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学术研讨会在梅州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学习、致敬和研究“大先生”,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教育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结合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和广东省梅州中学建校120周年,广东开放大学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与广东省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心、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和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于5月2至3日在梅州市联合举办首届“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学术研讨会。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为研讨会题写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研讨会的嘉宾在梅州中学崇实书院合影纪念。

研究“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有重要现实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教授在开幕式致辞说:“今天,在林风眠先生故乡和母校梅州中学举办‘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学术研讨会,意义深远。梁伯聪先生出身书香门第,才贯二酉,参加过清末最后一期科举考试,是梅州历史上最后一批秀才。三尺讲台,三十四载,先生以国文以书画启迪一届又一届学子,化于春风,沐于杏雨,中国美术学院青史留名的‘梅州三剑客’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以及大音乐家李树化正出其门下。得先生身教言传,四位弟子各领风骚,以创作教育汇中西精萃,以笔墨音声传时代精神,在中国艺术史写下浓墨重彩的千秋一笔。”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钱初熹在寄语中说,林风眠的艺术道路始于东方,融合西方,进而又影响世界,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样本。在林风眠的母校梅州中学举办“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价值与深远意义。5月5日,我们将在中华艺术宫举办“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馆校结合美术教育活动,从教育实践的维度,带领青少年近距离观赏林风眠的作品,感悟艺术大师的笔墨韵味与审美意趣,形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海鸥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并作主旨发言。

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罗海鸥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说,在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和梅州中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梅州中学为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和李树化“留法四杰”的恩师、在梅州中学任教34年的“大先生”、教育家梁伯聪立像,梁伯聪的外孙、数学大师丘成桐院士专程回来,与市区领导一起为梁伯聪雕像揭幕,联合大专院校共同举办“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学术研讨会,以及举办“梁伯聪林风眠师生作品展”,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

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邓逢光博士提出,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的教育叙事,演绎一段名师出高徒的近代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教育佳话,可谓中学教育的成功典范。留法“四弟子”无疑是幸运,因为他们遇到了可称“大先生”的梁伯聪,梅州中学是光荣的,因为有一批像梁伯聪这样的好老师!在高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审视和研究那段成功教育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名师素养和高徒培育、教育本土化和国际化等内在关联与逻辑性,无疑对探索现代教育综合改革和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朴雪涛教授说,梁伯聪与他的留法弟子在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刻,本着教育救国、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博采中西两种文化之精髓,不忘本来,面向未来,谱写出了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发展的华丽篇章。其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其包容开放的教育情怀,在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仍具有重要启发与借鉴价值。

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党委书记苏云升提出,这次研讨会,对挖掘疏理宣传推广和保护利用发展广东梅州的客家文化资源,尤其是艺术人文教育资源,增强梅州客家人的文化自信和加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二级教授黄唯理则强调,梅州中学有着辉煌厚重的校史。我们应很好地传承梁伯聪-林风眠的美育理念并发扬光大,这就是重视传统文化学习和知识结构的丰富与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岭南美术出版社《收藏·拍卖》运营总监黄润宇提出,在20世纪初,随着中国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一批有远见的青年学子前往海外深造,他们希望学成归来后能为国家的现代化贡献力量。其中,梁伯聪和他的四位留法弟子——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李树化,成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梁伯聪不仅是这些杰出学子的启蒙教师,更是他们思想和艺术追求的重要影响者。作为一名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家,梁伯聪对他们的艺术道路和人生观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今天,当我们回顾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的艺术与教育贡献时,不难看出他们在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促进文艺复兴中的历史地位。他们的工作不仅为中国教育界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也为后来的艺术教育家和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灵感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嘉宾代表参观梁伯聪故居,在鹤和楼合照纪念。

致敬大先生 弘扬教育家精神

罗海鸥在《培养超越老师的学生——从梁伯聪林风眠看教育家精神》的主旨发言中强调,建校120年来,梅州中学之所以能够培养“个性各异、领域众多”的优秀乃至杰出人才,关键在于其拥有一批好老师,即大先生和教育家,其优秀代表便是梁伯聪。梁伯聪毕生从事教育,不求名、不图利,甘淡泊、耐寂寞,在梅州中学任教长达34年,以其深厚的国学和精湛的诗书画,启发和滋养了一届届学生,使学生具有崇高境界、诗性和远方,培养出超越自己的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李树化等杰出艺术大家和钟皎光、孙亢曾等文教名家。其弟子林风眠是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杭州艺专创校校长、中国现代美术及其教育的一代宗师,林文铮是教务长、中国美术史论大家,李金发是雕塑系主任、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创始人,李树化是音乐系主任、中国现代音乐的奠基者之一。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林风眠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培养了超越老师的赵无极、朱德庸、吴冠中、席进德、艾青、刘开渠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家。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培养“师出同门,风格各异”的学生是梁伯聪、林风眠师徒作为大先生之所以为大的共同特征;甘为人梯,“培养超越老师的学生”是梁伯聪、林风眠作为教育家的核心精神和使命担当。在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特别需要这样的大先生,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此,可以把“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作为一个“教育现象”,作为培养杰出人才的成功范例深入研究,以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参考借鉴和精神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教授指出,当前,党和国家正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古往今来,诸多先贤圣哲,在教化育人方面卓有建树,都能称之为教育家,其精神品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家精神。谈及教育家,不能不论及他们的弟子,如孔子和十哲七十二贤、马相伯和年谱里的二十四弟子、章太炎和章门弟子、叶企孙和两弹元勋等,学生和老师一起,成门立派,兴学建宗,共同成为一代叱咤风云、举足轻重的社会群体。梅州,人杰地灵,也有着梁伯聪和留法四弟子的佳话。由此可见,育人为本,是教育家的底色。我们常说,做学生,遇到好老师,是学生的幸运。同样的,做老师,培养出好学生,则是老师的责任,老师的好,不止自身学问的好,德行的好,更有学生的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陆亭以“文化教育相融之伟力”为题分四个方面作了论述。提出,第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家源于实践,形成思想,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不凡成就并产生广泛影响,有行动追随者、思想传播者和事业继承者,教育家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教师群体所蕴含品质内涵和精神特质的概括。梁伯聪培养了一批名师大家,一些人如林风眠其成就、名气甚至超越了老师,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先生”,这种现象值得研究。第二,以文化人、以教化人。第三、外化于形、内化于心。文化和教育都可以有形和入心,既促进人的成长,也有推动文明进步。第四,文化教育力量的进一步彰显。文化和教育是有磅礴之力的,是国家发展重要的“软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海鸥赠送“双奥”书法家都本基题写给他和外甥女的作品给母校梅州中学。

大师能否被培养?怎样培养?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周艳博士在“诗性梅州,大师摇篮”发言中说,梅州中学、梁伯聪先生给出了一种答案。在120年的育人历程中,梅州中学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仅艺术界,就走出了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李树化等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中国新艺术的先驱、一代宗师,堪称大师摇篮。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和李树化,为中国艺术史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可谓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梅州“四杰”。随后,她分享了林风眠先生在国美的故事。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先哲教授以《客家文化与教育家精神——从梁伯聪与丘成桐出发》为题,从“梁伯聪与丘成桐的渊源与精神根魂”、“客家文化与教育家精神结合的优良传统”、“客家文化与教育家精神结合的现代性转化”和“地方文化与教育精神的国家意义”四个方面对弘扬教育家精神作了精到的分析和阐述。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杨宏海教授说,梁伯聪可谓是“名师育英才”,其在广东文化教育界极为典型,有三点启示。一为“奖掖后进,甘为人梯”;二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三是“传承文脉,树立典型”。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华南理工大学陶艺文化研究所所长黄修林教授说,中国需要专家,更需要大家、大先生。这几天参加梅州中学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暨首届“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学术研讨会,参观他们故居、纪念馆等,深深感觉到梁伯聪先生知识渊博全面,诗书画样样精通,并且学识和动手能力强劲,其诗书画印,项项都是大家风范。中国现当代大学中小学、需要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更需要“大先生”,需要弘扬教育家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亚敏教授提出,梁伯聪从教34年的经历与成就,证明了“教育是昂贵的,而艺术教育是崇高的”。首先,艺术教育扎根于文化;其次,艺术教育终究是树人的教育;第三,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是纯粹的;第四,艺术教育是地方、学校教育的底色,在育人中发挥着浸润作用。

广州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罗必武教授分别从艺术学和教育学角度梳理和诠释了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在中西艺术融合、中西教育结合方式上的逻辑路径,在文化传承、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思考。

岭南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执行主任杨洁博士则认为,梁伯聪身上体现出来的教育家精神有三点,一是言为士则、躬身教坛;二是循循善诱,榜样教育;三是胸怀世界,托举学生。

此外,著名诗人黄礼孩说到,120年前,中国近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黄遵宪先生创办了梅州中学,后来出了诗人李金发,他成为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鼻祖,但梅州中学后来再没有出现过影响中国诗歌进程的诗人,这是一个遗憾。诗教在梅州中学一个是一个重要的遗产,但愿梅州中学从“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中领悟到更多,重新建立起人文教育的高地。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慧副教授就“如何理解李金发诗对象征主义的取鉴”指出,李金发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波特莱尔《恶之花》的影响下开始创作诗歌,在诗歌语言、艺术手法、情感体验、思想形态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他对象征主义的吸收不是一种表面的移植和简单的嫁接,而是全面立体深入的吃透,再与中国的语言意象和情感思想相交融。这对于我们如何学习西方同时形成自己的主体性是很有启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丘成桐、罗海鸥、陈金銮、陈伶俐、许鸿飞、利青等为梁伯聪雕像揭幕。

地方文化学者对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的研究和林风眠对家乡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参与梁伯聪故居鹤和楼布展撰稿的《梅州侨乡月报》主编刘奕宏说,梁伯聪是梅州近代教育转型时期的一位杰出教育家,旧学根底深厚,又不乏新知,以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即开放的方式引导、教育学生,这是他的学生中能够涌现出留法四弟子这样优秀人物的重要因素之一。他是书香门第出身,却淡泊名利、始终如一从事基础教育事业;他恪守传统的士大夫精神,又包容西风东渐的时代潮流,从事女子教育,输送儿子学习西医。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位擅长书画篆刻的艺术教育家,不固守个人的艺术风格,对具有天赋的学生林风眠(林凤鸣)的艺术之路,没有过多的限制和干涉,尽管他后来对林风眠的艺术风格态度有所保留,但当年对学生打120分的破天荒之举,意在说明学生的天赋在己之上。这种海纳百川的开放态度间接促成留法四弟子在美术、音乐、文学等领域大放异彩。

正在编撰《林风眠长编年谱》的知名林风眠研究专家林勇军借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林风眠是一条路,林风眠是一个群体,他共塑了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史一以贯之的学术之路、教育之路和研究之路”的话,以《历史视野下梅州中学走出的艺术家群体》为题,探讨了梅州中学培养出的四位杰出艺术家林风眠、李金发、李树化和林文铮,以及他们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的重大贡献。

《林风眠画传》作者、《梅州日报》主任记者李锦让提出,关于梁伯聪先生与林风眠等留法弟子的师承关系上,学术界太多聚焦在先生对弟子们在图画和国文造诣上的影响,而忽略了先生在精神人格层面的影响。图画和国文上的影响,属于知识技能,这是后天可以通过勤奋习得的;但精神人格上的影响,一是靠老师的熏陶点化,二是靠个人的人生感悟,这需要在心性上下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丘成桐院士在梁伯聪雕像揭幕仪式上讲话

客家泥塑名家刘沅声说,作为大先生、教育家和艺术巨匠,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弟子林风眠等不仅是文化和教育的引路人,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路上的燃灯者,他们的智慧、胸襟和魅力不仅对时代产生影响,对广大民众尤其是家乡一代代青年的进步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引导和启示作用。

“汉字彩书”发明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何柏俊则讲到,林风眠卓越的艺术成就与融合中西的创作风格一直影响着他,但更令他感动的是林先生作为时代艺术的探路者和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泰山北斗,带给他无尽的启发和反思。二十多年前,他正是受林风眠融合多元文化与艺术的影响,寻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索方向,以自身家学渊源带来的传统文化认知,结合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的经历,再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元素,开创了“彩书”汉字艺术之旅。

林风眠的艺术影响,不仅仅在家乡,而且在中国,甚至在世界,是广泛而深远的。远在加拿大的“双奥”书法家都本基因故不能前来参会,他在书面发言中说到,相对于徐悲鸿、齐白石而言,林风眠是更加全面的艺术大师,他改造了中国绘画。他将西方油画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技法相调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刚中带柔的线条发展到极致,又施以丰富的色彩,使画面刚正、柔顺、养眼且抒情;还将西方野兽派马蒂斯的表现手法,调和到中国画中,使绘画的表现力和张力达到极致。说林风眠是中国的、东方的毕加索实不为过。大师一生颠沛流离,尝尽人间冷漠,但矢志不渝,心无挂外,为艺术战。都先生强调,因时空差别,他未能倾听大师教诲,但林先生的作品、思想、理念、艺术、为人,又时时刻刻影响着他,影响着画坛,影响着整个艺术世界。

都先生最后充满中国人的自豪感动情地说:“林风眠大师像天上一颗亮星,永远照耀着我们。”这与著名书画家、美国纽约现当代艺术研究会会长大泽人(王庆祥)发来的贺辞有异曲同工之美妙:“梅州有材,于斯为盛。伯聪代传,林风永劲。骐骥骅骝,八荒驰骋。华夏崛起,举国同庆。”

最后,罗海鸥向母校梅州中学捐赠了都本基题写给他和外甥女的书法佳作“风眠万里,魂系千秋,大师桑梓,代有知音”和《林风眠全集》。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江冰教授发言,作研讨会小结。他提出,今天,当我们面对百年名校时,该说些什么?在他看来,至少有三层意味值得开掘:其一是传承;其二是发扬;其三是未来。回望为前行,以历史为镜,以伟人为范,背靠“五千年”,坚持“三面向”,创造新未来。

据悉,4月29日上午,在举行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暨“梁伯聪和他的留法四弟子”学术研讨会前夕,梅州中学举行了梁伯聪雕像揭幕仪式。数学大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求真书院院长、梁伯聪外孙丘成桐院士专程回到梅州,与广东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罗海鸥,市委副书记、梅江区委书记陈金銮,市政府副市长陈伶俐等一起,共同为梁伯聪雕像揭幕。

参加研讨会的嘉宾和代表,观赏了在梁伯聪体育馆前面刚落成的梁柏聪雕像,还参观了由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题写展名的“梁伯聪林风眠师生作品展”,参观了梁伯聪故居、林风眠故居和林风眠纪念馆。(文/静耘 杰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题写名,广东美协副主席、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制作的梁伯聪雕像。

梅州中学简介

梅州中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声名远播。其创始人之一是清末外交家、诗人和教育家黄遵宪。据不完全统计, 建校120年来,梅州中学不仅培养了李国豪、黎尚豪、吴佑寿、黄本立、张楚汉、江欢成、廖万清、陈槃等八位院士,而且还培养了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李树化、黄药眠、黄海章、黄心雄、楼栖、张棣昌、张卓元、黄子平等一大批人文艺术大师和社会科学名家;从梅州中学不仅走出了叶剑英元帅,黄琪翔、邓晋元等40多位将军,而且还走出了林风眠、李国豪、侯杰昌、潘炯华、孙亢曾、钟鲁斋等一批知名大学校长和600多名教授级专家学者;不仅培养了杨泰芳、古大存、罗范群、叶松盛、杨资元等50多位省部级和厅级干部,而且培养了曾宪梓、孙城曾、温典光、黎次珊、梁挺生、吴炳连、利青等一批知名企业家,还走出了杨向梓、曾雪麟、王惠良、黄徳宝、林思跃等一批足球名将;以及大义凛然、气壮山河的熊锐、黄国梁、杨雪如、贺遵道、杨广存等20多位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