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中日韩合作启动25周年,是值得纪念的重要年份。1999年,中日韩合作在亚洲金融危机寒流中开启,此后三国合作在波折中不断前行,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已经形成以领导人会议为核心、21个部长级会议为主体、70多个对话机制为支撑的全方位合作体系,涵盖经贸、物流、文体、教育、环境、科技、卫生等近30个领域。中日韩合作已经成为东北亚地区机制化程度最高、覆盖领域最广、内涵最丰富的多边合作架构。

而且赵兑烈直言,此次中国之行并非单纯出于“访问”目的,而是希望借此机会解开两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线团,为推动韩中关系取得全新发展迈出第一步。如何推动韩中关系发展?合作成为了双方表态中的高频词,赵兑烈在开场白环节就多次强调两国要聚焦合作,在约1400字的不长讲话中7次提到“合作”一词,强调了发展关系的意愿。此外,赵兑烈出访前就有媒体报道称,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将于本月底在首尔举行,此次访华行程中,双方有可能就会议安排进行进一步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自尹锡悦上台以来,其“亲美媚日”的外交政策导致中韩关系急转直下。同时,尹锡悦政府一改多年来坚持的谨慎态度,在中国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核心利益上指责中方,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国际议题上,果断站在西方国家的阵营。与此同时,尹锡悦政府还加强了与美国和日本的合作,在经济上不断打压中国,使得两国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冰点”。与此同时,韩国国内也发生剧烈动荡。

首先,是韩国亲西方外交迎来了阶段性失败,美西方对韩的重视程度一再下降。众所周知,自尹锡悦担任韩总统后,韩国的长期计划,就是要将“亲美路线”坚定地奉行下去。而为了最大限度的讨好美日,尹锡悦一度不惜出卖国格。甚至是在日本强行排污入海计划后,韩国也坚持购买日本海产品,来为日本开脱。然而,正所谓“郎有情、妾无意”,尹锡悦做的越多,美西方对其的重视程度却愈发下降。直到最近,七国集团在意大利举行外长会议时,竟然连一张邀请函都不发给韩国。

而且此时半岛局势也充满不确定性,美国前国防部副助理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说,朝鲜不是美国的主要威胁,仅仅为了对付朝鲜而失去多个美国城市是不合理的,韩国和美国需要修改应对“入侵”时的联合作战计划,以便美国更好地应对来自中方的挑战,韩国应该在防御问题上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因为若美军与朝鲜作战而元气大伤,那么将输掉与中方这样“重量级拳手”的战斗。说白了美国的意思就是有好事我们来,但是一旦有坏处,那么韩国就要自己扛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在4月中旬举行的韩国国会议员选举中,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及其卫星政党只获得了108个席位,而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及其卫星政党则拿到了175个席位,形成“朝小野大”的态势。可能是受到韩国国会议员选举惨败的影响,韩国总统尹锡悦最近这段时间的支持率全面下滑,按照韩国国内一家民调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韩国民众对尹锡悦执政表现的好评率为30.2%,支持率仅为24%,创下2022年8月以来新低。

而且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也多次批评尹锡悦,他说尹锡悦在涉台、涉乌克兰问题上的表态“无法理解”,并为此召开了记者会。他称总统的言论实际上就是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将会产生难以承担的恶果。他正在激化外交冲突,无论对中韩关系、中俄关系都是如此。这样对中国挑衅如果出问题就会让韩国民众和企业遭受巨大损失,这是可以看到的;另外即使如他所说的台海发生危机,必将会蔓延到半岛局势上对韩国发生安全威胁。

李在明的批评触及了韩国当前外交政策的敏感神经。尹锡悦政府在台海和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不仅可能招致中国的不满,还可能将韩国置于一个极为微妙的地缘政治位置,影响韩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与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过去,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就曾引发了中韩贸易的下滑,严重影响了韩国经济。李在明警示,如果韩国继续在这些敏感问题上与中国对立,不仅会影响到两国的贸易关系,还可能影响到韩国的长期发展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眼,尹锡悦执政已满两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杨希雨称:“无论从内政还是外交来看,对尹锡悦而言,都可以说是‘挫败的两年’”。“无论是对外经济关系还是国内经济结构,这两年不是在改善,而是在恶化”。《韩民族日报》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尹锡悦政府的外交状况,首尔大学特聘教授白范钦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表示,“尹锡悦政府的外交策略并未立足于韩国实际,缺乏对复杂现实的理解,如同没有GPS(卫星导航系统),缺乏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