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16日,WGDC2024第十三届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召开。继首日开幕式与创新趋势峰会之后,次日主要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孪生城市”、“智能地图”,以及在城市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水利电力、交通出行、金融保险、科技出海等多项热点领域展开了多场主题创新峰会及研讨会。

数字孪生城市2.0论坛主要围绕数字孪生的创新企业发布和应用研讨会上邀请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燕琴,实景三维北京试点专班实施负责人陈品祥,水利部信息中心,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等专家,以及中国雄安集团、国网思极位置、优立科技、腾讯、智汇云舟、神州控股等多位企业代表,展示了数字孪生城市在新技术、新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论坛不仅聚焦了数字孪生城市2.0的演进趋势,深入探讨了AI与数字孪生的深度融合,还涉及了实景三维、水利建设、电网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实践。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将促进传统的孪生城市、元宇宙颠覆性进化,并有可能与进化后真正意义上的孪生城市重构社会形态。

仇保兴院士指出,孪生城市全部意义在于“有用”,但传统的孪生城市存在构成式孪生(映射)、高成本变更(高质量数据)、孪生与实际场景不同步(延时)等方面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能够理解复杂的语言和图像,远超过了简单的信息储存或检索,通过学习海量数据中的统计规律,能构建对世界的深层次理解,并在近期呈现爆发性进步,有助于解决传统孪生城市的困境,实现生成/构成式混合孪生、极低成本变更(一般数据,模拟信息)以及同步(实时响应)。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发表主题演讲(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发表主题演讲(图)

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数据中心主任谢文君以《数字孪生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及技术实践》为题发表特邀演讲谢文君指出,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推动水利发展弯道超车、跨代发展的技术条件已经完全具备。数字孪生水利是实现水利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实施措施,要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遥感、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数字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提升流域治水管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数据中心主任谢文君发表主题演讲(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数据中心主任谢文君发表主题演讲(图)

商业卫星与遥感AI论坛中邀请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副处长、风云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副总师韩秀珍,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卫星林业应用中心处长吴发云、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所长葛大庆等专家,以及普适导航、中国四维、四象科技、南方遥感、天汇空间、星图地球、蚂蚁集团、觅熵科技、爱特拉斯等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遥感技术在生态监测、水经济产业革新、林草碳汇发展、商业遥感卫星系统支撑等方面的应用与进展,其中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副处长、风云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副总师韩秀珍发表题为《生态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特邀演讲。

韩秀珍指出,卫星遥感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遥感应用业务产品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遥感应用产品业务化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组织,卫星中心技术牵头联合多省制定并发布了热带气旋、沙尘、植被、水体、洪涝、蓝藻水华、城市热岛、火情、冬小麦、霾等10余项卫星遥感监测评估技术导则和规范,并发布了火点、太湖蓝藻水华空间分布、全国重点湖泊水库水体空间分布、全国月最大积雪覆盖监测产品、全国月植被指数监测、全国月平均地表相对蒸散、台风定位定强、沙尘空间分布、卫星霾监测等20余种遥感应用业务产品,有效推进遥感应用体系建设。

此外,常态化、可应急响应的全国卫星遥感会商业务模式基本形成、机制逐步完善,各省遥感业务部门积极利用风云卫星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遥感应用,推动了全国遥感应用业务和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全国遥感应用能力逐年提升。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副处长韩秀珍发表主题演讲(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副处长韩秀珍发表主题演讲(图)

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卫星林业应用中心处长吴发云表示,陆碳监测卫星的发射后,应用于森林立体观测、植被健康监测、森林和草原火灾探测等,正实现森林树高、蓄积量和生物量/碳储量从地面调查向卫星调查的跨越式技术升级。

吴发云认为,林草碳汇是国家实现碳中和的“压舱石”。据专家估测,到2060年,全国碳排放可能在25亿吨左右,林草碳汇达到15~18亿吨左右,对国家碳中和贡献在60%以上。

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卫星林业应用中心处长吴发云发表主题演讲(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卫星林业应用中心处长吴发云发表主题演讲(图)

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可能是近几年里最受争议的领域。“不依赖高精地图”究竟能否成为代表未来趋势的技术方向,如何利用AI技术实现地图数据的快速更新,以及地图更新中的合规性与数据隐私问题,针对这些话题,今年WGDC2024特别策划了“位置服务与地图生态论坛”邀请了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地图管理处处长孙维先、以及百度地图、TomTom、南方测绘集团、中华保险集团、HERE、美行科技、高德智驾地图等企业代表。他们分别从政策、技术、应用等角度,分享了自动驾驶众源高精地图、AI时代新地图新服务、TomTom Orbis地图、北斗高精度定位、位置智能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与展望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围绕AI时代的地图更新的圆桌对话。同期泰伯智库发布了《2024自动驾驶与众源地图技术路线(政策)研究报告》

泰伯智库发布《2024自动驾驶与众源地图技术路线(政策)研究报告》(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伯智库发布《2024自动驾驶与众源地图技术路线(政策)研究报告》(图)

围绕时空数据治理的痛点与难点,数字政府与数据治理论坛邀请了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吴洪涛,北京政数局数据体系规划处、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与应用处、北京市国土空间大数据中心数据创新科、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北京市大数据中心等专家,以及维智科技、易智瑞、百度地图等创新企业代表共同分享数字政府与数据治理的最新实践经验、探讨时空数据治理的痛点与难点,并展望AI技术在数字政府与数据治理中的未来应用,同期泰伯智库发布了《时空数据治理白皮书(2024)》。

泰伯智库发布《时空数据治理白皮书(2024)》(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伯智库发布《时空数据治理白皮书(2024)》(图)

其中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吴洪涛对《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相关进展展开叙述。

吴洪涛表示,方案确定了“2-3-4”总体架构,其中“2”指全方位安全保障、完备有效制度标准规范;“3”含自然资源“一张网”、自然资源“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4”大应用场景指底线守护场景、格局优化场景、绿色低碳场景和权益维护场景。

据介绍,目前该方案明确了以下六方面主要任务:建设集约高效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全域全周期数据要素体系(生产、加工、汇聚、挖掘、共享、交易),提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智能化水平,构建多维数字化应用场景,筑牢全方位安全体系,健全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其中,在完善全域全周期数据要素体系方面,自然资源国土空间信息模型(TIM)是将实体空间映射到数字空间、实现数字孪生的数字化工具。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吴洪涛发表主题演讲(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吴洪涛发表主题演讲(图)

北京政数局数据体系规划处(智慧城市发展处)朱浩东发表题为《北京智慧城市的实践与探索》的特邀演讲,其中提出“智慧北京”的愿景目标是通过智慧城市打造“政府变革新抓手”、“智慧生活新体验”、“万亿产业孵化器”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朱浩东表示,历经“上网、入云、汇数、提质”等系列工程,从“电子政务”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到智慧城市1.0阶段的大数据行动计划,以及智慧城市2.0阶段的共性能力搭建,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智慧北京”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智慧北京”建设具体实施路径涉及三方面,分别是“三京(京通、京办、京智)”统筹智慧城市服务入口、“七通一平”夯实数字底座、“三网”牵引典型应用建设。

北京政数局数据体系规划处(智慧城市发展处)朱浩东发表主题演讲(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政数局数据体系规划处(智慧城市发展处)朱浩东发表主题演讲(图)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与应用处副处长易成岐表示,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国家。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畴参与分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我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自“数据二十条”出台后,20余个省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与此同时,各行业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数据要素行业实践,行业对数据要素重视程度逐步加大。

不过,易成岐介绍称,当前进入市场流通的数据仅是全社会数据的“冰山一角”。我国数据供给的动力机制尚不完善,数据流通活力不足,政务服务、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领域还存在大量沉睡数据,数据价值潜力远未得到充分释放。

对此,易成岐建议地理信息领域从“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等方面推动数据要素流通:推动地理信息行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打通地理信息行业政企数据“双循环”;孵化地理信息领域专业化数据商,打造地理信息行业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培育地理信息领域数据流通生态,推动地理信息数据要素资产化、资本化进程;充分地理信息行业数据规模和应用场景优势,积极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发利用。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与应用处副处长易成岐发表主题演讲(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与应用处副处长易成岐发表主题演讲(图)

低空经济与eVTOL论坛上,邀请到北京大学时空编码与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任伏虎,以及来自中航证券、海鸥飞行、联合飞机集团、泰伯智库、北航投资、云圣智能、天途航空等多位嘉宾代表,深入探讨智慧出行MaaS顶层设计和城市智慧出行服务。同期泰伯智库合伙人、首席分析师王悦承,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分析与市场机遇研究报告(2024)》。

泰伯智库合伙人、首席分析师王悦承发布主题报告(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伯智库合伙人、首席分析师王悦承发布主题报告(图)

今年WGDC还首次举办了生成式AI与时空计算技术专场,本次专场聚焦于这两大技术的融合与创新,荣幸邀请到京东探索研究院、白海科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阿里巴巴达摩院的AI领域技术专家就生成式AI与京东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的技术与探索、生成式AI与数据挖掘、时空计算与时空数据引擎的主题内容进行分享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