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老师,你来看我跳一支手势舞好不好?”

比爱心、转圈圈、挥挥手……18岁孤独症孩子佳佳开心地跳着舞,脸上洋溢着笑容,泰山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社工刘红霞在一旁迎着节拍为她鼓掌。

回想4年前,佳佳还是一名无法和别人正常交流的重度孤独症少年,是“来自星星的孩子”。因为生病,她早早辍学回家,每天绝大多数时间都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发呆。

佳佳是如何变得开朗的?改变要从4年前的一次家访说起。

2020年冬天,刘红霞第一次来到佳佳家里。不足30平方米的小屋被杂物占得满满当当,侧身走进一扇小门,佳佳裹着被子躺在小床上。刘红霞一遍遍叫喊她的名字,却始终没有回应。站在身后的佳佳妈妈很是难过,又无可奈何。

“我们夫妻俩离异了,我身体也不好,没有什么收入,小孩跟着我吃苦了。”佳佳妈妈告诉刘红霞,日常的生活花销之外,很难再有为佳佳康复治疗的支出。

详细了解情况后,刘红霞协助佳佳妈妈向社区申请到低保重度残疾人补贴,同时帮忙联系公益基金会,每月为佳佳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一定程度缓解了佳佳和妈妈的经济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 由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需求,孤独症儿童需要更专业的康复训练和悉心关怀,才能打开心门沐浴阳光。 为了让佳佳尽快卸下内心的防备,刘红霞每次上门家访时都会带去佳佳喜欢的玩偶、零食等,耐心引导她主动表达。

在刘红霞耐心引导下,佳佳逐渐敞开心扉,主动开口表达,分享爱好。通过一年多的陪伴,在2022年下半年,刘红霞明显感觉到佳佳开始变得健谈、开朗起来了。

佳佳的情况刚刚好转,又有一件事开始困扰刘红霞。

佳佳18岁成年了,正值青春年华,她需要参与社会生活,更多地去融入集体,学会与人相处的方式,比如不能大声说话打扰别人,不能乱蹦乱跳行为失当。

于是,刘红霞与同事联系了新区太阳花残疾人之家,评估了佳佳的状况,对佳佳进行托管和教育。

在大家的陪伴与鼓励下,佳佳很快融入了新“家”,学习非遗手工,学习文明礼仪和做家务,收获着成长的快乐和自信的力量。回到家的佳佳,也开始帮助妈妈分担家务,在妈妈生病手术时期,也可以独自照料妈妈。

“看见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真的很开心!我也感受到很多人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这给了我和佳佳很多鼓励。”佳佳妈妈笑着说道。

素材来源 | 泰山街道

文 | 游堃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