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消息,“腾讯云生成式AI产业应用峰会”大会披露了腾讯混元大模型、行业大模型的最新能力升级,并推出知识引擎等智能工具和应用。

会上,腾讯元器首次亮相,企业和开发者可基于腾讯元器直接创建智能体,使用腾讯官方的插件和知识库,还能将这些智能体一键分发到QQ、微信客服、腾讯云等渠道上。同时,多个版本模型hunyuan-pro、hunyuan-standard、hunyuan-lite通过腾讯云对外开放,氪满足企业客户、开发者在不同场景下的模型需求。

目前,腾讯混元大模型已经在腾讯内部600多个业务和场景中落地测试。其中腾讯会议基于混元推出AI小助手,通过简单自然的指令,就可以完成发言提醒、观点总结、会议纪要等。

此外,腾讯云推出了三款PaaS产品——“大模型知识引擎”、“大模型图像创作引擎”和“大模型视频创作引擎”。其中的知识引擎,在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架构基础上,整合了OCR文档解析、向量检索、大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为企业打造使用门槛低的模型应用开发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模型的打造只是起点,把技术落地到产业场景,创造价值才是目标”。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腾讯始终以“产业实用”,作为发展大模型的核心战略,通过打造高性能的模型、高效率的工具平台、高敏捷的场景应用、高可用的算力基础设施,以及强安全的模型环境,构建离产业最近的AI,助力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

腾讯集团副总裁蒋杰会上表示,腾讯混元大模型目前整体性能已居国内第一梯队,部分中文能力已追平GPT-4。腾讯混元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图文生视频、视频生视频等多种视频生成能力,已经支持16s 视频生成。在生3D层面,腾讯混元已布局文/图生3D,单图仅需30秒即可生成3D模型。

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表示,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Gartner的调研显示,超过60%的中国企业计划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部署生成式AI,反映出企业对大模型技术的迫切需求。通过腾讯云知识引擎平台,企业用自然语言,5分钟就可以开发出一款知识服务应用,快速在客服营销、企业知识社区等业务场景落地。(汤姆)

本文系网易科技报道,更多新闻资讯和深度解析,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