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围绕铁矿石全球运输量减少、粗钢消费进入减量期等相关话题,正不断在钢铁圈热议。

然而,全球钢铁产能扩建的消息传来,世界钢协报告,2024年一季度全球粗钢产量4.69亿吨, 同比增长0.5%,第一季度全球粗钢产量呈上升趋势,全球多个钢厂近期增建、重启高炉动作不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thewest)

例如:印度希亚姆拟建不锈钢热轧卷厂、安塞乐米塔尔波兰公司拟增建钢铁涂镀线、安塞乐米塔尔获美国政府资助投建电工钢厂、印度KFI重启希里尤尔钢厂高炉、瑞典奥瓦科拟增建伊马特拉钢厂棒材产能、塔塔钢铁将在塔尔波特港工厂增建电弧炉。

这给业界带来了更多的不解与忧虑:难道生产企业更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需求将要大增的“先机”?

全球钢铁产能扩建

不只是国外,国内也有多个钢铁项目扩建、开工、投产。

福建青拓特钢有限公司、唐山东华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峰钢铁炼钢三厂、广东河源德润钢铁有限公司等先后展开扩建或重组性建设。

4月9日,攀长特初轧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全线顺利过钢,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4月9日,玉昆钢铁成功完成QSP-DUE®多功能无头轧制产线热试,实现全线贯通。2024年4月11日,总投资约45亿元的宝钢股份湛江钢铁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thewest)

4月12日,新疆新安特钢有限公司120吨电炉炼钢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总投资9.78亿元,新建占地3.5万平方米的电炉炼钢车间,电炉采取双电源供电,炉型是全疆最大电炉。

对于上述扩建行动,有人认为是钢铁行业的新一轮扩张热潮的到来,甚至有网友直呼“全球产能大爆发”。也有观点认为,此次钢厂扩建之举,与曾经的盲目扩产有本质不同,此次扩建是一场规模与效率的自我超越,是对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的深度实践。

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更充裕、更优质的钢铁产品,推动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预示着钢铁行业正迈向更加高效、绿色、智能化的新纪元。

市场专家马忠普说,目前的扩建项目,多数是品种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

铁矿石运量减少?

与产能扩建不同,全球铁矿石第一季度运输量呈现下滑。

中钢网资讯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4月17日,力拓发布一季度产销报告,2024年一季度皮尔巴拉业务铁矿石发运量为7800万吨,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5%。

Yilgarn Hub项目中铁矿石发运量达210.3万吨,环比上升2%,同比下降1%;Pilbara Hub项目中铁矿石发运量达243.2万吨,环比下降12%,同比上升1%。一季度MinRes铁矿石总发运量环比下降6%至45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钢网资讯研究院)

另有消息说,2024年5月6~12日,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2445.6万吨,环比减少241.7万吨。澳洲发运量1817.6万吨,环比减少238.5万吨,其中澳洲发往中国的量1661.5万吨,环比减少20.8万吨。巴西发运量627.9万吨,环比减少3.2万吨。本期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3002.9万吨,环比减少123.8万吨。

有了这么多的产能增加,铁矿石消耗量或预消耗量本也应增加,可是,今年以来全球铁矿石货运量却在减少,这一现象曾让不少人茫然。从中钢网梳理的信息来看,从2018年至2023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量一直在14~16亿吨上下浮动。

有分析认为,这是全球需求的相对稳定的基本量,即这是一个大盘,大趋势不会因为短时的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但观察中国市场实际情况,就不难理解。铁矿石港口库存增加,甚至达1.4亿吨高位,这无疑会增加铁矿石价格下行压力,再加上购买商减少购货,三大矿山减少发货等,无疑,这都是市场的短期调整。

中钢网首席分析师李广波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存在一些“数据和时间错位”,全球铁矿石一季度的货运量更多“锚定”的是一季度全球粗钢表观消费,特别是中国的一季度粗钢表观消费,而不是全球产能扩张的角度。产能扩建更多的是未来中长期的一个规划,且产能扩建不一定带来“短期产能利用率“回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确定性”焦虑

钢铁产能的建设或扩建,是基于未来的市场需求预测而做的规划。产量是基于计划排产和近期市场判断落地产量。而矿石货运量更是与全球粗钢表观消费量密切相关。

以中国为例,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钢铁产业供需双弱,同时铁矿石港口库存偏高,这也将限制四大矿山货运量的回升,中国钢铁表观消费量为23183.6万吨,同比减少1102万吨,降幅4.5%。2024年1~3月,中国粗钢产量25655.1万吨,同比减少496.9万吨,降幅1.9%。但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达1.45亿吨,同比增加1575万吨,供应保持宽松。

目前,铁矿石货运量虽在减少,但全球钢铁产能扩建的“猛增”,让人疑虑这会不会引发铁矿石需求量在未来的爆发式增长,继而拉动矿石价格上涨?另外,运力会否因此紧张而运价上涨,增加钢企成本,甚至担心“涨价潮”在整个钢铁供应链上传导。

资料显示,从2018年到2023年,全球钢材消费量在17.68~18.34亿吨。有观点认为,一个时段的矿石运量减少,并不能反映钢铁供应链的大趋势。

至于铁矿石运费会不会随需求增加导致运力紧张而运费上涨?马忠普认为,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仅仅是一个因素,通胀形势和紧缩形势都会对运价产生影响,这要依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

综合分析,今年全球的钢铁需求量,会小幅上涨,不会引发供应链各环节成本强烈动荡。

李广波表示,产能扩建确实给整个供应链带来了“不确定性”焦虑。特别是中国中长期钢材需求在减量,中国每年9~10亿吨的粗钢表观消费,但却有12亿吨的产能。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的产能扩建或重组性建设,并不是盲目扩产,而是“调产”,随着建材需求的下滑,但工业材需求持续增长,目前的产能扩张或建设,更多是调产品结构为主,是往高质量发展方向“重组性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钢网资讯研究院)

作者:常河山

责编:青花鱼

审核:何时何地

声明:如图文侵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