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唐]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首寄赠诗。韦应物年少的时候狂放不羁,安史之乱以后,才开始安心地读书,与道士的来往比较密切,诗人作此诗,抒发自己淡远的意趣与真挚的情感,语言亲切自然,不仅体现出对山中道士的思念之情,同时阐明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怀,耐人寻味。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今天早上斋舍异常寒冷,使我忽然想到山中的那位友人,这两句开篇点题,交代想念友人的原因,将主人公描述出来。一个"冷”字营造了一个非常寒冷的氛围,对诗人内心的情感起到烘托作用。“忽”字表明诗人触景生情, 是偶然间的有感而发。因为天气寒冷而想起友人,表明二者具有非常深厚的情谊,这两句叙述表面上看起来平淡,但是却将诗人内心的落寞凄凉以及对友人的关心牵挂全部都表现出来。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在这样的寒冷天气中,友人或许已经到涧底打柴,准备回来以后煮白石做饭充饥。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想象的友人生活情景,画面幽静雅致,给人一种远离世俗、清冷孤寂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面对如此寒天,我应该带上一瓢好酒,送去遥远的对于秋风雨夜的安慰之情。这两句描述的是诗人内心的想法,想要带着美酒去探望友人,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更加表明二人之间具有深厚的情谊。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秋天的叶子落满整个山谷,即使我想去探望,可是又该到哪里去探寻他的足迹呢?这两句是诗人进一步的想法。在当时,道士们常常没有固定的居所,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根本无法寻找他们的足迹,更何况秋季落叶满山,脚下的道路也全部被湮没,更加难以寻找,表明了诗人对友人不尽的思念之情。

该诗构思比较巧妙,诗人通过天冷想到友人,然后巧妙地利用想象勾勒出一幅萧疏淡远的画面,运用平淡的话语进行描述,字里行间洋溢出诗人的真挚情感,抒发出对友人最真挚的关怀之情,同时诗人对友人的刻画也比较鲜明,描绘出一位山中隐士的形象,宁静淡雅, 表明诗人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情怀。整个诗作韵味深厚,留有极大的回味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