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级江北新区,总有太多值得去探究的新鲜事。

作为政务媒体,提供实用信息、传递情绪价值是题中之义,与此同时,也倾听着太多对于区域发展的期盼。

如何概括这些期盼声?用两个看似相互矛盾却又相得益彰的词来描述——“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理解“意料之中”?

经年累月的内容生产中所摸索出的一些规律,稍加运用便能屡屡奏效,这是我们正紧紧抓住的“意料之中”。

“‘家门口’是读者最关注的点,必须要上题。”

“上得太多了,会不会审美疲劳?”

类似的讨论时常发生,讨论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但数据会说话:不管是学校、商场、地铁站,还是社区医院、体育公园、图书馆,“家门口”一旦上了题,传播效果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门口”到底有什么魔力,一次次成为“流量密码”?

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先理解“家门口”这三个字背后的深意。当主观或客观的压力让“诗与远方”不再被时常念起,“家门口”其实是关于生活最简单而质朴的期许。

无论是抬头仰望天空还是俯身触碰大地,远方与眼前之间,你无法简单用“风雅”或“世俗”去定义,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世界有太多你暂时去不到的星辰大海,可每一天的细水流长却触手可及。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万千种奋斗形态的共同目标。而“家门口”无疑又是关于美好生活的最真切感。不是每种宏大叙事都必须参透,关于“吃穿住行”和“柴米油盐”的朴素理想同样闪着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打造,还是青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社会的发展一定伴随着需求的升级。“缺什么、补什么”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导向,日益便利化、智慧化、品质化的“家门口”,一定是不断去努力实现的目标。

怎么去搭好政府与民意间的桥梁,让这份流量“变现”,去创造社会治理中双向赋能的价值,这同样也是留给我们的思考题。

用真情换理解,让“情”与“理”交融。做好“家门口”的宣传是情理之中的事,而每一位江北人期待的目光也成为意料之中的获得感。

那么,“意料之外”的又是什么?

在稿件的评论区里,有一段来自北粉的总结:“每次生物医药领域的新闻和故事,评论区都是寥寥无几。可以看出生物医药新闻专业性强,一般人都插不上话。”

类似的声音有不少。我们其实也早已有了类似稿件“遇冷”的心理预期。那些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创新探索,想去读懂读透它们,不是件容易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有些“意料之外”的回应,会让我们内心翻江倒海。比如稿件评论区里的这一条:“如果妈妈能等到现在就好了。”

寥寥十余字,胜过万千言。

过去的遗憾无法弥补,如果此时此刻的推文能帮到另一位需求者,算不算莫大的欣慰?

确是如此,因为就有北粉私信留下了恳切的话,“爸爸已经无药可用。从查出胃癌至今快两年,会有机会一试吗?”

我们第一时间给对方和企业方搭了线。多么希望,这一次可以不留遗憾。伴着父亲一点点康复,我们还会告知更多关于“家门口”的好消息。也多么希望,往后关于“家门口”的稿件评论区里,会有父亲留下的种种期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都是我们通过这个平台收获的关于“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一角,而我们的记录和观察也是新区发展的一角。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从来不是割裂的。它们相互交织,时刻在提醒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平台,可以为大家做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断地叙说关于“科技”“创新”“产业”的故事,这些并非镜花水月,每一次开花结果都会落在江北人身上。让我们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北粉在关心关注新区的所专所研,与我们共同参与到深奥话题的讨论。

年轻的江北新区正在探寻的,是关于未来的想象。一切关于发展的答案,都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生活的注脚,又会落在一个个“家门口”。

其实,“家门口”里所蕴藏的,便有从“诗与远方”带来的答案。

文 | 吴小荣

编辑 | 徐雅莹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