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生猪行业经历了5轮猪周期,相比前几轮周期,最近这一轮猪周期行业亏损的深度和时间长度有明显的扩大,作为生猪龙头的牧原股份(002714.SZ)也面临不少困难与磨难。

2023年,牧原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牧原股份2023年养殖完全成本为15元/kg,由于冬季疫病造成养殖成绩下降以及春节期间有效销售天数少,2024年1~2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阶段性上升至15.8元/kg。

随着疫病对猪群影响逐步降低,其3~4月的完全成本分别下降至15.1元/kg、14.8元/kg。“公司生猪养殖成本下降的根本在于养殖生产效率的提升,核心在于猪群的健康管理,最终体现至成活率、料比、生长速度等生产指标的全面改善。”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秦军认为,当前生猪养殖行业已从数量增长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而良好的成本管理能力及现金流管理能力成为公司穿越周期低谷的底气。

随着能繁母猪持续去化,今年3月以来猪价温和上涨,有业内人士预期猪周期或在下半年迎来拐点,“当前行业能繁母猪数量已降至合理区间,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行业价格将持续回暖,2024年全年猪价水平将好于去年。”秦军表示。

猪周期磨底,行业进入“冬眠”,猪企也转变思路,不再博周期,降本增效、稳健发展成为了猪企共同的选择。进入2024年,上市猪企围绕14~16元/kg的目标成本展开成本竞赛,如神农集团(605296.SH)目标是把完全成本做到15元/kg以内,大北农(002385.SZ)的生猪养殖育肥完全成本的目标是期望2024年底达到14.5元/kg以内的水平,牧原股份则希望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养殖完全成本能够降至14元/kg以下,即每斤7元。

在此背景下,时代周报记者与秦军进行深度对话,分享其对猪周期的真知灼见,探讨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道。以下为对话实录:

 牧原股份董秘秦军。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牧原股份董秘秦军。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效率提升为降本之“根”,健康管理为降本核心

时代周报:自2022年以来,猪周期下行的寒冬逐渐笼罩了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生态链。在此背景下,行业生态、格局、生产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秦军:我国生猪市场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导致生猪养殖企业的经营业绩呈现波动。当前生猪养殖行业已从数量增长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生产效率,共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时代周报:2023年底受生猪疫病等因素影响,贵司育肥完全成本有所上升。度过漫长的下行周期离不开企业降本增效,贵司主要通过什么措施降低养猪成本?未来降本的空间体现在哪些方面?

秦军:由于冬季疫病造成养殖成绩下降以及春节期间有效销售天数少,公司2024年1~2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阶段性上升至15.8元/kg。随着疫病对猪群影响逐步降低,公司3月的完全成本已经下降至15.1元/kg,对比1-2月份,成本下降来自于生产成绩改善、饲料价格下降以及出栏量增加带来的期间费用摊销下降。

生猪养殖成本下降的根本在于养殖生产效率的提升,核心在于猪群的健康管理,最终体现至成活率、料比、生长速度等生产指标的全面改善。

在疫病防控方面,公司当前已对非洲猪瘟实现全面、常态化的防控,一是通过空气过滤猪舍、精准通风系统等硬件装备进行防控,不断优化系统设计,保证防控成果;二是对于人员和物资进行全面管理,优化员工洗澡、物资消毒等业务流程;三是保证一线人员对各项生物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对于其他疫病,公司正在围绕疫病净化搭建“天网工程”,开展多种疫病的研究与防控,将研究成果落地生产管理,支撑养殖成绩的持续改善。

在营养配方方面,公司致力于低豆日粮的研究,与西湖大学合作研发合成生物技术,聚焦豆粕减量替代。在智能化方面,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智能化猪舍、智能环控、智能饲喂等智能装备正在逐步覆盖,保障猪群生长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和激励措施,让一线员工明确利润结算方案,激发优秀员工内驱力及主人翁精神,提升猪群利润。同时,公司会开展对于一线员工的标准化管理,帮助员工把猪养好,支撑技术落地与成本领先战略的达成。

挖掘楼房养猪潜力,开拓生猪屠宰市场

时代周报:目前公司已建成的生猪养殖产能仍以平铺猪舍为主,楼房猪舍产能占比不到10%。通过已投产楼房猪舍的生产运营,能否简单介绍这一模式的优势?在运行过程中,这一养殖模式出现过什么难点?未来贵司对楼房养猪的产能规划是怎样的?

秦军: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楼房养殖具备以下优势:一是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更好,内部采用了无人转运设备,避免猪群间的交叉,减少疾病的传播;二是智能设备应用比例高,主要是智能饲喂及智能环控等设备,使得料肉比等生产指标达到公司领先水平;三是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四是产业链集中优势,降低了原粮、生猪的运费及损耗,物料周转率高。

从现有情况来看,楼房猪舍建造的复杂程度以及投资成本高于平层猪舍。在未来新增产能中,公司将综合考虑土地适配性等因素,在部分条件匹配地区建设楼房猪舍,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已投产楼房猪舍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其在生物安全防控、智能化设备应用等方面的优势也逐步显现,未来公司将继续挖掘楼房猪舍的发展潜力,进一步提升养殖成绩。

时代周报:持续技术创新,提升养猪技术,是推动养猪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贵司当前智能化、信息化推广应用情况如何?

秦军:公司从2018年底加大对智能化的投入,目的是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公司的智能化设备是立足业务本身,围绕业务需求进行设计。例如空气过滤猪舍最核心的是建立养猪生产的环控业务逻辑,从猪的生长需求出发,保持最适宜的温度;智能饲喂可以实现一日一配方,通过精准饲喂,对猪群采食量进行计量和监控,对猪群健康状况进行预警;无针注射器将无针免疫、防疫监控、数据收集集合在一起,操作更快捷方便,管理也更精准,未来将会逐步完成对各类疫苗的覆盖。现阶段公司的智能化设备已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常态化使用,智能环控、智能管链的覆盖率达90%以上。

此外,公司通过信息化系统收集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并进行分析,实现最小颗粒度的管理,可以管理到每一间猪舍、每一名员工、每一台设备、每一头猪,以提升养殖生产中的猪效、人效、物效。未来公司会继续加大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各项设备覆盖率。

时代周报:贵司屠宰肉食业务的经营情况如何?未来有何规划,通过哪些举措提升屠宰肉食业务的整体盈利能力?

秦军:2023年公司屠宰生猪1326.0万头,同比增长80%,销售鲜、冻品等猪肉产品140.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18.62亿元,同比增长48.54%。截至目前共投产10家屠宰厂,投产屠宰产能2900万头/年。2023年公司屠宰厂产能利用率提升至46%,头均亏损降至70元左右。

2023年屠宰肉食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东北区域市场未充分拓展,部分屠宰厂产能利用率低。2024年公司屠宰肉食板块会持续开拓市场和渠道,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公司也会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完善各项流程标准设计,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稳健增长,优化负债结构

时代周报:在非洲猪瘟常态化、生猪养殖规模化、生物安全严格化之下,以往猪周期的规律被打破,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到了微利时代。在此背景下,贵司穿越猪周期的底气是什么?

秦军:猪周期的形成主要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生猪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对生猪养殖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这是全行业所面对的不可控制的客观风险。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公司持续降本增效,通过良好的成本管理能力及现金流管理能力保证公司穿越周期低谷。

在持续降本增效方面,公司将提升发展质量作为重点工作,用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持续做好生猪健康管理;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薪酬机制等措施激发人员活力;继续推行标准化管理,缩小内部成本差异,带动整体成本下降。公司希望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养殖完全成本能够降至14元/kg以下,全年平均成本目标为14.5元/kg。

在现金流管理方面,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93亿元,2024年一季度为50.67亿元。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230.24亿元,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面对当前外部市场形势,公司会合理把控生产经营节奏,规划资本开支水平,采取稳健的资金管理措施,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等方面,结合市场因素规划资金收支,确保现金流安全稳定。

时代周报:目前猪企资产负债率高企,近期贵司是否有融资计划,未来贵司如何平衡融资规划、杠杆情况与产能扩张?

秦军:公司积极开拓多种融资渠道,选择适当的融资工具,以支撑公司的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

在银行融资方面,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与主要银行长期维持着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公司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近年来授信储备稳健上升,目前公司整体银行授信额度在950亿元以上,未用信余额超过300亿元,并且合作银行结构有所优化,头部银行授信集中度逐步提升;在债券融资方面,公司拟申请发行公司债券、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也是应对风险的储备。目前相关工作在推进中,公司将结合生产经营需求以及市场环境、发行价格等因素综合决定债券发行情况;对于股权融资,公司目前没有相关计划。

面对当前外部市场形势,公司会合理把控生产经营节奏,规划资本开支水平,持续降低成本,提高整体发展质量。公司2024年一季度资本开支为48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已完工结算部分;预计全年的资本开支在100亿元左右,其中30亿元用于维修改造,剩余部分用于已完工项目的结算。2023年以来,公司的主要经营策略是稳健增长,优化负债结构。未来随着公司产能建设逐步完成,每年资本开支将以当年固定资产的维修改造为主,整体将控制在较低水平。公司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会逐步降低杠杆水平,持续优化财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