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由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举办,锦江区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二期“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成都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0余家民营企业代表、18个市级政府部门代表围坐在一起,企业针对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诉求,向政府部门寻求解决办法;面对市场主体提出的问题,政府部门当场回复。一些能现场解答的问题,政府部门让企业代表当即拿到“答案”,一些不能现场解决的难题,各市级部门参会代表一一记录在册,并通过部门会商,进一步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这是继5月7日成都举办的首场“蓉易见・民企会客厅”后,不到10天,成都再次通过政企面对面交流座谈形式,倾听市场主体发展心声,把脉民营经济发展。

这也是成都《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民营经济55条”)发布后的第二天,成都召开的民营经济座谈会,向市场主体进行政策介绍。

现场交流中,

哪些问题受到关注?

从企业代表的问题诉求看,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

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上市融资扶持举措、

科技创新等话题受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读惠企“大礼包”

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企业“获得感”

本次座谈会上,每位参会企业代表的座位上都摆放了一本企业手册,上面显示了成都最新的“民营经济55条”。借助座谈会召开契机,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向彬对政策亮点进行了宣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出台的“民营经济55条”以促公平、创机会、优服务、解难题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做好政策平稳有序衔接,围绕促进公平市场准入、支持参与政府采购、支持发展壮大和数字化转型等17个方面提出55条措施。政策主要有三个特点。

其中一个特点是注重将企业需求转化为政策内容。“坚持以企业需求期盼为导向,政策起草过程中开展大量的企业座谈、走访调研,同时归集了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等单位掌握的企业诉求建议,梳理形成企业诉求台账,逐一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针对性地制定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向彬说。

同时,“民营经济55条”注重将上位政策转化为成都实践。坚持对标国家出台的民营经济“31条”和四川省民营经济“1+2”政策,分解细化为务实管用的具体措施,确保上位政策在成都落地落实。

政策还有一大特点是注重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企业“获得感”。“坚持以提升政策兑现效率为落脚点,政策干货多,每一句话就是一条政策,每一条政策都明确了实施细则的出台时间。”向彬提到,特别是资金类政策,提前进行企业覆盖面和资金规模测算,并明确自企业申报开始,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资金兑付。在“蓉易享”平台进行实施细则、惠企事项申报指南集中发布,并推送惠企事项兑现提醒信息,推动政策易申快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企政策发布后,现场企业充满期待。“我对‘民营经济55条’的落地实施,深感振奋和鼓舞,这一政策的出台,精准把握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为成都经营主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成都利路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吉涛说。

哪些问题受关注?

政企热议专精特新培育、政府采购

本次参会的40余家企业代表,不少来自制造业领域。在企业发言环节,成都华兴汇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鹏谈到,很关注成都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的政策,“成都在培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请问有哪些具体的政策或者有力度的支持举措?”

钱鹏抛出问题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企业服务处处长李林现场进行回复,“我们从不同梯度给予企业奖励支持。”李林进一步介绍,成都对首次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给予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4—5月正是相关奖励政策的申报窗口期,会后,我们可以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好专题申报辅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帮助中小民营企业打开市场销路,为企业提供更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新出台的“民营经济55条”支持企业参与政策采购。

现场,企业关注该项政策如何落地见效。“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请问如何推动落实?”成都之维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等参会代表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

成都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处长李培介绍,成都通过预留采购份额、提高预付款比例、加快资金支付进度等举措,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李培提到一组数据,2023年,成都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企业金额279.3亿元,占比84%。

如何加大企业支持力度?“将加强信息化管理,依托四川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和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加强采购预算编制管理和采购实施计划备案管理。”李培说。

金融、科技等举措持续助力

帮助民营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成都市境内外上市公司共147家(其中A股119家),居中西部第一。现场,成都润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明军表示,企业刚被纳入四川省后备上市企业名录,想了解成都支持企业上市方面的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企业渴望获得“金融活水”助力的憧憬,成都市委金融办二级调研员龚正辉当场进行了解答, “重点在提高融资可获得性、加大普惠小微贷款力度、鼓励民营企业上市等方面制定了针对性举措。”龚正辉介绍,成都鼓励民营企业上市,拟对纳入上市后备重点库的企业、通过辅导验收的在库企业和对上市申请被正式受理的在库企业,给予分阶段奖励,最高可达800万元。

成都国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正军谈到,企业所属电子元器件行业,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现场,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文斌也表示,企业每月的研发投入上千万。不少来自科技界的企业代表均关注成都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刚刚出台的成都“民营经济55条”便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政策聚焦支持参与重大科技攻关,提出了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攻关一批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

“根据任务来源,‘揭榜挂帅’项目分为政府出题类和企业出题类,其中,政府出题类项目聚焦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战略任务确定的重大技术需求,突出攻关技术成果对产业建圈强链或城市治理的重大科技支撑。”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总工程师李良钰介绍,对政府出题类项目,成都将按照专家评审金额给予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

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痛点、堵点等问题,企业既点赞,也备受鼓舞。“成都的惠企政策很实在,很有针对性,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成都美中美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跃文说,将坚持做好主业,为成都民营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座谈会上,现场8位企业代表针对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提诉求,相关市级部门参会代表均逐一答复,一些不能现场答复的问题,市级部门均记录在册,后续跟进落实。

“第一期座谈会上,我们搜集到参会企业代表提出的31个问题,其中,12个问题已经解决,还有19个问题已经转给相关责任单位,正在抓紧办理中,将尽快给企业答复。”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向彬说,接下来,针对企业的问题诉求,市级相关部门将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成都将在各行业领域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解读,市发展改革委将围绕政策执行情况开展跟踪问效,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形成工作闭环机制,为后续的政策优化工作做好相应准备。

▶ 来源 | 市发展改革委

总投资25323.3亿元!成都市2024年重点项目计划正式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