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日报创立七周年之际,新上市公司“星榜”和“变脸榜”重磅来袭!

2020年,在成立三周年之际,IPO日报重磅推出了新上市公司“星榜”和“变脸榜”,星榜为读者朋友提供了价值投资的新方向,而变脸榜则帮大家躲过了一个个隐藏的“地雷”,受到了读者们的广泛好评。

为了感谢读者们对IPO日报的密切关注和称赞,国际金融报研究院·IPO日报继续回馈之旅,对2021年后上市的公司进行研究盘点,依据“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作为衡量指标,评选出了“变脸榜”。

这一指标指企业通过主营业务取得的税后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等非主营业务收益,可以衡量企业务“正业”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变脸榜”评选的十家北交所企业,分别为:

变脸企业

同辉信息、志晟信息、荣亿精密、华阳变速、长虹能源、云创数据、辰光医疗、恒合股份、拾比佰、中设咨询

从数据来看,这些企业有的上市后业绩“一跌再跌”,有的最近一年跌幅惊人,有的甚至上市第一年就开始“变脸”。至于企业“变脸”的原因,主要是毛利率下滑、计提坏账准备、信用减值损失、费用增加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张力

同辉信息:下游客户需求减少

上市时间:2021年8月

业务范围:同辉信息的主营业务是向金融、展馆、教育等各行业用户提供领先的视觉系统解决方案及商用显示产品销售。

业绩变脸:2021年-2023年,同辉信息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4.99万元、-4836.97万元、-12871.92万元,2023年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为882.49%。

变脸原因:近年来,因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服务的影院、展馆和 VR 教育行业的市场需求受到严重冲击,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有较大下滑。同时,为促进公司产品销售,提高库存周转率,公司采取产品促销政策,从而导致了毛利率也有较大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同辉信息在去年就登上了北交所变脸榜。

志晟信息:一跌再跌

上市时间:2021年11月

业务范围:志晟信息是一家专注于智慧城市领域的信息化项目方案设计、建设、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

业绩变脸:2021年-2023年,志晟信息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76.48万元、-2827.09万元、-7245.72万元,2023年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为302.59%。

变脸原因:2022年,受京津冀地区疫情持续反复及政府财政预算紧缩的影响,公司在域内业务开拓、材料采购、项目交付、项目验收等经营环节受限。2023年,政府财政预算持续紧缩,公司部分回款不及预期,以及客户选择分期付款方式结算,部分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账龄增加,计提坏账准备增加。

2021年-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8亿元、2.39亿元、1.51亿元,毛利率为36.8%、25.32%、29.24%,收入持续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志晟信息在去年就登上了北交所变脸榜。

荣亿精密:转型阵痛

上市时间:2022年6月

业务范围:荣亿精密的主营业务是精密紧固件、连接件、结构件等精密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业绩变脸: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6.6万元、204.59万元、-3313.96万元,2023年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为262.72%。

变脸原因:近年来,公司为实现业务转型,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领域的投入,导致公司各项固定费用支出上升较多,但产能尚未释放,且客户认证及产品开发周期较长。此外,公司 3C 类产品销量持续下滑,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华阳变速:增收不增利

上市时间:2021年7月

业务范围:华阳变速的主营业务是中重型商用车变速器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业绩变脸: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6.5万元、-1923.87万元、-3359.99万元,2023年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为241.38%。

变脸原因:2021-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7864.38万元、19474.28万元、32449.86万元,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同一时期内,公司净利润却大幅下滑。

这主要是因为公司部分客户回款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账龄增加,计提坏账准备增加,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同时,客户订单减少,库存消化较慢,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加。

长虹能源:商誉减值

上市时间:2021年2月

业务范围:长虹能源的主营业务是环保锌锰电池和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业绩变脸: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78.13万元、9704.04万元、-29630.96万元,2023年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为221.05%。

变脸原因:2023年,控股子公司长虹三杰业绩大幅下滑,公司判断收购长虹三杰股权形成的商誉存在减值迹象,计提商誉减值金额约 1 亿元,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 亿元。此外,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路猛增,分别为68.21%、72%、81.89%

云创数据:现金流持续为负

上市时间:2021年8月

业务范围:云创数据的主营业务是提供大数据存储产品、大数据处理产品及解决方案。

业绩变脸: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26.09万元、-2610.07万元、-7367.03万元,2023年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为216.45%。

变脸原因: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下滑,导致毛利下降。同时,受市场景气度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回款速度及金额不及预期,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明显增加。且公司租赁资产租金调整,导致相关费用增加较大。

2021-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持续为负,分别为-1500.79万元、-15285.14万元、-9361.35万元。

辰光医疗:费用激增

上市时间:2022年12月

业务范围:辰光医疗的主营业务是是医学影像超导磁共振设备和高科技尖端领域特种磁体研发、生产和销售。

业绩变脸: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5.3万元、1867.97万元、-1856.05万元,2023年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为189.87%。

变脸原因:2021-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39.81%、40.74%、35.01%,较为稳定,但是净利率却大幅下降,分别为11.90%、12.09%、-7.55%。这是因为2023年公司经营战略调整,新增1.5T磁共振系统整机等业务,公司拓展了管理、研发及销售团队,当期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均有所增加,导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

恒合股份:毛利率大降

上市时间:2021年11月

业务范围:恒合股份的主营业务是为石油、石化企业提供油气回收在线监测、油气回收治理、液位量测等专业设备、软硬件集成产品及相关服务。

业绩变脸: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7.56万元、225.14万元、-991.35万元,2023年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为182.78%。

变脸原因: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复杂,石油石化行业对环保的投入不及预期,导致短期内国内市场需求偏弱,另一方面,石油石化企业为了提质增效,招标要求趋于低价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2021-2023年,公司毛利率持续下滑,分别为51.12%、46.56%、32.65%。

拾比佰:成本激增

上市时间:2021年6月

业务范围:拾比佰的主营业务是家电金属外观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拓展。

业绩变脸: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58.38万元、733.19万元、-4076.67万元,2023年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为172.05%。

变脸原因:子公司芜湖拾比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投入运营,该项目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相应的资产折旧、摊销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由于该项目为新投入运营,产品合格率、边际贡献率、产能释放等尚需一段时间磨合,收入仍难以覆盖其成本,对公司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中设咨询:房地产下行

上市时间:2021年11月

业务范围:中设咨询的主营业务为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检测及其他相关工程咨询服务,包括为市政、建筑、交通等行业提供勘察设计及工程检测服务,接受业主委托对工程项目进行项目管理,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业绩变脸:2021年-2023年,中设咨询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02.17万元、-3325.43万元、-1,872.87万元,2023年较2021年的下降幅度为169.31%。

变脸原因: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下行以及新冠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2022年,公司收入为1.67亿元,同比下滑26.95%。2023年,公司收入继续下滑至1.6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设咨询在去年就登上了北交所变脸榜。

记者 吴鸣洲

版式 佘诗婕

编辑 褚念颖

1

2

3

4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