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曾经有句话叫“墓碑五不立,立后人丁散”,意思是在五种情况下,是不能给死去的人立墓碑的,要不然会祸及子孙后代。

中国自古以来流传着很多俗语,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俗语,有些俗语里面蕴含着古人朴素的生存经验。

但也有些俗语是封建迷信的代表,还是需要大家注意甄别的。

俗语里说不让立墓碑的五种情况是哪五种情况呢?

要是为人生性叛逆,偏偏就逆着这句话做了,能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和影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新坟三年不可立碑

中国人传统文化里对于生、死的事是非常讲究的。很多古时候传下来的俗语和禁忌都是和这两者相关。

像是什么阴年、阴月、阴时出生的孩子命不好,所以要避开这个时间生孩子。

之前还发生过,说有户人家认为某个属相对孩子好,为了赶上这个属相,就提前剖腹产把孩子从子宫里取出来。

这是对于“生”的,还有关于人的身后事,也禁忌颇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的一些封建思想认为,老人要是去世了,他们的三种遗物是不能烧的,烧了可能会对还活着的人不好,影响他们的运势或者健康。

再比如,死去的人入土为安后,活人要在合适的时间去祭拜,祭拜之后离开墓地时不能回头看,要不容易带回家不好的东西。

有些人可能看到这些事都在想,咱们现在都是二十一世纪了,九年义务教育都普及了好多年了,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

实际上,这样的事在国家大力打击封建迷信的基础上,也依旧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在作祟吧!

墓碑五不立,归根结底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大家可以斟酌一下,如果对自己不会造成伤害,还想讨个好意头,可以适度借鉴一下

首先,新坟,尤其是还没有满三年的新坟,古人一般不建议立碑。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跟什么阴气、阳气之类的相关吗?其实不是的,这还是古人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重的一种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人都埋在坟包里了,却不给人家立个碑。

这样做的话,要是周围没有其他人的坟墓还好,一旦有的话,可就糟糕了。

这去上坟的后代要是个路痴,或者记性不太好的话,说不准要去谁的坟头上除草。

要是认错祖宗什么的,也太糟心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墓碑可是重要的认坟标志,怎么能不给立呢?古人不给新坟,尤其是三年的新坟立碑是考虑到当时的土壤条件的。

古人认为新坟刚刚被挖开、掩埋,土质实际上非常松软。

这个时候,别说是立碑了,就是活人跟边上蹦跳、走动什么的,都有可能一不小心把坟包完美的形状给破坏了。

所以,为了能够保护好新坟不被立碑时的震动破坏,不会被沉重的墓碑压平或者压塌,古人一般是不会在新坟上立墓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夭折、横死之人不能立碑

说了新坟不能立墓碑的缘由,突然感觉古人比咱们现代人想象的还要更有智慧一点。

不但不是封建迷信,还颇有点“科学”的感觉在的。

但是现在咱们的土质一般没有那么松软,所以在真遇到这种情况时,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二种不能立墓碑的情况是夭折之人下葬后,她或他的家属不能给其立墓碑。

夭折古时候叫“夭殇”,这个词基本上是用来形容那些小孩子或者青少年的去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还没长大、没见识过这个花花世界就去世了,已经很惨了。

为啥还区别对待,不给他们立墓碑呢?这岂不是让人家惨上加惨了?也太不公平了吧!

古人这么做实际上也是有他们的理由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还没长大,就说明他还没有享受一个成人该享有的权利,也没有尽到一个成人必须要尽到的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人的家族观念很重,他们认为你既然出生在这个家族里,承受着家族带给你的好处,你就要竭尽所能的为家族奉献终身。

越是有钱、有权的家族就越是这样。只顾着自己过得好不好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再加上三纲五常之类的伦理道德对人们思想的限制,搞得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秉持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来生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迂腐的思想的驱使下,小孩子还没长大就死了,立什么碑啊?他都没有为这个家族做什么事情。

古人重视开枝散叶,这样夭折的孩子连繁衍后代都没做,立什么墓碑呢?

不给他们立碑,活着的人可能会更快的开始新的生活,这个已经不在了的小孩不能占去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可不管怎么说,在现代人看来这种行为都太过于无情了,有种“人走茶凉”的冷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相似的还有横死之人不能立墓碑。

所谓横死一般指的是非自然死亡,就是这个人看起来好好的,本来是可以再活上好多年的。

但是因为火灾、自杀、他人寻仇等原因,突然就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家人是不能够为他立墓碑的。

这又是为啥呢?早夭的人不立碑可以说是没有完成家族传承的任务,也没有为家族做出什么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横死之人去世的时候岁数都不一样大,万一人家做了贡献了呢?怎么还不能立碑?

横死之人在古时候被认为是大凶之人。

比如,那些在僵尸电影中出现的什么“千年老尸”,基本都得有个凄苦的命运,或者是被奸人所害的死因。

横死,尤其是满足了特定条件的横死,是灵异片里成为凶物的重要因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人认为横死之人是不吉利的,是凶的,最好是不要与他们扯上任何的关系。

要是将他们埋葬之后,还给他们立上一个墓碑,写上他们的名字,这会对他们还活着的亲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比如,可能对子孙后代的身体带来负面影响,让其体弱多病

或者是会导致家族气运受损,引来霉运,对家族传承和人丁兴旺带来极为不好的影响。

这就有点封建迷信了,怎么活人过得不好,还要全推到一个意外死亡的死人身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无后之人、特殊群体不立碑

除了刚才说到的三种情况以外,还有两种情况也不能给已经死去的人立墓碑,那就是不能给无后之人和特殊群体立墓碑。

这又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要求呢?

无后之人好理解,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没有留下孩子的人,像是不孕不育,或者运气差、孩子早早的就没了的人。

这样的人,说实在的,也不是他们想的,怎么就不能给人立个墓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是要说回到古代人那个极为重视的宗族观念。

咱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很多人家里根本没有皇位要继承,怎么就天天想着把自己的基因传下去。

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古代人结婚还早,基本上都是十几岁就成婚了。

成婚以后也没有什么好的避孕措施,基本就是怀上就生,生完再怀。

在古人的人生安排中,结婚生子是必选项,谁也不能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要不就是生着生着就老了,要不就是生着生着就死了。只要能生,孩子是要生好几个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后之人就显得很大逆不道了。

怎么人家的孝顺孩子都能两年抱俩,到了这就啥也没有了呢?不孝顺呀!

在“二十四孝”盛行的古代,对一个人人格上的最大指控估计就是不孝顺了。

在古时候一个被认为是不孝顺的人,身上就是有道德污点的,古时候本身就物质条件有限,怎么会给这样的人立墓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人认为,好人都不够用的,不能浪费在他们的身上。

幸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在进步,要不还不知道得有多少人活着的时候被催婚、催生,死了以后连个墓碑都没有,谁是谁都分不清楚。

特殊群体指的是成年了、留下子孙了,但是不到六十岁就死了的那些人。

古人认为六十年是一甲子,六十岁是人生的重要节点,所以得在六十岁之后死的人才有权利拥有墓碑,要不就没有。

听起来也挺离谱的,怎么对家族做了贡献,结果因为自己寿命短还不能有墓碑?那这墓碑真是不要也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墓碑五不立”实际上是古人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句俗语,体现了他们当时的那种生活经验和生活观念

与现在的时代其实是不相适应的,身为一个接受过科学教育的现代人,咱们还是应该给逝者立一个墓碑的。

要不就以现在的城市化速度,真有可能几年过去后就找不到先人的墓了。

缅怀、纪念先人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但封建迷信之糟粕可不能信。#深度好文计划#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猎火照狼山 2024-05-13《老人说:“墓碑五不立,立后人丁散”,是哪5不立?有什么依据》

三农小毛 2023-02-15《“墓碑四不立,立后人丁散”,具体是哪四不立?立墓碑有啥讲究? 》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