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很多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挑战。

明明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却往往在接近终点时,因为身体或内心的极度疲惫和压力而难以为继,导致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为什么会这样呢?

越是临近重要时刻,我们的心态越容易变得脆弱,更容易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能会想:“已经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这段时间不努力,也许影响不大?”

或者认为“即便再努力,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于是,很多人在胜利的前夕倒下,而成功的人即使在感觉撑不下去的时候,依然坚持了下来,这也正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即便是最刻苦的顶级运动员,也会有感到撑不下去的时刻,但他们总能挺过来。他们的秘诀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在于区分“想法”和“事实”。

我们的大脑有时会误导我们,就像开车时油表显示没油,但车其实还能再跑20公里一样。

在运动中,我们可能会达到一个体能的临界点,感觉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但如果我们能挺过这一刻,就会发现之后的每一刻都会变得更加轻松。

很多时候,大脑的警报来得过早,我们以为自己撑不下去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曾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即大脑的“双系统思维”。

他认为大脑有两套运行系统:一套是快速反应但可能不准确的“快系统”;另一套是反应较慢但更准确的“慢系统”。

当“快系统”告诉我们“坚持不下去了”,“想要放弃”,“身体很疲惫”,“想要休息”时,实际上我们完全有可能重新振作,或者稍作休息后继续前进。

因此,学会如何从“快系统”切换到“慢系统”,对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切换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告诉自己,当前大脑告诉你的只是一种感觉,并非事实。

例如,当考试临近,大脑告诉你“已经学得够久了,可以休息一下了”,这时你要首先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感觉,并非事实”。

第二步,用事实唤醒“慢系统”:“昨天我撑过来了,这是一个事实。”

许多人通过最后一个月的努力,成绩有了显著提升,这也是一个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断地用事实提醒自己:“如果我在最后一个月也能坚持下来,我的成绩也能提升。”

总结来说,当你的大脑告诉你“我已经受不了了,休息一下,放弃吧”时,你要注意,这只是一种感觉,并非事实。

你需要提醒自己,这只是感觉,并非事实。

只要你多提醒自己几次,那些干扰的声音就会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