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报道,让字节跳动的系列知识产权侵权案浮出水面。

5月9日,南方都市报发表题为《腹背受敌?美摄科技多地起诉字节知产侵权,天价索赔案受关注》的报道。5月11日,美摄科技发声,称该报道严重失实,自己依法维权,却被污蔑为“恶意诉讼”“知产流氓”。

美摄表示,他们的核心技术被字节旗下的抖音、剪映、TikTok(海外版抖音)等多款软件抄袭。2021年,美摄在国内和美国双线起诉字节知识产权侵权,与2024年美国政府封禁TikTok法案毫无关联。字节的侵权行为,对美摄的正当经营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然而,美摄至今没有得到该有的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字节跳动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独角兽公司,其抖音、TikTok、剪映等APP在全球获得了数亿级的用户。然而,这样一家以技术驱动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旗下这些知名软件均涉嫌代码抄袭侵犯知识产权,令人震惊。

OpenAI开始改变人类,特斯拉试着仰望星空,而我们的巨无霸科技企业如果只是沉浸于技术上的“拿来主义”,用高薪挖角窃取代码,用技术手段打压同业,用体量优势鲸吞市场,它又能给时代留下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官司旷日持久,字节恶意妨碍诉讼

01 官司旷日持久,字节恶意妨碍诉讼

软件研发是个复杂、长期的综合性技术工作,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物资设备成本和技术人员的时间精力。所以源代码是各家互联网公司的命脉,核心技术秘密。

然而离大谱的是,字节被控侵权软件中的函数,不仅命名与美摄的函数名一致,甚至把美摄拼写错误的函数都照搬了去。比如,美摄SDK软件某函数名中将Format拼错为Foramt,字节被控侵权的软件中也出现了相同错误。简单地说,就是你抄人家作业,人家写错答案,结果你把错误答案也原封不动照搬过去。

更狠的是,字节不仅直接盗用美摄在视音频领域的技术优势,还利用所抄袭的代码推出与美摄直接竞争的火山引擎VESDK软件,以低价排挤美摄的市场份额。

字节的剽窃是通过一位美摄前员工实现的。法院认定,此人利用在美摄的工作职位和便利条件,接触到美摄SDK软件的源代码和目标代码等核心内容,离职后去字节,参与开发了抖音、剪映、轻颜、FaceU等多款与音视频有关的产品。

2021年4月起,美摄分别在国内和美国提起诉讼。官司一打就是3年多,到现在还没结束。

2023年6月29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宣判,美摄胜诉。6份一审判决分别认定巨量创意、Faceu激萌、图虫、轻颜相机、多闪、火山引擎VESDK共六款软件的部分代码与美摄SDK软件部分代码构成实质性相似,判令抖音公司等六案被告,停止侵害美摄SDK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并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627万元。双方均已提出上诉,案件进入最高法知识产权庭二审。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抖音公司等被告存在明显的妨碍诉讼恶意。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为,被告在法院明确要求提交软件源代码的情况下,仅提交不完整的源代码且拒绝补充提交明显存在妨碍诉讼的恶意,并将其作为酌情确定赔偿数额的参考因素之一。

此外,美摄诉抖音、剪映软件侵权案,仍在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中。美摄2021年5月在美国对TikTok侵权提起的诉讼,也尚未宣判。

02 官司在前封禁法案在后,谁在搅混水

02 官司在前封禁法案在后,谁在搅混水

把字节告上法庭的北京美摄网络有限科技公司成立于2014年,深耕视频编辑的底层技术开发,专注于互联网视音频一站式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其SDK软件在市场上的商业价值较高。国内很多涉及视频编辑方面的底层技术都由美摄提供,包括手机、汽车终端等。B站、OPPO手机等知名品牌都是美摄的长期客户。

本来是两家公司之间正常的知识产权纠纷,是非曲直在法庭上越辩越清,该怎么判,该怎么赔,法律自有说法。然而,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却刻意强调美国封禁TikTok的背景,第一句便是“正值Tiktok在美背水一战之际,字节跳动在美国面临的一场知识产权诉讼迎来最新进展。”

美摄第一时间发布声明,抗议南方都市报的失实报道:“3年来,我司一直在中美两国依法维权,至今仍在等待法院的最终判决。我司的知产诉讼与2024年美国政府封禁TikTok法案毫无关联。我司是被侵权方,却被南都记者不负责任地臆断为‘趁火打劫’。”

脑子是个好东西,吃瓜群众也看出来了:美摄和字节打官司是在2021年,美国通过封禁TikTok法案是2024年,两件事有啥关系?商业的归商业,法律的归法律,政治的归政治。是谁在搅混水、混淆是非?

作为受害者,美摄坚持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出多少索赔金额是原告的权利,至于最终能获得多少赔偿,是百万千万还是上亿,以法院的判决为准。

03 侵权纠纷频出,字节诉讼不断

03 侵权纠纷频出,字节诉讼不断

实际上,只要了解抖音公司及其前身字节跳动乃至今日头条,就会清楚他们是如何从创业公司一步步成长为互联网巨鳄的。

今日头条2012年成立之初,曾喊出“不做内容生产者,只做内容分发者”“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的口号。2014年,广州日报状告今日头条侵犯著作权,打响了传统媒体维权的第一枪,也让今日头条陷入了究竟是“传播者”还是“偷盗者”的争议。

2017年,腾讯起诉字节跳动,称其未经许可,在今日头条提供了腾讯享有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文章共287篇。字节跳动在法庭上辩称:“部分涉案文章为时事新闻或忠实记录访谈类节目内容的文章,不构成作品。”

2018年7月,《延禧攻略》大火,爱奇艺享有全球独播权。2019年,今日头条手机端以短视频的方式擅自传播该剧,爱奇艺起诉索赔3000万。

2018年10月,现代快报起诉字节跳动侵害著作权胜诉,字节跳动被判赔10万元。现代快报总编赵磊说:“报社坚持打官司三年,感觉就像秋菊打官司。”

2019年4月,百度认为头条搜索大量窃取百度“TOP1”的搜索结果,起诉要求今日头条立即停止侵权,赔偿相关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人民币9000万元,并连续30天在其App及网站首页道歉。百度之所以一口咬定头条搜索抄袭,是因为他们在开发阶段就给自家搜索结果打了防伪标记,为的就是防范技术窃取。结果今日头条果然“上套”,在其页面搜索很多内容,都会检索出带有百度logo水印的图片,甚至一些词条还会嵌入“抄自百度”的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头条抄百度事件,也被网友们评价为“抄作业连人家名字也一起抄走了”,是小学生都要笑掉牙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7月,潇湘晨报遭遇字节跳动旗下的东方IC维权。潇湘晨报发布了贵州都市报的图片,相关图片已获对方授权。没想到东方IC向潇湘晨报发来《版权预警函》,谎称享有相关图片版权,他们给潇湘晨报两个选择,一是赔偿2000元,二是进行商务合作,否则法庭见。而神奇的是,版权方贵州都市报并未向东方IC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潇湘晨报收到预警函后,登录东方IC图库检索,结果发现大量版权属于潇湘晨报的图片被放到东方IC官网上出售,有的还上了东方IC年度下载排行榜,而潇湘晨报对此根本没有授权。

同样是2019年,面对用户对今日头条擅自读取和上传用户通讯录的指控,字节跳动公开说出惊人之语:“手机通讯录不属于个人隐私信息,电话号码在日常民事交往过程中发挥信息交流作用,不但不应该保密,反而需要向他人告示”,结果引发网友口诛笔伐,称其“重新定义了个人隐私”。在相关民意调查中,有将近98%的网民反对今日头条这一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抖音前端团队宣布将其使用的设计系统和UI库Semi Design进行开源。但很快被网友发现其代码中出现了阿里巴巴同类产品Ant Design的痕迹。随后,抖音前端团队工程师承认早期参考了阿里的 Ant Design 代码,并深表歉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腾讯称今日头条存在大量未经授权的《风味人间》《有翡》侵权短视频,因此起诉字节跳动,两案共索赔1000万。

2023年,还有国内原创设计团队点名抖音公司旗下火山引擎的端午礼盒抄袭,认为礼盒中的周边蜡烛造型抄袭了刻奇 KITSCH团队的原创作品“火山噗噗蜡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2月,外媒曝出抖音公司正在秘密研发AI大模型项目,该项目在训练和评估模型等多个研发阶段调用了OpenAI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并使用ChatGPT输出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OpenAI发言人Niko Felix在声明中称:“我们已暂停了抖音公司的账户,如果我们发现他们的使用不遵守政策,我们将要求他们进行必要的更改或终止他们的账户。”

这里只列举字节跳动这些年大批侵权官司中的一小部分,可以看出,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大厂,从小创业公司到国际前沿公司,都和字节跳动有或大或小的版权纠纷。

自2008年中国提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后,知识产权与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也不断完善。大厂对知识产权保护更应有敬畏之心,并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