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航空新闻网讯:低空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空管系统则是国家实施空域管理、保障飞行安全、实现航空运输高效运行的战略基础设施,也是国土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5月17日,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开幕,天和防务低空空管保障系统首次亮相展览会。

2024年 3月 27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要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国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分阶段提出2027年和2030年的发展目标,为推动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规模画出路线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空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空管系统是国家实施空域管理、保障飞行安全、实现航空运输高效有序运行、捍卫我国空域权益的战略基础设施,也是国土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天和防务公司所布局的低空空管保障业务正是针对低空经济建设的中游市场,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必行之路。在国家推动低空经济政策的加持下,为公司低空空管保障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力的支持。

天和防务在其年报中表示,公司早在2001年就承担军委某部城市和要地防空型号研制任务,在低空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和科研实力。2010年,公司由军事技术牵引向民用方向拓展布局切入低空空管保障业务领域,在中国民用航空局领导下,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中国民航协同空管技术综合应用示范”之“通用航空综合运行支持系统”课题,公司按照空管空防一体化思路,深入开展低空领域与空地安全方向的技术、产品研发,探索实践基于军航、民航、通航协同运行“生产安全”“空域安全”“公共安全”协调保障的运行典范标杆建设,围绕低空(无人机)领域产业需求,着力实现低空目标“看得见、管得住、管得顺畅、管得高效、管得有效益”的低空运行管理模式并进行了长期布局。

天和防务航管事业部负责人表示,2015年公司已初步形成低空监视雷达、场面监视雷达、光电监视系统、基本型飞行服务站、应急型飞行服务站、增强型飞行服务站等通航产品系列,产品取得了通航、民航领域的意向性协议,为公司进入民航、通航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过多年的积累,天和防务公司目前已拥有满足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的软硬件产品,并立足航空应急救援需求,着力云平台、大数据、5G等新技术应用,形成了北斗/ADS-B/4G机载终端、航空应急移动塔台车、航空应急服务平台组成的军民两用、空地协同、实操可用的航空应急救援平台,解决航空应急的指控难题,有效提升应急救援空地一体化能力。天和防务低空空管保障系统的核心产品包括:对空监视指挥的低空雷达、通航综合运行支持系统、通航飞行服务站、通用机场移动塔台车、通航公司运营平台、无人机飞行协管系统等系列产品。

该负责人表示,天和防务将积极构建平战结合、快速转化的数字化低空安全能力体系,在目前形成的野战防空、城市防空和要地防空产品基础之上,持续加大对城市分布式低空感知系统、低空安全大数据平台、“低空防御AI大模型”等新一代低空超低空防御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参与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建设,融入区域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向外吸收新兴技术,向内提振研发能力,聚焦高效协同、新质战力,致力于服务保障低空飞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