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2023年年报的披露完毕,打工人关心的2023年哪些企业员工人数减少最多,哪些企业还在逆势增员,我们来一一揭晓。

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微创”系,微创医疗从冠脉支架做起,在医用高值耗材行业越走越远,公司一贯的做法是,先在公司内部孵化产品,形成一定规模后,这块业务便会被剥离出去,实现单独融资并争取上市。药融云数据库显示,目前已有微创医疗、心脉医疗、心通医疗、微创机器人、微创脑科学、微创电生理6家上市公司

微创脑科学2023年裁员495人,裁员比例85%居榜首。微创机器人员工人数从2022年约1200名减至2023年646名,几乎腰斩,员工成本从2022年6.1亿元降至2023年5.6亿元,仅下降8.4%,说明是在年末突击裁员。2023年亏损10亿元,现金储备仅剩5亿元。微创医疗2023年末雇员8230人,比2022年末减少1205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药领域:嘉和生物由2022年264人缩减至2021年的104人,裁员比例达61%。其上市之初的员工规模过大,现金流快速流失,加上PD-1 GB226(geptanolimab) 被拒,规模商业化未开始,因此公司作出降本增效的决定。基石药业员工人数从2022年的476人缩减至2023年的230人,裁员比例为52%。研发团队相对稳定,主要裁撤行政及销售人员。德琪医药同为创新药研发公司,员工人数从2022年的394人缩减至2023年的201人,裁员比例为49%,主要是由于塞利尼索销售策略的变动,由自己组建销售团队转为跟瀚森制药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益于疫情的IVD企业,2023年业绩跳水。达安基因2023营收下降90.2%,净利润下降98.1%,减员1612人。高管年度薪酬总额也从2022年3720.55万元降至2023年672.41万元。

易瑞生物2023年受国内外公共卫生防控政策变化的影响,体外诊断业务收入和毛利大幅下降。此外,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加之投资业务等影响,主营收入2.54亿元,同比减少63.01%。归母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减少322.87%。公司人数减少246人,同比减少39%。

瑞康医药营收连降四年 扣非净利润连亏三年,2023年员工人数缩减1879人,缩减率为37%。

2023年员工人数缩减最快的T0P20企业排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各公司年报、药融咨询整理

新药研发企业绿叶制药、科迪、迪哲医药、亚虹医药、康诺亚和迈威生物均有产品刚上市或有产品准备上市。陇神戎发系收购普安制药业务扩张所致人员快速增加,华润医疗也是由于收购辽健及江能医院业务扩张,员工人数快速增加。爱博医疗、海吉亚医疗处于快速扩张期。

2023年员工人数增长最快的T0P20企业排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各公司年报、药融咨询整理

结语

行业整体在挣扎中出清,我国的医药行业还很“年轻”,还处于青春期的动荡中,同时也在动荡中成长。未来企业也会更加注重运营效率和财务平衡 ,活下来,春天一定会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