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不少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实验平台都在进行从0-1的原始技术研发,而从1-100则需要进行中试。中试是中间性试验的简称,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通过中试实验,可以进一步验证乃至优化科学家的创新点子,一些项目通过中试环节后,产品量产成为可能。

去年,

成都提出打造西部中试中心

现在,

这一愿景迎来“路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成都市建设西部中试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外印发,《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建设中试平台”“提升中试服务”“完善中试生态”“塑造中试品牌”等4个方面12项重点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施方案》显示,成都将以“中试+”生态体系推进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2025年聚集100个重点中试平台,服务500个重大中试项目,推动500个创新产品上市,孵化100家科技创新企业,培育技术经理(经纪)人才4000名,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等重点领域形成突破。2030年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西部中试中心。

聚焦重点产业链

加快构建中试平台矩阵

《实施方案》提出,围绕优势产业领域,建设重点中试平台。成都将聚焦重点产业链,锚定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加快构建起中试平台矩阵,推动更多前沿技术和关键产品实现“成都试、成都造”。

成都将以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为突破,梳理发布中试图谱、需求清单、供给清单,推动科技企业、创新平台、高校院所等精准布局建设中试平台。同时,构建中试平台成长培育机制,梯度建设一批服务西部、辐射全国的重点中试平台。

具体来看,在集成电路产业链,成都将在模拟芯片、化合物半导体、感知芯片等细分领域重点布局中试平台。氢能成为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重点产业链。《实施方案》提出,成都将瞄准制氢设备、运氢设备等细分领域重点布局中试平台。

此前业内人士普遍建议,成都应该建设更多“完全公共性中试平台”,避免“自建自用”。对此,《实施方案》提出,推进中试平台多元化开放式建设,比如,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激发社会优质资源内生动力,以单个市场主体或创新联合体方式揭榜,建设一批急需紧缺中试平台,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市级备案资助管理。

《实施方案》指出,推动中试平台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成都将提高成果转化收益,探索与熟化产品利益绑定等收入模式,分享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的经济收益。

提升服务水平

强化中试能力建设

如何支持中试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指出,提升中试服务水平,强化中试能力建设。对此,成都鼓励内部中试能力开放共享,提升中试平台专业服务能级,拓展中试平台综合服务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蜂鸟智能硬件中试平台

在成都,一批中试平台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正在走向市场。“去年,我们的中试平台服务近60个客户,约300个新品项目,累计服务了400多个客户,近千个新品项目,主要来自电子信息智能硬件领域,去年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00%。”蜂鸟智造董事长田勇说,今年以来,今年以来,已经服务了近70个客户,其中有20多个新增客户。

这是成都众多中试平台的一个缩影。去年,成都首批10个概念验证中心、30个中试平台获得备案。今年,成都持续推动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备案。

《实施方案》指出,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将自建自用的中试平台、小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科研仪器设备等,通过市场化方式为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提供中试服务,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提升中试平台专业服务能级方面,成都将鼓励企业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开展中试实验设备和流程数字化改造,运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等技术推进企业中试资源网络化连接、平台化汇聚,运用高精度测量仪器、高端试验设备、高端仿真软件等提升中试质量,探索推广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本质安全可靠的中试新模式,推动中试数智化、网络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构建完整中试生态

精准配置资金、人才、政策

《实施方案》指出,汇聚创新资源要素,构建完整中试生态。这项举措涵盖科技金融赋能中试转化,系统精准引育中试人才,优化中试发展政策环境等举措,精准配置“中试”亟需的资金需求、人才需要、政策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澜智谷中试空间

中试平台建设,涉及场地布局、设备采购、科研器材安装等环节,资金投入必不可少。“通过成都市级层面备案后,我们会获得50万元补贴。”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投入巨大的化工领域中试项目而言,一个项目往往需要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持续投入,资金缺口一直较大,希望引入股权投资。

如何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成都将引导鼓励国有资本、社会资金等参与中试平台建设,创新财政资金“投补联动”方式。

《实施方案》指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构建西部中试中心“1+N”基金体系,组建成都天使投资母子基金群,支持成都高新区、青白江区等地组建50亿元规模的中试基金,鼓励“投新、投早、投小、投硬”,完善尽责免责机制。

中试平台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撑”。《实施方案》指出,强化内培外引壮大中试人才队伍,支持中试平台与在蓉高校院所联合育才,发挥中试平台对人才的“磁场效应”,引育一批具有丰富中试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管理人才、技术经理(经纪)人。

政策支撑成为中试生态建设的“关键一环”。《实施方案》指出,出台《成都市急需紧缺重大中试平台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补齐急需紧缺中试平台短板,夯实中试基础支撑。

注重品牌建设

搭建“科创通+科创岛”西部中试服务平台

《实施方案》指出,聚焦辐射带动引领,打造西部中试品牌。在打造西部中试服务平台方面,成都将着眼“立足成都、辐射西部、服务全国”,搭建“科创通+科创岛”西部中试服务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塔中小试平台(图据:成都科技)

具体来看,成都将依托成都科创生态岛,打造集“聚、服、展、孵”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试转化聚集区,奋力打造全市科创要素集聚地、创新成果策源地、科学家会客厅的标杆示范。依托成都科创通,建立西部中试服务云平台,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实现中试资源“一屏对接”、成果转化“一屏服务”。

如何建设西部中试示范基地?成都将探索“技术攻关—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企业孵化—园区运营—产业集群”一体化贯通规划建设运营,布局建设中试基地,形成示范突破。

《实施方案》显示,成都将支持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青白江区、崇州市等区(市)县布局建设中试基地,形成示范突破。比如,支持四川天府新区聚焦中试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未来产业技术孵化。

今年成都市两会期间,有来自科技界的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成都可建立中试产业联盟,构建集科研项目发布、验证实施、分析检测、投融资、项目建设管理为一体的全流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业界呼吁得到政策支持。《实施方案》指出,组建西部中试产业联盟,广域整合中试产业资源组建中试服务联盟,重点产业链统筹产业链上下游中试平台,持续提升中试产业生态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构建研发在西部,中试在成都,产业成果共享的协作格局。

▶ 来源 | 市发展改革委

总投资25323.3亿元!成都市2024年重点项目计划正式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