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你们一定要帮帮我,他们太欺负人了!”

一大早,郭先生便来到邻水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满腹委屈地要求法院为其“主持公道”。

事情还要从1994年开始说起。郭先生的承包地位于邻水县某村,因其常年在外务工,土地长期荒置。多年后郭先生返乡,发现其承包地上竟然出现一座坟墓,经查看后得知是同村朱某亡妻之墓。原来,1994年5月,恰逢朱某妻子过世,朱某便选中了郭先生这块“风水宝地”,但由于当时通讯困难,朱某多方联系郭先生未果,遂找到郭先生的母亲,支付其300元补偿费后,将亡妻下葬于郭先生的承包地上。

此后,二人便因为“迁坟”之事争锋相对,当地村委会及派出所几经协调处理无果。

“不仅仅是这样,2023年,在没有经过我准许的情况下,同村李某也将其已故亲属葬在了我的承包地上。他们这是'先斩后奏',我没办法,只能来法院起诉了。”

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顺利解决纠纷,便征求郭先生意见:“您现在的心情我十分理解,但此事若对簿公堂,可能会扩大你们之间的矛盾,若您同意,这件案子我建议先委托“和事佬”诉前调解中心进行诉前调解,调解不成,再行起诉。”

“调解还有用吗?之前在村委会和派出所多次进行调解都失败了,我是没办法才来走司法程序。”

“诉前调解既不用花一分钱,还能留一线和气解决问题的余地,就算调解不成功,也不会损害您的任何权益。”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继续介绍道。

“好,我同意进行调解。”

“和事佬”随即通过电话联系李某、朱某,在向其说明情况后,三名当事人共同坐进了调解室。

“老郭,你的心情我十分理解,如果强制性要求他们把坟迁走,那你们三家肯定就此断交,既然木已成舟,迁坟一事不如就此放下,大家一起协商你诉状上提出的第二个方案,谈谈补偿费问题。”

“同乡之间难免沾亲带故,何必将关系弄得剑拔弩张,你们二人站在老郭的角度想一下,相信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觉得委屈,老郭主张通过支付土地租金的形式予以其补偿也并不过分。”

“和事佬”与三人面对面摆谈交心,围绕法律规定、传统人伦、现实状况和可期待利益等方面,疏通三人心结,缩小意见分歧,最终促成三人达成调解协议。

“老哥,这件事确实是我做法欠妥,还请你多多包涵!”

李某神色赧然,为自己的过失向郭先生致歉,并在“和事佬”的见证下,按照调解约定一次性支付郭先生2000元。而对于朱某,郭先生考虑到1994年朱某已支付过300元,且自己在外务工时,朱某对其年老母亲多有照顾,便同意不再追究。

“这件事困扰我这么久,如今终于和气解决,感谢法官的理解和帮助。”郭先生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邻水县法院‘和事佬’诉前调解中心集案件甄别、诉前调解、诉前保全等功能于一体,以耐心倾听、暖心引导、诚心沟通、精心化解、贴心回访为工作原则,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解纷平台。”“和事佬”诉前调解中心负责人说道。