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居民们不约而同集中到社区,排练舞蹈、搞活动、拉家常……一片祥和景象。

在“党建+”引领下,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打造“红色家园护卫队”“巧媳妇合作社”“乡贤(社贤)理事会”3支基层治理亲民队伍,守护一方平安,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平安有护卫队日夜守护,群众矛盾纠纷有巧嘴化解,辖区老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目标。

“红色护卫队”点亮“平安灯”

“关好门窗,注意防盗;关好煤气,注意防火……”每当夜幕降临,亲切的提醒声会准时在茨营镇响起,“红色家园护卫队”准时穿行在茨营镇各村寨中。

行动中,队员步履不停,眼睛也片刻不得闲。没时间上楼逐户看望时,就看看楼上房间的灯是否亮着。“这些房子里都住着一些老人,我们经过时,通过晚上亮起的灯来判断老人们是否安然无恙。”

“不上门打扰,但却一直在关心。”这也是“红色家园护卫队”对老人无言关心的最好写照。

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茨营派出所所长段伟方介绍,“红色家园护卫队”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提前确定规划好巡逻路线,深入小区主干道、人群密集场所、地理位置偏僻等地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对辖区内老旧线路、电表箱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区域进行仔细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治安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做到治安巡逻不走过场、安全防范不留死角。所到之处,队员还不忘向群众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冬季用电等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觉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年以来,“红色家园护卫队”深入各村小组开展巡逻300余次,2023年,全镇治安案件44起,同比下降8.6%;刑事案件32起,同比下降11.1%。

“巧媳妇”撑起“半边天”

记者走进下贾家营村,巧遇村中名人“巧媳妇”刘大姐正在劝和一桩婚姻矛盾。

刘大姐的一张巧嘴很快解开当事人吴女士的心结:“我们都是女人,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也明白你的难处,但是现在这样的结果难道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吗?离了婚,对谁都不好,现在他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保证以后不酗酒、好好工作,承担起父亲、丈夫的职责……”刘大姐的一番话说得吴女士泪如雨下。

“她们对你说的不都是大道理,更多的是你心坎里的话,明白了解你的顾虑,也想办法解决你的问题。”李大姐说。

“巧媳妇合作社”制定“巧媳妇+”品牌发展计划,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10余种手工工艺,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小产业带动大发展。大家在空闲时间,把一些传统的手艺重新捡起来,既照顾了家庭,又有一份相应的收入。2023年,“巧媳妇专业合作社”实现收入50余万元。

“巧媳妇”李大姐说:“以前我们是通过亲戚朋友们来买,销量勉强过得去,现在成立了合作社,名气大了,销售的渠道多了,收入也比原来高了许多。”

乡贤理事会”共建幸福家园

“大哥,你血压偏高了,我给你开点降压药。接下来不能喝酒了,还要戒烟,适当运动。”

“大嫂,你血糖正常,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就很好。”

春节刚过完,方崔永医生的“健康小屋”开业了,他又开始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义诊。在茨营镇,说起退休医生方崔永,大家都会竖大拇指。

方崔永是“茨营社区乡贤理事会”成员,也是茨营社区下贾家营村的一名老医生、老党员。方崔永发扬“退休不褪色”的奉献精神,为幸福餐桌的老年人每月开展健康义诊。日常工作中,他一视同仁对待每名老年人,与志愿者每月捐赠价值300元的老年人常备药并免费发放。在“健康小屋”为老年人免费诊疗,耐心解答老年人咨询,针对不同情况,详细介绍疾病防治及养生知识,叮嘱他们日常注意事项,还为老年人进行一些常规体检。

据悉,“茨营社区乡贤理事会”是2022年茨营社区在茨营镇党委的支持和推动下,结合自身实际,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成立的。“茨营社区乡贤理事会”由11名高名望乡贤组成,他们有退休医生、退休教师、知名企业家、优秀村干部、村民、退伍军人。在项目建设、服务民生、重点工作开展中主动担起责任,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展现社区治理新作为。

自“茨营社区乡贤理事会”成立以来,共参与社区重大事项讨论63次,辅助社区完成各项工作宣传,参与社区综治维稳和纠纷调解等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社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在萌芽状态。目前,居民的大事小情都喜欢到该理事会反映和寻求帮助,有效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

本报记者 甘仕恩

通讯员 尹瀚 李荣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