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也缴械了。

京玺之前,大兴和海淀是除东西城外,唯二没被突破的主流城区,如今海淀还在坚守阵线,大兴却在持续低迷的信心影响下被迫缴械,尽管被视作低迷下的妥协,但不论如何,黑科技提高使用率,稀释平均价格,对有实际购房需求而非投资欲望的购房人而言,都是喜闻乐见的利好。

如图所见,京玺99㎡三室两厅两卫,南北通透三面宽的正统三居,全明格局,次卧+客厅配通敞阳台,面宽达6.3米,占整个南向面宽约66%,抛开赠送面积不谈,9.5米的南向面宽本身就十分优秀,据小道消息,项目获批黑科技均为错层,相当于0元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下半年起,北京陆续颁布各项政策刺激市场,均未见强效,也是从2023年起,除顺义、石景山、丰台之外,朝阳、昌平,都陆续有阳台、防火挑檐等设计方案获批,一向以稳著称的大兴楼市,不但土拍平稳,新房项目也销售稳定,在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引起怀疑担忧的当下,“稳字当头”的大兴,终于也出现裂痕?

关于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当下真实的市场情况,那就是:购房意愿不强,但需求一直存在。2024年3月,在春节成交滞后和节前政策刺激等特殊原因作用下,北京楼市当月二手房成交量半年来难见地突破1.2万套的枯荣线,达到1.4万套成交,尽管走量的背后存在一定的价跌,但这份下跌的背后,也有撇去2023年初小阳春浮沫的成分。

另一方面,上周团队乐神单独写了一篇《“恐怖”的事情就要来了次新要扎堆入市》,也揭示了就是二手房市场本身到了一个每15年为节点的房源替换周期,再新一轮房源带来的竞争下,原本的次新房源不再具备品质优势,同时由于此前的上涨,价格本身存在高位嫌疑,在正常的周期轮换里被后浪淘汰,上一个周期的优质房源,在下一个周期涌入前的窗口期,被市场理性消化,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因此,对于板块的涨跌,信心的好坏,大家不需要过度悲观,更应理性看待。当下的市场,是85%的周期影响+10%的经济环境+5%的信心炒作下的共同结果。解释过二手房的现状,再来谈它对新房的影响。之前的文章里我们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就是二手房和新房的价值逻辑,本身是存在倒置的。品质更高的新房,碍于地段的限制和市场对升值的企盼,长期以来是凭借“倒挂”成交,而居住品质明显低于新房的次新二手,却由于占据着成熟的地段与现成的配套,借由和教育、医疗等资源的深度捆绑,一涨再涨。

如今二手下跌影响新房成交,未必不是这种长期的本末倒置造成的“反噬”。二手预期强,成交好,有助于购买新房的信心,而新房指导价上涨,也同样在另一面有利于二手的去化。二者此消彼长,早就是动态平衡,因此不必把黑科技的出现视作根基被撼动的象征,它只是在一个必然周期内,房企等利益相关方遵循市场规律的选择。

其实,从业者的眼光来看从昌平被突破后,除了海淀的消息,其他任何区域有了变革,都不足以在引起波澜。毕竟,向来强势的北五环,还有朱辛庄、未来科学城、沙河高教园这样六七万的价格,相对产业势能略弱的南城,最大化地利用自己的宜居优势,凭好产品和好环线支撑6万+每平方米的价格出圈,无可厚非。

最后,如果您对当下的市场有自己的观点,或对大兴的项目有意向了解,欢迎私信,备注您感兴趣的房源区域(如:”海淀“),进我们的区域群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