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治违规短剧,视频号出手了!

5月8日,微信视频创作安全中心发布公告,要严厉打击视频号内的违规短剧

此前,抖音、快手相继出台了政策打击违规短剧,多个平台紧随其后跟进,此次轮到了视频号。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4月5日到5月5日期间,视频号已经累计打击785个短剧违规账号。

严打不良内容与引流行为

5月8日,微信视频创作安全中心发布了《视频号关于打击违规短剧的公告》,表明为了保障视频号短剧内容的规范运营和有序发展,平台将严厉打击以极端内容为噱头的吸睛行为。

而这些“极端内容”,包括存在不良价值观导向,违反公序良俗、猎奇炫富、低俗擦边、封建迷信等;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还特意提到了“引流至有安全风险的非官方组件”的违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视频号已经将查明有相关违规情况的账号进行了限制推荐30天的处罚,也限制传播了一批短剧;同时给出投诉链接,鼓励大家进行举报。

剧子搜索了一些被封禁的账号,截至目前,部分被封禁账号主页仍有显示作品,关注和私信功能同样可以正常使用,只是被投放至低流量池,视频很难被看到。还有部分短剧已经无法在搜索栏查询到;而涉嫌引流到其他组件的视频号,作者已经关闭了评论区,链接不知所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剧子还发现,部分视频号的动态和实际可见的作品数量有偏差,有可能是是账号运营者隐藏了那些违规的作品,或是视频被平台屏蔽。

仍有“顶风作案”者

“出这些规定我们是一点都不意外的。”2023年入局短剧并选择以微信视频号作为主战场的某短剧公司负责人表示,“之前确实存在一些不正常现象,发点擦边的流量就特别好。”

事实上,视频号做短剧的起步不算早,在早期阶段,一些投机分子会为博流量而刻意制作的擦边、暴力情节。

“看的人多就来钱快,很多同行见了,也都做那种类型的短剧,美女要有,打架要有,集齐这些元素基本就能捞到钱。”即便如此,该负责人表示,其实许多人也同样明白,这并非长久之计,“也有一些是从其他平台转过来的,想看看视频号有没有新出路,打一个时间差获取利益。”

对于此次严管规定的出台,同样经营视频号剧本撰写的某编剧表示:“之前火的题材都在逐渐被严管,就不方便写了,还是有压力的。”比如原先活跃在视频号短剧的“美女如云”、“流血枪战”等题材,在被批量复制收获成功后,又因为触碰到警戒线而渐渐淡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剧子发现,尽管相关规定已经明令禁止非官方组件的引流,还是有一些视频号“顶风作案”,会将链接跳转的方法以水印的形式放在主页的视频里,或者只需要关注某个新开通的公众号输入特定词,对方能够将短剧用私聊对话框形式发送。由于这些公众号没有在主页发布违规内容,一切功能都能够正常使用,因此并未算在“违规账号”内。

某短剧承制公司的人员表示,“你可以发现,视频号多了一个关于涉及虚假充值、引流小组件的相关规定,是因为视频号本身比公域平台更私人,这种小程序跳转的东西更方便,擦边小程序短剧在视频号放链接更方便,所以才需要格外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环境的趋势是这样,肯定要改变自己的,”某短剧公司负责人表示,“视频号的特点就是适合发展私域流量,但发展到这个阶段,对应的监管也会完善,跟着适应就好了。”

监管成常态行稳致远

野蛮生长之后,针对短剧的监管政策正在逐步加强。

除了视频号之外,此前抖音和快手也都相继发布过微短剧治理公告。快手曾在4月10日发布了针对违规微短剧类小程序的专项治理公告;同日,抖音也发布了关于打击违规微短剧的公告。

其中抖音的公告中提到:重点对含有不良价值观导向、违反公序良俗、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的微短剧进行治理,而快手同样是“发现部分微短剧存在宣扬不健康和非主流家庭观”,因此下架了10余部违规微短剧。

剧子看到,除了与快手和抖音同样禁止的传播不良价值观,视频号还突出强调了利用短剧片段引流至有安全风险的非官方组件观看后续内容,可能涉及低质搬运、虚假宣传、虚假充值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恰好,人民日报5月13号也刊登相关文章《警惕微短剧付费“陷阱”》,由此可知,短剧的诱导付费问题,已经是许多用户的“心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行业人士告诉剧子,“这种管制其实挺早就开始了,抖音从2022年底就开始发布公告,每期都会有一些内容上的微调,查缺补漏。”

事实上,自广电总局2023年11月宣布启动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多个短视频平台也相继出台措施,打击违规低质微短剧。视频号此次出台公告,再一次彰显出短剧行业由多到精、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从业者唯有在内容上下足功夫,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