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又发生一件令无数人震惊的大事!(A shocking event has occurred in the financial circle that has stunned countless people!)

资产管理体量超过20亿元的明星资产管理公司,瑞丰达资产的创始人突然跑路了!其位于上海的办公室人去楼空。(The founder of Ruifengda Assets, a well-known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with assets under management exceeding 2 billion, has absconded!The company located in Shanghai has become deserted.)

消息一出,有很多江浙沪的投资人,急忙赶到瑞丰达的办公室了解情况。

据悉,他们投资的金额都不小,少的300多万,多的高达几千万。据有关媒体的报道,现场去的投资人,总共投资额就有1个多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公司员工也不清楚公司和老板现在的具体情况,已有涉事投资者向杭州和上海当地公安局报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消息是瑞丰达上海办公处已经被警方查封,目前已经人去楼空,办公室内都是前来维权的投资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情人士透露,瑞丰达的产品,4月份就已经出现兑付困难,5月份老板跑路到了英国,现在已经失联。

一位投资了瑞丰达的私募人士说:“我们现在还有3300万元赎回不了,我也要带着客户去维权了。我们3月份就提出赎回申请,对方一直拖着,等到4月份又说五一给我们,最后仅有500万到账,还有3300万元没能赎回。”

瑞丰达的幕后老板叫孙伟,他的妻子李敏是日赢投资的董事长,瑞丰达具有私募基金牌照,可以直接募集资金,瑞丰达和日赢相互配合,共同圈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圈投资人的钱,他们真可谓精心设计了一整套流程,一套和“杀猪盘”一模一样的套路。

他们搞钱,总共分四步。

第一步:制造高收益假象

瑞丰达发行了70多个产品,很多产品买入的是流动性差的新三板,通过拉高股价,造成高收益率的假象。

作为市场上的明星私募,瑞丰达历史业绩好到让人嗔目结舌,而且品种全覆盖,有期货,有股票,有多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在这种投资行情下,这样的收益率的宣传效果绝对炸裂,所以才会让很多投资人没能顶得诱惑。

第二步:建老鼠仓

利用自有资金,安排好账户,提前买入新三板的一些股票。这些股票没有流动性,平时没什么交易量,有些股价很低,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属于垃圾股中的战斗机。

买入这些垃圾股票,并不是看好这些公司,而是为了套现和制造虚假收益做准备。

第三步:套现

在通过瑞丰达募集到资金之后,就再用基金里的钱,去购买提前建仓的新三板股票。

这些新三板股票本身没什么关注和热度,也没什么交易量,只要有大笔资金进入,股价立马起飞。

比如农匠科技,几个月前每股才0.14元,短短几天,成交1个多亿,股价就拉升到了60元。

这个时候,他再把之前建的老鼠仓里买入的股票,直接高位卖给了自己的基金,完成了高位套现。

这样一来,神不知鬼不觉地一进一出,就把基金监管账户的钱,套到了自己的私人账户里。

同时,基金边买边拉升这些新三板的股价,所以看起来基金的收益很高。但这是空中楼阁,一旦投资要赎回,基金要抛售股票,股价就会崩盘,收益率立马归零,甚至是负的。

第四步:跑路

孙伟和李敏早就做好了跑路的准备,4月份出现部分产品无法兑付的情况,5月份他们就跑到了英国。

通过制造虚假收益率、建老鼠仓、套现、跑路,他们完成了对投资人们的“收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四个步骤严丝合缝,环环相扣,相比以往任何套路,都要更加高明。

首先,拥有私募基金的牌照,有监管账户监控资金动向,给了投资人安全可靠的假象。

其次,他们并没有刻意承诺高额回报,而是通过新三板股票做高收益率,看上去貌似有了合法合规的前提。

即使私下销售时 ,有承诺保底保收益,一般也不会引起投资人的警觉。

最后,他们把公募基金老鼠仓的玩法,发挥到了极致,更是创新性地选择了流动性差的新三板。操纵股价,不惹人注意,没什么跟风盘,可以为所欲为。

能做成这样的局,和缅北杀猪盘没太大区别,着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难怪不少平时谨小慎微的投资人,也没能逃脱被割的命运。

保险伴我一生曾经也发布过不少暴雷的案例,一次次血的教训,也在不断突破我们的认识底线。

就在今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经裁定正式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申请。要知道,中植集团,曾经可是中国最大的财富管理公司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令人吃惊的是,有业内人士透露,中植集团总资产规模竟然高达3.72万亿,这个数字可是比恒大总负债还多出了1.14万亿!

这家“万亿”级的金融巨鳄,拥有超过15万名高净值客户以及近5000家企业客户,遍布全国,甚至还在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和合作伙伴。

这几年,从P2P、信托、理财,再到现在的私募基金,各种暴雷事件,无疑给众多投资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很多人或许将自己毕生的血汗钱投入其中,期望实现财富增长,可能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又或者是为子女的教育或父母的养老......

然而,投资的美梦却变成了一场噩梦。这样的悲剧背后,或许有着数不清的家庭故事和梦想的破碎。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金融行业监管的深刻反思,我们需要更强有力的保护投资者的机制,以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当前的境况下,保险伴我一生还是建议大家少做投资:


你不理财,财不离”

但凡你手上有点现金,你又想着要用现金快速增值,就会有无数的镰刀向你靠近,变着法子来收割你。

但不做投资,现金留在手上必定贬值,现在去银行存个定期,这么低的利息一样跑不赢通货膨胀。

去抢银行的大额存单?还是算了,利率能高多少?现在不仅抢不到,很多银行甚至都停发大额存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有部分资金短期和长期都用不上,那么就可以配置一些固定收益类的保险,比如一些储蓄险。

这部分资金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养老,或者留给下一代当学费或者婚前财产,投资周期一般较长。

但是,这种产品很多人却看不上,一是嫌投资周期长,二是觉得收益率并不够“性感”。却没曾想,正因为这种观念,才会让自己沦为了被收割的“韭菜”!

但你不如仔细想一想:长期但稳健安全的增值,和镰刀下血本无归的“韭菜”,你更愿意先哪个?

如何避免理财“踩雷”?

  1. 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一定要对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有清晰的认识,更不要被形式各样的夸大宣传所迷惑。

  2. 多元化投资组合。避免将所有的投资集中在一个领域或一家公司,鸡蛋永远别放在一个篮子里。

  3. 了解投资产品。投资前,要彻底了解产品的特点、风险和收益预期。不要轻信高收益的承诺。

  4. 选择受监管的投资产品。优先选择受国家监管的金融产品,如银行存款、国债、保险等。

  5. 定期审查和调整投资组合,永远保持谨慎。

监管部门早有提醒:承诺金融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很多投资者并不理会,甚至还嘲笑把钱存进银行、保险的人是傻。

但却忘了,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里不得不给大妈们发个奖,2013年中国大妈买黄金,被全球人耻笑,但事后证明了她们的投资眼光异常犀利,成功抄底。

2022年下半年,中国大妈又掀起抢购黄金潮,现在看来又一次踩中了财富机遇,黄金再次被证明是一种重要的避险资产。

2023年六七月份,大妈大叔们又纷纷给自己、家人、孩子购买能终身锁定3.0%~3.5%复利收益的增额寿,直接用法律合同保护好未来的几十年甚至终生的一笔保值增值的资产。

果不其然,观望犹豫的人立马后悔了,因为后面连续的降准、降息消息就接踵而至!

归根结底,投资在于人性的对抗,有些人赚到了快钱,就看不起慢钱,有人赚到了慢钱,又想着快钱。

但慢钱往往代表着安全,安全又是投资的第一法则,这点应该多学学巴菲特老爷子。

一堂生动而残酷的金融课

一件件残酷的事实,是一堂堂生动而残酷的金融课。在保险伴我一生看来,每一个血的教训都在告诫我们:不要为蝇头小利就冲昏了脑袋,你看中的是人家给的高利息,但人家要的可是你的本金。

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无非就是三种,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老百姓存钱也基本上会选择这3种方式,而且三大金融机构,从法律的角度讲:银行可以倒闭,股市可能崩盘,唯有保险公司监管保障最强!

当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无风险”利率又不断下行,安全且有稳定收益的“钱袋子”目前只剩下三种:银行存款、国债、长期储蓄型保险。

1.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很稳定,流动性也比较强,但利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在同一家银行里本息和50万元以内的银行存款都是受到全额保障的。

2.国债。国债有政府信用作背书,安全性非常高。但与银行存款一样,国债的收益率也在不断走低。现在连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已经是“2”字当头了。

3.长期储蓄型保险。这类保险包括年金险和增额寿险,能帮助我们锁定未来的收益,不用担心利率下行和市场波动的风险,而且安全性极高。

  • 终身年金险:活多久,领多久,提供一辈子的现金流,是对冲长寿风险最好的产品,可以用作养老金补充。

  • 增额终身寿险:现金价值高,灵活性也比较高,是用确定的钱、确定的赔付条件,赔给确定的人,特别适合做资产配置,将财富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手里。

您放在银行的钱和放在保险公司的钱都是您的钱,不同的是:银行肥在现在,瘦在未来;保险规划,赢在未来!让现在有钱的您,变成未来值钱的您,保险恰能做到这一点。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至其他平台所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