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发生了许多件大事:

第一件:预计美联储2024年不会降息,美国这次麻烦大了。

据参考消息网5月12日引法新社华盛顿5月10日报道,美联储的一位理事10日表示,预计2024年美联储不会降息,年初以来的通胀反弹拉低了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景。

米歇尔·鲍曼在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时表示,在美联储对经济前景进行评估时,她警告说今年不能降息。她进一步指出,自去年7月以来保持的、处于20年来最高水平的利率还会维持“更长”时间。而美联储在5月1日的会议上也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至5.50%的区间。

早在2023年的乌云密布之秋,美联储对外发布了降息计划,放出了在2024年将进行3-5次降息的信号,打算降低100-150个基点。然而不妨设想一下,假如降息,或者说当降息发生的一刹那,那全球资本市场将如何摇曳曼舞?魅力四溢的美元将会如何自走其道?

更奇特的是,在2024年的曙光中,美联储似乎又在摆动降息的步伐,在此之后一种新的节奏即将展开。以通胀未回落为由,降息的节奏似乎在起舞中凝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联储降息路径取决于就业、通胀、财政等诸多因素,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今年以来通胀回落态势出现波折,CPI连续3个月超预期增长,美联储的降息预期被一再推迟,甚至近期美联储理事鲍曼、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均发表了鹰派讲话,打压了降息的预期。

Dohmen Capital Research的Bert Dohmen表示,近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急剧增长意味着美联储将无法兑现今年预期的降息。

Dohmen表示,美联储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们被迫为创纪录的国债赤字融资,同时还要继续对抗顽固的高通胀。他认为,“市场上每周要消化的大量美国国债发行,以融资庞大的赤字,最终会导致‘消化不良’,即买家罢工。”

实际上,美联储官员的最新表态依然谨慎,这被认为可能降息的条件并不成熟。不少地方联储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了对通胀的谨慎及政策决定的耐心,两位鹰派代表——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和美联储理事鲍曼甚至认为今年不会降息。

第二件:中印传来重磅消息,中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据环球时报引印度报业托拉斯12日报道称,根据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计划”的数据,2023—2024财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报道称,在2023—2024财年,中印贸易额达到了1184亿美元,印度对华出口和进口均实现了增长,其中出口增幅达到了8.7%。

据报道,2023—2024财年,印美贸易额为1183亿美元,印度对美进出口均下降,进口降幅达到了20%。报道指出,根据印度商务部的数据,2013—2014财年至2017—2018财年和2020—2021财年,中国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显示,与此同时,2023-2024财年印度对美出口下滑1.32%至775亿美元,进口减少约20%至408亿美元。

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组织说,从2019财年到2024财年,印度与其最大的15个贸易伙伴的贸易态势经历了重大转变,影响出口和进口以及各行业贸易顺差或逆差状态。

报告还说,在此期间印度对华出口从167.5亿美元小幅下滑0.6%至166.7亿美元,而从中国的进口额则从703.2亿美元激增44.7%至1017.5亿美元。

为了挤压中国的产业,美国对于印度提供了诸多的优惠,包括对于印度产品的税收优惠等。

不过现实非常的残酷,在美国积极拉拢印度的时候,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个结果是和美国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美国的目标是提升从印度进口的规模,同时推动对于印度的出口,然而最终中国还是提升了和印度的贸易往来规模,因此是对于美国战略的讽刺。

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联手会让整个世界所关注。目前中印两国都支持着多边主义,双方都在用着自己的方式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中印两国在国际地区的沟通协作不仅能给各自带来机遇,还能让世界认识到国际交往给各自带来的好处,从而给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第三件:中法两国对中东局势联合声明,拜登的阴谋破裂。

据光明日报报道,5月5日至10日,中国领导人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是中国领导人时隔5年再度访法、时隔8年再度访塞、时隔15年再度访匈。此访也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中匈建交75周年。访问期间,中国领导人与各方高层深入开展战略沟通,凝聚合作共识,取得累累硕果,有力推动中国与三国双边关系、中欧关系及东西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中法两国这次的互动,是在中法建交60周年背景下进行的,在中国法国都要搞一系列纪念活动。不过两国领导人这次见面后发布的4个联合声明中,最引人关注的倒不是中法关系的宣言,或者要搞什么建设项目之类,而是那份《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声明中表示,两国谴责一切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包括一切恐怖暴力行动和针对平民的无差别攻击,要求“确保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均不再经受2023年10月7日袭击以来可怕遭遇”。

这件事情让美国人非常难办,可能以色列军方不觉得难,但是美国人肯定觉得难受,支持,就等于把自己置身于法国和中国的对立面,不支持,那么犹太财阀坐不住。

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以色列完全不管中法反对攻击拉法,这会让美国在国际上更加难堪。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法联合声明发表后不久,美国宣布暂停向以色列提供军火支援。这一决定受到了美国国内舆论的影响,反战示威活动在多个知名高校爆发。拜登政府表示,将暂停对以色列提供高载荷弹药的运送,表达对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平民造成伤亡的担忧。

尽管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美国的暂停援助,以色列仍然继续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发动进攻。

中法两国领导人有关中东问题尤其是巴以问题的联合声明,彰显了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价值观,即中国和法国反对域外势力以偏袒一方的方式激化矛盾延宕冲突,而是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中国和法国反对霸权政治的共识,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新的信心,推动国际社会走向更加公正与和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