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有部国剧封神至此。

在豆瓣国产高分榜上独占鳌头,26万观众赐予9.8分厚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映17载,将人性商战,权谋心法,雷霆手腕,权势之争,一应俱全。

绵柔温吞藏刀光,波谲云诡演诈术。

历史为基,添架空局,一丝一毫,尽是好戏。

《人民的名义》、《琅琊榜》,在此剧光芒下,可称童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谁成想。

当年一经播出,谩骂袭来

“编剧愚弄观众,歪解历史,玩弄小聪明的伎俩,整部剧堪称胡编乱造。”

“打着历史正剧的牌子,却难负盛名,完全是在侮辱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视率更是瞬间跌破至0.41%。

什么概念,举几个例子,你就能看出这差距

1994年,《三国演义》平均收视23.5%;

1998年,《水浒传》平均收视40%,最高突破60%;

2001年,《大宅门》霸屏15.01%,《康熙王朝》8.47% ;

2004 年,《汉武大帝》6.41%。

面对收视口碑“双塌”,俨然已逃不开雪藏禁播的宿命。

有人说初看此剧,不懂嘉靖口中,何谓“都是忠臣,没有奸臣。”

回首间才明白,以史写心,“不因水浊而偏废,不因水清而偏用”这般借古说今的真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外·一“播”三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明王朝1566》的出现,实属无心插柳之举。

2003年,一通电话惊扰了北京一小营,电话那头是一名海南领导。

原来,一政治局常委南巡海瑞故居所感,决定将海瑞故事大书特书,于是召集张黎与刘和平二大咖。

当时,两人正筹备《曾国藩》,文稿十七集已成,投资演员待定。

可海南之召不可拒,思虑再三后,两人放下《曾国藩》,转而投身海瑞大作。

于是。

《大明王朝1566》应运而生,开启了国产历史正剧新篇章,也成就了“黄金搭档”。

刘和平和张黎,两人相识于199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黎与刘和平

那时,二月河原作《雍正王朝》正热拍中,一个是艺术总监,一个是金牌编剧。

张黎慨叹此戏之大获,非金银美誉,而是与刘和平结缘,志趣相投,一见如故。

刘和平应声誓言,定写超《雍正王朝》之佳作,张黎为导。

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作时,刘和平为剧虔诚,香烟缭绕,日夜祭拜嘉靖像、海瑞画,以求剧精。

其间,湖南卫视台长欧阳常林,刘之故友,得知二人约定,暗生一计,知湖南人喜好(刘和平湖南人),便手持小坛,腐乳辣椒,勾刘胃口。

吃人之短,这一来二去,欧阳成了《大明王朝1566》出品人,首播权定湖南卫视,他还亲撰主题曲《治世民为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常林

版权敲定,投资亦稳,2005年,《大明王朝1566》正式建组。

拍摄期间,张黎心细如发,大到耗资4000万搭建宫殿宏伟;

小到信笺纸张,古风依旧。

布景服饰竭尽心机,圣旨、绫罗精工绣,皆上品,只为全力还原历史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组演员见此情,勤学苦练无敢怠慢,就连灯光师也将台词备的滚瓜烂熟。

这般“攀比、较劲”中,好演员登场来,「羞耻心」成了宝。

可谁成想。

杀青时,天气预报一场大雨倾盆,欲洗尽《大明王朝1566》最后场景——

一场飘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拍一天,费力费心费神,还耽误演员档期。

编剧刘和平此时身处北京,心思急转,决定前往永陵,祭拜嘉靖皇帝,求得晴天。

虔诚上香后,他久跪不起,电话通知导演张黎:“我已祭拜,你们快拍。”

时光流转,阴云未散,风雨欲来气势狂。

不知过了多久,电话铃响,导演张黎声中带笑:“杀青了。”

刘和平叩谢三头,艰难站起,刚出陵门,暴雨如注。

此后剧组传言,《大明王朝1566》得天独厚,是天选之剧。

2007年,耗时两年拍摄的《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卫视春节档首映放,谁料开播两日收视仅0.41%,观众看得云里雾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叹:“文化深,收视浅。”

欧阳常林无奈:“叫好不叫座,观众少见多怪,历史剧难容,高端人群看湖南卫视的不多。”

遂,停播换《达子的春天》,流行韩剧,欧巴风靡,斗古文,谁人问?

十年冰封,剧场风波,续集《大明王朝1587》梦断。

想来,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刘和平后来说,续篇无意,情怀已远,无论海瑞或是张居正,都囿于时轮命运。

明1566,雪始雪终,海瑞仰望风雪中,瑞雪虽寄春望,却也幻灭如烟。

人事难挡,天命更难当。

若真有《大明王朝1587》,那年的雪,又该有多冷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冰碎。

2017年,优酷识珍珠,果断买下《大明王朝1566》版权。

播出两日,播量高涨达466万,豆瓣评分上涨至9.7。(现已9.8,国产剧评分最高)。

网友赞“神剧”

“论政治权谋,《权力的游戏》跟《大明王朝》差的不只是100个《纸牌屋》。”

“这才是国产神剧的正常打开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岁月见证,《大明王朝1566》终得宽天地。

戏中·逢场作“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张黎说:“跟演员谈一个角色的时候,我会先做到他的功课的五倍,确保演员提问的时候,我没有不能回答的问题。”

功课做足后,他信誓旦旦地找陈宝国演海瑞,陈却爱上了嘉靖。

《汉武大帝》后,陈宝国曾誓不再演帝王,却愿为其甘心转念,再披龙袍。

“只因嘉靖他不是按皇帝的规矩,按常理出牌的一个帝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陈宝国的嘉靖,时而像孩童般任性,扬言“不吃药”,时而怒吼“反了”,戏全在下巴动。

这,都是他有意而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志忠原看好嘉靖帝,毛遂自荐,与陈宝国现场对飙演技,甘拜下风后,误打正着成了海瑞,可形象迥异,黄不得已,减肥苦修,鸡蛋、牛奶、苹果练瘦身。

12日瘦19斤,形体趋近海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张黎对黄志忠的评价是「极刻苦劲,饮食全忘」。

“通过饥饿来控制自己的精神状态,通过冷、饿、疲劳,使他的人物有一种我们称作金光四射的感觉。”

海瑞一登场,那双眼,深邃犀利,目如炬火,慈悲与怒,一眼可见天下清。

怪不得连嘉靖帝都说:“海瑞是我大明朝的一把神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一级演员王劲松,张黎本是想邀请他安稳演富商,他却志在扮太监杨金水。

此角先稳后疯,藏心护干爹掌印太监吕芳(徐光明饰),不得已装疯卖傻,遭遇刑罚水淋漓。

拍这场戏时,正值春寒料峭中,王劲松冻得唇紫,病发也无怨言,暗自打点滴,次日照常拍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场名戏。

众人实则试探杨金水是否演精神失常,决定真针扎面。

当时,剧组请了俩老中医真刀真枪来,王劲松又忍受四十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南京城下,杨金水与吕芳,一场戏令人泪目。

吕芳下放南京,杨金水伴守太祖陵,装疯执念,欲啖树叶。

吕芳慈声制止:“爷俩平安了,你不用再装了。”

情深言一出,“苦了你了”声声入心。

杨金水眼神千转,一瞬间,委屈、耻辱、愤怒,眼中尽显,感人至深。

好戏,好演技,王劲松真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倪大红饰演的严嵩,四十余岁扮八旬老臣,下戏之后隐身不见,日夜闭门思研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有回,倪大红身披朝服,头戴相冠,灯光调整间,他也久跪不起。

此时一个灯杆意外碰歪了他的官帽,他未言语,反倒是手微颤中扶正冠帽。

动作呆滞如老翁,眼神却深藏诡计。

入戏太深,不疯魔不成活。

张黎后来回忆,当时剧组招待所四层,夜如空城,房房闭门,一打听才知道是演员磨戏。

不仅个个能演自家戏份,对手戏也能娓娓道来。

剧中两贪官郑泌昌(甘雨饰)与何茂才(王戎饰),两演员命运相连,一进剧组,只求同住一室,便于夜夜磨炼戏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戏骨,不外如是,戏比天大。

戏里·晦涩难“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北平无战事》、《雍正王朝》时,漫天要说,却觉言不尽意。

反观《大明王朝1566》。

万语千言,终觉多余;太多可论,反使人无处启齿。

为何如此?

张黎给出了答案:“我们要的不是历史,而是历史背后的历史。”

历史,非常一般。

剧中,人物命运如细沙在掌,看似静默无言,实则言之有物。

都说严嵩父子,凭借青词之术获得嘉靖帝的宠爱,在朝中高坐二十年。

可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嵩(倪大红饰)雨中对儿子怒吼一通,警告严世蕃(张志坚饰)莫要越俎代庖。

“我的权利是嘉靖给的,你的权利是老子给的”。

严嵩心里明镜儿,知道自己能够位高权重,全靠给皇上遮风挡雨。

换句话说,只有嘉靖才能定夺谁能为他遮风挡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严家不过是嘉靖帝用来挣钱,替他背黑锅的棋子。

如果严世蕃只想享受权力而不愿意承担代价,那终将是自掘坟墓。

一句“只有用对了人,才是干大事的第一要义”,早已道破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抗倭的“东南抚臣”胡宗宪(王庆祥饰),其命运与严嵩紧密相连。

若严家风雨摇摆,胡宗宪亦难免受累,东南若失,天下大乱。

朝不稳,老嘉靖的精舍自是要摇晃三分。

严嵩回精舍后,将严世蕃及其同党的种种乱政及胡宗宪收拾残局的幕后真相揭露无遗。

点明,胡宗宪为严家“恩人”。

此局棋至此,也只有严世蕃未能正其位,不识其真价,对父护胡宗宪之举,心生芥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嵩亲口述其写信给胡宗宪的过程,令人听闻之后毛骨悚然。

初看前二十四集,严嵩似乎只是被蒙蔽的老翁,远非史书上的权臣形象。

而今,方明白何以严嵩被后世唾骂,又何以能长期掌控内阁。

其言“倭寇不可全剿”,好一出奸诈本色。

说到底,养寇自重,以「巧」治朝。

不过,此举更坐实了他奸臣之名。

朝中事如棋局,步步惊心,每一子落,皆有定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修道修心,性情中人称之奇。

人人都说嘉靖“混蛋”,然历代皇帝,嘉靖可谓之“术业有专攻”,深知帝王之道。

嘉靖通晓君权,不若太祖、成祖般亲劳亲为,劳碌命脉,更非如孙万历那般,荒废朝政,任事如流水东逝。

表面上,“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到头来还不是,“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君行事,虽有时人不齿,却又精于权术,维系朝纲。

加之一句旁白“大明实际户部尚书”,指谁?

嘉靖帝,权术参天,绝非俗昏之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

剧中,每位角色独立成章,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局限,不是笔端生发,而是似曾亲历的苦痛与抗争。

换言之。

当局之人,无论站在何种高位,其所思所言所行,在其位看来皆无不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明王朝1566》剧之妙处——

初以为,刘和平在讲大明王朝的满腹落寞。

可当你理解了

“死一百个人是个数字,死一百万个人也是个数字”,此理有是有非之时;

当“长江黄河论”显其对错之时;

当见海瑞睿智与短见并存之时;

才豁然。

刘和平,借古喻今讽刺的是——

五千年来,特权阶层党派之争,故态复萌。

一切变动不可逆于自然,一切自然皆可为之变动。

文学有一言,何谓“浑然天成,不着匠气?”

答曰:《大明王朝156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黎说他喜欢拍末世,国将不国,忠臣奸佞,而在乱世,不为独“活”,却想做出实事儿的,这种真能人拍的最乐。

海瑞,便是其一。

《嘉靖与海瑞》,一盘棋局,嘉靖出谋,海瑞破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反腐,到头来却发现腐败之根实则嘉靖。

一句“虽有官而如盗,虽有君而无父”,可想打得嘉靖的脸有多疼。

海瑞之家,初看无关宏旨,细思后才发现极具深意。

海母(祝希娟饰)严苛,海瑞尽孝,封建礼教下,又一出“嘉靖的朝堂”。

海母如嘉靖,严控一切,求全责备。

海瑞苦背《谏诤章第十五》,坚守民本,正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之道,才成就了海刚峰。

大殿对峙,三代帝王,海瑞跪于暗处,皇权的冷酷与海瑞的坚持昭然若揭。

海瑞一语“在史册里,在人心里”,震得嘉靖哑口无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帝王憋着一口气,提出“长江黄河论”,论治国如调水,清浊共济,方能平衡。

“非黑即白,遑论其他”八字,瞬间在海瑞心中土崩瓦解。

临终之际,嘉靖留一把“利剑”给儿子裕王(郭广平饰),恩赦海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雪皑皑的紫禁城,海瑞立众官之间,仰天长叹,既叹一世君薨,也叹己之路途遥远。

谁能想到,那天,哭得最伤心的竟是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边回荡一声“既食君禄,君即尔父”)

一日,黄志忠与陈宝国应邀至访谈节目,屏前重映君臣交锋之戏。

黄志忠哭了,片段过后,留下四个字:“字字泣血。”

随后悄悄地问一旁的陈宝国:“还行吧?”

“挺好。”后者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瑞的行为,逆流而上,放今也觉不可思议。

很多人不喜欢他,“太自我,低情商,不合群”成为了他的标签。

其实,海瑞能存活至此,绝非善茬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看破红尘后的坚持,是真正的理想主义。

而天底下最大的欲望,恰恰就是理想。

他也明白,不是严党要他性命,而是那深宫重院。

什么清官贪官,清流严党,终归一途。

严党控诉“民间不知朝廷艰难”,清流则让“百姓在苦难中寻乐”。

听听,好话都让他们说了。

海瑞自然想的通透,百姓在这场斗争中,不过是棋子一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万历年间,海瑞评价张居正(本剧由郭东文饰)“谋国有功,谋身不精”,指其虽善治国,却不善自保。

想想也知。

当时的朝堂,官吏谋身为先,海瑞处世看似“刚正不阿”,也无异于“自寻短见”,但其实则深明大义,精于权术,真实为能保己之高人。

反观张居正一生劳碌,虽功高,身后却被人挖坟鞭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和平怎会不知其中真谛,不过是借吕芳之口说出罢了。

“文官们说的‘做官要三思!’”

“什么叫‘三思’”?

“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

“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

“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

“退下来了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

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世道人心悬利剑,先忧后乐清风愿。

历史与命运纠缠至此。

《大明王朝1566》片头曲响起,一句“千帆竞往,叹恩怨付笑谈”。

想来,已有17年。

回看这几十年的国产影视,见一幕名为中国戏码,听一段名为幽兰序曲,多少高潮,几多转折,也烂尾也精彩,也赞誉,也诟病,千种情节,万种表演,拍不尽,便也不尽演。

刘和平说:“不会游泳,湘江河那么深也敢跳下去,第一次骑马就是烈马,如果没有这一股气,作品便没有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力量”二字,看的诛心,听的刺耳。

狂风不终朝,暴雨不终夕。

想说,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