局,证监会制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证券交易所修订完善相关退市规则。

转融通等绕道违规减持被重点监控

吴清表示,对于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绕道违规减持的行为,进一步堵住相关制度漏洞。对大股东实控人等违规违法减持的要严厉打击、依法打击。

其中,转融通违规减持的操作引起市场极大关注。它的隐秘违规路径是这样的:(1)大股东通过转融通证券出借使其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2)大股东进行减持,此时由于其不具有大股东身份,因此无需遵循相关规定对于大股东减持的相关限制。(3)转融通证券出借股份归还,此时大股东已完成减持的动作。

近期,沪深交易所出手,在减持规则中明确,各证券账户所持股份与其转融通出借尚未归还或者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尚未购回的股份数量合并计算。同时,明确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并持股5%以上的,适用大股东减持规定。同时,上市公司应定期报告的“股份变动和股东情况”部分,新增了需要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参与融资融券及转融通的情况。该条修订也进一步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股东违规减持被责令购回的上市公司包括,来伊份、上海新阳、正源股份、万业企业、彤程新材、太辰光、昂立教育、*ST慧辰、杰普特、西测测试,小崧股份等。

加强量化交易监管

2月19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对百亿量化巨头宁波灵均实施限制交易措施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这次措施非常接地气,让无数股民点赞。这次官方通报的一些细节,让我们见识了量化做空的威力确实不小,影响不容忽视,对广大散户投资者来说同样是一个bug般的存在。

5月15日,证监会制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自2024年10月8日起正式实施。对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市场通常称为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方位、系统性规定,是强化市场交易行为监管的重要举措。

《管理规定》提到,加强高频交易监管。在加强交易监控方面,证券交易所对申报速率高、撤单频率快、导致多只证券交易异常或市场运行异常等异常交易行为实施重点监控,并规定具体标准。

证监会市场监管一司司长张望军在4月12日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我国市场有2.25亿投资者,中小散户占比超过99%,更有必要对程序化交易加强监管,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种种治理举措,已包含在第三个“国九条”中。

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时隔10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新国九条的发布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必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新国九条突出:总体要求做到五个“必须”和阶段目标;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加强交易监管,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对此,证监会主席吴清作了权威解读,他指出,特别是针对去年8月以来股市波动暴露出来的制度、机制、监管执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回应投资者关切,推动解决市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如今,随着A股活力显现,包括高盛、大摩等多个国际投行都对中国股市发表了积极看法,显示出他们对当前A股、港股优质资产价值的认可。

针对吴清的百日治理,你有什么想表达的吗?欢迎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