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共享单车的投运,标志着我市在全省率先进入绿色零碳出行新时代。投运以来,为一些有短途出行需求的市民带来了便捷,因此获得了很多市民的青睐和好评。氢能共享单车作为新产品的出现,不少市民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对其功能特点、骑行操作、停车还车等问题有一些疑惑,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氢能共享单车调度中心实地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便快捷的背后是科学的调度与维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氢量不足的共享单车进行氢瓶更换,并使用氢气检漏仪进行探测,被替换下的氢瓶则被送往鹏飞城市加氢综合能源岛进行加气。
与传统的电动共享单车相比,氢能共享单车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便捷的能源加注,单车以氢气为燃料,储氢瓶将氢气传送到燃料电池中,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机,从而实现车辆的运行。由于工作原理的不同,很多市民在骑行的时候会听到氢能共享单车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氢能共享单车调度中心技术负责人 罗建辉:我们此款车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它是一个化学反应装置,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热量和电能,而“嗡嗡”的声音主要是风扇带走燃料电池多余热量所产生的声音,而刚开始骑行的时候它有排气的声音是因为燃料电池在刚开始的时候里面全都是空气,氢气要注入进去以后才能产生反应,所以说排气的声音是为了带走里面多余的空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头盔的使用与归还作为用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看似繁琐的背后,其实是技术的升级与安全的考量。氢能共享单车车筐内放置的智能头盔具有防撬、防震、抗拉的特点,另外智能头盔能在骑行者佩戴的瞬间与车辆智能中控系统建立连接,实时对佩戴状态监控。

氢能共享单车调度中心运营负责人 杨超:与传统的头盔相比,此款头盔我们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最高的配置,它会在骑行过程中实时监测用户的佩戴行为,如果发现用户没有及时佩戴头盔,会逐步地停止动力,当用户骑到规定的停车点位之后,把头盔放入我们的车筐会听到锁头盔的声音,这时候我们打开小程序点还车就可以结束本次订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技术的应用,为规范头盔佩戴行为起到监测和引导作用,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出行条件。在扫码开锁后提醒使用头盔,按步骤打开头盔锁,归还时请把头盔锁舌与锁孔对齐,帽沿对准车筐里的预留开口,头盔锁对齐后按压下去,通过鹏飞出行小程序操作完成头盔归还。

针对还车问题,氢能共享单车具有一键还车功能,在车辆到达电子停车位后,会语音提示“可以一键还车了”,按下显示屏下方的“还”字按钮,即可完成还车。另外,对于首次将氢能共享单车骑出运营区外的用户来说也有人性化的处理办法,就是通过小程序学习用车规则就可以免调度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氢能共享单车调度中心运营负责人 杨超:一周前,我们已经扩大了运营区,具体的区域我们可以在鹏飞出行小程序上看到,下一步,我们会增加停车点位,现在我们的电子停车点位有1000余个,我们会根据用户的需求逐步地增加。在市区的主要街道我们也在配合城管划实体的停车位,现在正在逐步施工,在今年年底我们会将孝义城区的投放量增至3000辆。

据了解,目前氢能共享单车调度中心正在推进RFID定点还车技术试点工作,只需将共享电单车脚踏板位置对准还车点内的感应芯片,车上的RFID检测设备与地面RFID标签会进行对码感应,通过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精准还车,从而大大提高用车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用户反映的为什么扫码开锁后无法骑行、骑车中途突然失去动力但还是收取了骑行费用以及不能还头盔导致收88元的头盔罚金等问题,有关负责人也给出了答复。

氢能共享单车调度中心运营负责人 杨超:我们在系统设计中,如果氢量不足会在小程序提示用户“此车电量不足,换下一辆车骑行”,失去动力还是因为过热保护的机制启动之后对电池的基本保护,如果碰到上述问题的话,用户可以向我们后台第一时间打电话,我们核实情况,会把骑行费用退还给大家。头盔锁不了是因为电量不足导致锁无法正常启动,所以说碰到这个类似问题,我们要拍两张照片,头盔在车筐里一张,还有车辆本身二维码一张,通过费用异议,我们在后台核实之后第一时间把头盔罚金退还给大家。由于用户的骑行需求比较旺盛,下一步我们会加大运维力度,及时解决问题,以满足用户的骑行需求。

氢能共享单车的出现成为了城市街头的一抹新绿。记者在部分街道也看到,随意停放的氢能共享单车以及一些不规范的用车行为,既影响城市形象,也带来了一些交通隐患。方便不等于随便,希望广大市民在使用氢能共享单车时能够规范骑行、有序停放,既“文明”自己,又方便他人。遵守交规,安全出行,让我们携手共建共享安全和谐、文明有序的出行环境。

记者/津鑫祥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